《中唐贞元元和诗坛》PPT课件.ppt
《《中唐贞元元和诗坛》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唐贞元元和诗坛》PPT课件.ppt(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中唐贞元元和诗坛,(中唐诗歌后期),一、中唐元和诗人刘禹锡、柳宗元(略)两人都是政治革新派,政治际遇对他们的诗歌创作颇有影响。1刘禹锡个性刚毅,政治诗充满反抗性斗争性,一些诗多以讽喻笔法,立意深刻,含蓄尖锐的抨击政敌,“深于影刺”(王夫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一些生活感兴之作也俊爽明快,充满激越昂扬的情怀。如秋词、扬州初逢乐天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
2、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咏史怀古诗和民歌作品分别以沉郁雄阔的历史沧桑感和清新率真取胜,前者更为人称道,反映出革新家对历史与人生沧桑的深沉思索。民歌作品竹枝词等显示出当时的诗人向民间学习已求新的倾向。要求掌握刘禹锡各类诗的代表作。,2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略)革新失败政治沉沦的悲剧,激切孤直的个性使其终一生都未能舒怀、超拔出来,也使他的山水记游诗染上一层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山水中时时印有迁谪郁愤幽怨的诗人自我形象,使诗呈现清冷峭拔的意境。,如南涧中题:“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游
3、,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分析此诗的山水之美与氛围,注意特色。(见书)其它一些看似淡泊平和之诗,如溪居、夏初雨后寻愚溪,其中不免有强作闲适之味。,在山水诗的笔法上,(1)柳宗元偏爱 峭厉之感的意象和冷色色调,使诗境阴暗幽冷。(2)常选用形象尖利的词语。暗淡的冷色调与词语的尖利峭硬结合一起,使作品呈现出冷峭的风格特征。代表作江雪。,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与江雪同是生命情调的反映,如何看?后世对此诗最后二句有争论,一主张删去,一主张保留,为何?,后人之比较韦柳
4、:苏东坡又书黄子思诗集后:“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子厚,发秾纤与简古,寄至味于淡薄,非余子所及也。”王世贞艺苑卮言:“韦左司,平淡和雅,为元和之冠,柳州刻削虽工,去之稍远;近体卑凡,尤不足道。”王渔洋(士禛)论诗绝句:风怀澄淡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哪得比苏州。,二、韩孟诗派(了解时间、特点、代表人物)贞元元和年间出现的一个诗派,又称奇险派。代表人物韩愈、孟郊、李贺,还有卢仝、刘叉、马异、皇甫湜等。他们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主张不平则鸣、抒发情感,强调笔补造化、师心做怪的艺术功力,崇尚雄奇怪异之美。艺术手法上喜用僻字拗句、押险韵
5、,想象出人意表,构思奇特,意象造境险怪,诗风险怪奇崛,一扫大历以来诗坛平淡萎靡的流弊,异军突起,对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郊寒岛瘦”、“卢奇马怪”,了解“不平则鸣”:来于韩愈送孟东野序,关于其中“不平”的含义理解有歧义,一种观点是“不平静”(钱钟书),一种观点是“不公平”。此外还有是否针对诗歌创作而言的看法。(结合韩愈诗文创作看,不平则鸣实际并不仅仅限于诗论)。究其所写的对象(穷愁的孟郊)和韩愈在其它文章中(如荆潭唱和诗序等)所言,不平则鸣偏于指向鸣不幸、鸣愁思穷苦,也即不公平、受压抑引起的情感波澜。,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
6、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明其善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三、韩愈的诗歌创作 在诗歌史上,韩愈的古体与近体影响大不相同,近体基本循着传统的写作道路,但古体则有过一个从平淡到奇险又归于平淡的过程(
7、参见教材注释),奇险诗风是韩诗最鲜明的标志。1奇险诗风形成的原因:戛戛独造的创新精神、李杜的影响(奇险之美源于杜甫);力大思雄的才气;坎坷辛苦的人生经历;岖嶔不平的意气、矫情越俗的意趣。,愈生三岁而孤,由长兄嫂抚养长大,早年刻苦勤学,十九岁进京赴试,三试不第,至二十五岁方中进士。后经吏部考试,又三试不中。长安十年,困厄悲愁,“吾所取资,日求于人。”“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入仕后也是多次遭贬。,2韩愈奇绝险怪诗风:奇险之美的追求、以文为诗的写法。1)奇险之美的表现(用字造语、意象、用意、题材,举例说明)用字造语竞奇逞险,力避流俗以至偏僻生奥,所谓“惟陈言之务去”、“险语破鬼胆”。,意象:诗中意象
8、峥嵘奇特,险、丑、怪。以蛇蝎、病鸱、鬼魅之类入诗。诗中充满雄奇怪诞的意象,使韩愈的诗具有力度,一种雄肆怪异之美。用意:构思用意往往刻意作奇,出人意表。,题材:自谓“馀事作诗人”,题材选择上不同于传统,经常有日常化的生活题材,甚至俗事、陋事入诗,令人惊异,显示出以丑俗为美的诗美追求。,嘲鼾睡: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
9、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尊。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2)以文为诗的表现(参见教材)以赋为诗;以篇章结构、句子组织和句式表达上古文章法、句法为诗,用虚词、介词入诗,造成古文气脉;以议论为诗;散文化的语句,打破诗歌传统节奏,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凑。或翩若船游,或决若
10、马骤。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或乱若抽笋,或嵲若注灸。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或如贲育伦,赌胜勇前购。先强势已出,后钝嗔 譳。或如帝王尊,丛集朝贱幼。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又如游九原,坟墓包椁柩。或累若盆罂,或揭若豆。或覆若曝鳖,或颓若寝兽。或蜿若藏龙,或翼若搏鹫。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或迸若流落,或顾若宿留。或戾若仇雠,或密若婚媾。或俨若峨冠,或翻若舞袖。或屹若战阵,或围若蒐狩。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或如火熹焰,或若气饙馏。或行而不辍,或遗而不收。或斜而不倚,或弛而不彀。或赤若秃鬝,或熏若柴槱。或如龟拆兆,或若卦分
11、繇。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姤。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喁喁鱼闯萍,落落月经宿。誾誾树墙垣,巘巘驾库厩。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敷敷花披萼,闟闟屋摧霤。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超超出犹奔,蠢蠢骇不懋。,如何评价:反中唐大历一派的平庸和元白的浅俗,大改唐诗风貌,在诗歌发展史上有功;有不足,诗非诗文非文,不诗为诗,不美为美,押韵之文,谐谑、丑俗一类审美上挑战人的审美期待,贬之者说:“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其实这两种意见针对的是韩愈的“以文为诗”的特点。从诗歌发展的角度来看,尽管韩愈的诗有缺陷、弊病,但韩愈及其韩孟诗派开一代诗风,标志着唐诗之一大变,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对后世尤其
12、是宋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叶燮原诗内篇:“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四、孟郊(参见教材自学为主)困顿科场多年,46岁才登进士地,功名心很强,但性格狷介孤傲,潦倒一生,生活困苦多难。诗歌创作方面,才气不如韩愈,属于苦吟一派(夜感自遣云:“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炼字炼句,用语横硬,构思立意之奇,如“声翻太白云,泪洗蓝田峰”,又如怨诗;一生穷蹙苦难,题材多选自己的困苦生活,为寒士和下层人民鸣不平;意象诗境以凄冷、幽僻、苦寒为特点。秋怀十五首为代表作。,生前有诗名,后世非议多。苏轼“郊寒岛瘦”,元好问
13、“高天厚地一诗囚”,严羽更说他的诗“读之使人不欢”,把他和贾岛的诗讥为“直虫吟草间耳”(沧浪诗话)问题:孟郊与韩愈的诗歌创作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五、李贺李贺是诗坛“鬼才”。诗作内容可分为反映现世人生和幽冥仙界两大类,大胆揭露抨击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其诗被称为“长吉体”,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1.生平与创作心态没落的唐宗室后裔,据考定远祖是唐高祖的叔父李亮,李贺距其已近二百年。为避讳父名放弃进士考试,后荫举做了个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执行宗庙祭祀礼仪的卑微小官(从九品上)。不久即托疾辞归,卒于故里,年仅岁。,李贺十多岁时就受到前辈皇甫湜、韩愈的赞赏奖掖,自负才华,加上“
14、皇孙”身份,让李贺有很高的理想抱负,终因科举不得,理想变幻想,人生困顿生活贫寒身体羸弱,落差太大,精神上处于十分郁愤中。,2.极具个性的李贺诗风严羽沧浪诗话“瑰诡”,历来的评价“幽奇”、“奇诡”等,凄、诡、艳是其诗重要特征。(1)异于常人的选材、内容(诡)诗篇选材虽也有批判现实揭露时弊的,但早逝和生活视阈较为狭小以及特殊遭际,李贺常于虚无飘渺的神仙鬼魅世界之中,描写鬼神幻境或者笔涉死亡幽冥,成为他诗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部分虽比例很少,也令人对其诗有“牛鬼蛇神”之联系,或被人斥为“鬼魅世界”。,写荒野、墓地、鬼火、山魅、魂灵:长平箭头歌写久埋地下又沾人血的古铜箭头,又如“石脉水流泉滴
15、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见教材320页的诗例),代表作如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写红颜薄命的故事,塑造的是美丽凄怨的女鬼孤魂。诗中萦绕不去的哀凄幽怨,也是李贺人生失落、自我排遣不开的心结表现。另如秋来一诗,写怀才不遇之痛苦,雨夜书魂、秋坟鬼唱等内容。,(2)意象上秾丽诡异的色彩、意境哀感顽艳、奇诡的审美 李贺以鲜明的色彩写凄凉,给人惊心刺目的感受,造成意象的冷艳凄迷、奇诡非凡,斑驳陆离.例如“冷翠烛”、“笑声碧火巢中起”、“恨血千年
16、土中碧”,此外还时常运用通感,多种感觉交通,造成意象的心理感受色彩加强,具有浓厚的心灵化、主观意味。多用硬、崛的物象和狠险之字,营造一种瘦硬、坚脆、狠透、刺目的意象,“千岁随风飘”。,李贺诗歌偏于感觉印象,与他在诗中大量运用色彩有关。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新唐书李贺传在评价李贺诗歌时指出:“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以上这些手段都是曲尽己意,在意象上将诗人躁动郁愤的心灵表现得充分、鲜明。最终意象所构成诗的意境有一种奇诡顽艳之美。,进一步思考:如何看待李
17、贺诗中的浓墨重彩?清人王琦批评昌谷诗说:“盖其触景遇物,随所得句,比次成章,妍蚩杂陈,斓斑满目,所谓天吴紫凤,颠倒在短褐者也。”(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三)此诗连篇累牍地选用了表现光色的艳词丽藻,不避忌字面重复,令人眼花缭乱。,(3)想象奇特、往往跳跃,诗思奇绝,是造就李贺光怪陆离的诗风的重要原因。如金铜仙人辞汉歌写铜人落泪辞汉,表达国祚兴亡衰败之悲。又如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
18、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前举苏小小墓可比较权德舆苏小小墓:万古荒坟在,悠然我独寻。寂寥红粉尽,冥寞黄泉深。蔓草映寒水,空郊暧夕阴。风流有佳句,吟眺一伤心。可以说,想象的奇诡变幻、超出常轨,不仅使李贺开拓了一个奇妙的诗歌世界,更让他的诗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讨论:问题:如何理解李贺被称为“鬼才”?,六、元白诗派总括:1.在韩愈 走“险怪”一路时,中唐时期又兴起一股通俗化写实诗风,艺术渊源一方面是传统的乐府民歌的影响,一方面也受到前代如杜甫、元结、顾况等人诗歌创作的影响。这派有鲜明理论、具有强烈的政
19、治性和批判现实的精神的创作风尚。这种通俗化诗风,适应唐代社会的变化与文化转型。怪奇与平易乍看似乎相对立,其实元白的平易也是摆脱初盛唐规范的尝试。,2.传统的观点,通俗诗风即讽谕诗。强调写实,重视诗歌的“美刺”功能;内容通俗,语言浅切顺畅,代表有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主要表现在新乐府的写作上,用古乐府缘事而发的艺术精神和体制,自拟新题,写新题乐府。由于诗歌对美刺的强调,加之白居易的说法,也被称为讽谕诗。讽谕诗在艺术上其中也不乏成功之作,但那种浅、切、尽、露的倾向,也有其不足之处。3.就元白的诗歌创作而言,通俗诗风应不仅仅限于讽谕诗、乐府诗一类的创作,从广义上言,两人在当时更有影响的在“元和体
20、”,这也当是元白通俗诗风的内涵。,元稹(略)1乐府诗:具有儒家济世的积极思想,入仕后力图兴利除弊,关注社会问题。诗文主张与白居易同,是当时乐府诗写作的重要诗人。初涉乐府诗时认可“沿袭古题,唱和重复”,推崇杜甫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之作,后创作“新题乐府”;又创作“虽用古题,全无古意”、“寓意古题,刺美见事”之作。,总体上元稹的乐府诗成就不高,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与长恨歌齐名。以连昌宫的今昔兴衰为线索,描写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生活,着重表现玄宗与贵妃的奢侈游玩,与乱后连昌宫的衰败荒凉,后半部分以议论为主,表达作者反思与规讽。这首诗的主旨没有特别的新意,值得注意的是艺术构思和创作方法既
21、植根于历史现实,又不囿于历史自身,叙事情节真假相衬互为补充,曲折生动,有浓烈的历史感(见教材)。,2元稹的艳情诗元稹除乐府诗,还有流畅华美、风情浓郁的有关爱情的诗作。真正能代表元稹创作特色的不是新乐府,而是轻浅的艳情诗和感人深挚的悼亡诗。据陈寅恪先生笺证,元稹之艳诗多为其昔日之情人崔莺莺而作,如梦游春七十韵、会真诗三十韵等。(此前古代表现男女之情的诗歌,大致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在此之前,先秦爱情诗朴素繁荣,诗经;两汉至南北朝,乐府民歌继续表现,文人一般借摹仿民歌、乐府来写,“宫体诗”浮艳,初盛唐重回健康之路,但除杜甫多是写他人的,基本不会直接进行表现,杜诗也是夹杂在时事的叙述中。到元白,在
22、这方面多有创作,尤其元稹,写得妖艳纤丽,既大胆写自己的艳遇恋情,又写夫妇之爱,不仅风靡当时,而且影响到晚唐诗风。,会真诗三十韵: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栊。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言自瑶华浦,将朝碧帝宫。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缱
23、绻意难终。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重点和难点)1生平一生可分前后两期。出生于中下层官僚家庭,祖、父明经出身,仕宦下层,直到白居易、白行简和从祖弟白敏中以进士登第进入仕途,白家社会地位才有所上升。家境一般,白居易青少年时期因避战乱而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写作有一定影响。应考和进入仕途比较顺利,其间与元稹成为知己。,元和初年到六年之间,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参
24、政,屡陈时弊,有些也被唐宪宗接受,更多的时候,让唐宪宗很愤怒。诗歌上大量创作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等,还当作奏章,“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与元九书)。,在贞元元和时期,社会政治矛盾尖锐,宦官在贞元初权力就逐渐扩大,横行无忌甚至废立皇帝,朝中有识之士革新的愿望很强烈,初继位的唐宪宗也有一定的明君作为,所以这个时期对朝政弊病的批评之声很多,白居易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写讽谕诗,但也招致权贵的忌恨。元和六年四月以后回乡守母丧,元和十年44岁回朝,因武元衡被盗杀一事上书被贬官江州司马,成为一生思想和政治热情的
25、分水岭,以后政治上虽也有一些作为,但主要走上了远祸避害、独善其身的道路,诗歌创作也放弃讽谕诗,以闲适、杂律一类为主。晚年白居易更是极力避开朝中党争,多出任闲职。,要注意的是,白居易在大写讽谕诗的同时,还写闲适、感伤、杂律诗的,所谓“闲适诗”,白居易解释“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所以贬官之后思想和创作的变化是自然的。,白居易生前多次编集自己的诗文。会昌五年(845),即他逝世前一年,作白氏长庆集序云:“白氏前集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集有五本: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一本在苏州南禅寺经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唐贞元元和诗坛 中唐贞元元 诗坛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