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护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防护培训》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个人防护培训,安全组,*,2,一、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而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类如下:头部防护,如安全帽等。眼面部防护,如护目镜等。听力防护,如耳塞等。呼吸防护,如口罩、防毒面罩等。手部防护,如防酸碱手套等。足部防护,如防砸安全鞋等。躯体防护,如各种防护服等。坠落防护,如安全带等。皮肤防护,如皮肤防护膜等。,*,3,石油开采常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头部防护:安全帽,手部防护:普通线手套,足部防护:防砸j绝缘安全鞋,身体防护:防静电工作服,普通工作服,坠落防护:悬挂式安
2、全带,*,4,二、安全帽,国标GB2811-2007安全帽,对安全帽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明确技术要求,一般性要求如下:帽箍对应前额的区域应有吸汗性织物或增加吸汗带,吸汗带宽度大于或等于帽箍的宽度。系带应采用软质纺织物,宽度不小于10mm 的带或直径不小于5mm 的绳。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或引起皮肤过敏等人体伤害的材料。材料耐老化性能应不低于产品标识明示的日期。,帽箍及吸汗带,系带,衬带,帽舌,调节器,安全防护标识,缓冲垫,帽檐,*,5,安全帽的使用,使用安全帽时,首先要选择与自己头型适合的安全帽。佩戴安全帽前,要仔细检查合格证、使用说明、使用期限,并调整帽衬尺寸,帽衬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必须保持20
3、-50mm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能形成一个能量吸收系统,使遭受的冲击力分布在头盖骨的整个面积上,减轻对头部的伤害。,帽衬顶端帽壳内顶之间必须保持20-50mm,不要问俺地头盔为啥这么大,重要地是一定要合适,*,6,必须戴正安全帽,如果戴歪了,一旦头部受到物体打击,就不能减轻对头部的伤害。必须系好下颏带。如果没有系好下颏带,一旦发生坠落或物体打击,安全帽就会离开头部,这样起不到保护作用,或达不到最佳效果。安全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要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如果发现帽壳与帽衬有异常损伤、裂痕等现象,或水平垂直间距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就不能再使用,而应当更换新的安全帽。,必须系好下颏带,看啥呢,那么乐呵
4、?,我估摸着,是不是有人在盯着咱俩没系好下颌带看呢?,要不系上?,不用,让他们看吧,*,7,不能随意对安全帽进行拆卸或添加附件,以免影响其原有的防护性能。佩戴一定要戴正、戴牢,不能晃动,调节好后箍,以防安全帽脱落。安全帽如果较长时间不用,则需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不受日光的直射。安全帽的使用期限:塑料的不超过两年半;玻璃钢的不超过三年,具体使用期限参考产品使用说明。到期的安全帽要进行检验测试,符合要求方能继续使用,或淘汰更新。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安全帽只要受过一次强力的撞击,就无法再次有效吸收外力,有时尽管外表上看不到任何损伤,但是内部已经遭到损伤,不能继续使用。,看我帽帽用途多多,三
5、、安全鞋,*,9,1、安全鞋的性能参数,国标GB4014-83皮制安全鞋标准中规定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所有的产品应装有防砸内包头,内包头的性能应通过国标中规定的静压力实验、冲击实验和穿刺实验。防砸:保护足趾安全鞋。安全鞋应能承受1400kgf的静压力1分钟。抗冲击:安全鞋应能承受450mm高的23kg物体的自由落体冲击力。防穿刺:保护脚掌、足趾免受尖锐物的刺伤。安全鞋应能承受用60号(标准型GB346-75)钢钉,在50kgf作用下的穿刺力。鞋底应有防滑齿或防滑花纹。每双鞋的整体重量不超过2kg。其它有对安全鞋特殊防护性能(如绝缘、防静电、防油、耐酸碱、耐高温等)要求的行业按照相应标准执行。,
6、*,10,2、安全鞋的使用,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才能确保安全鞋发挥应有效能及保障足部健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不得擅自修改安全鞋的构造。选择合适尺码的安全鞋。正确穿著,不要拖穿。明确安全鞋的防护性能,不要超越其防护功能使用。如穿不具有防酸碱性的鞋子从事化学品有关操作。注意个人卫生,使用者应维持脚部及鞋履清洁干爽。定期清理安全鞋,但不应采用溶剂作清洁剂。此外,鞋底亦须经常清扫,避免积聚污垢物,因鞋底的导电性或防静电效能会受粘附污垢物多少和摺曲情况而影响。阴凉、干爽和通风处存放。,我公司的安全鞋为具有防砸、绝缘功能的皮制安全鞋,但不具有防酸碱、防静电及耐高温性能,使用中除遵循上面的要求外,
7、还应定期上鞋油维护。,*,11,四、安全带的使用,使用前要检查。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带子使用期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使用时避免触碰有钩刺的工具。安全带应储藏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准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和尖锐的坚硬物体,也不准长期曝晒、雨淋。,高挂抵用 防止摆动碰撞,使用前检查,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五、呼吸防护,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知识,一、结构与组成二、
8、使用时间三、使用前的准备四、使用步骤五、使用之后六、使用注意事项,压力显示装置,气瓶,面罩,背架,中压软导管,供气阀,报警哨,一、结构与组成,二、使用时间,任何呼吸防护装置的操作时间都随工作性质,使用者的身体条件和使用呼吸防护装置的经验不同而不同。国际上估算呼吸防护装置的使用时间时都是在40L/min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例如:一个6.8升气瓶如果压力为300bar,那么气瓶中的气体相当于常压的:3006.8=2040升,呼吸量为40L/min时,操作时间应为51分钟。注意:报警时间也包括在上述时间中,大约为6-10分钟。,三、使用前的准备,1、准备(1)、把包括减压器及报警哨的背板组件放在地板
9、上,打开气瓶固定带上的尼龙搭扣和锁扣。,(2)、把气瓶放在背板气瓶托的凹槽处,然后把钢瓶阀与背板上的气路接口围子对好,拧紧背板上固定气瓶用的手轮即把气瓶位置固定。为了确保密封不漏气,在连接前应保证O型圈的质量良好并且位置正确。,三、使用前的准备,(3)、把固定气瓶用的尼龙搭扣拉紧,然后把锁扣扣好。,三、使用前的准备,2、连接面罩把供气阀逆时针旋入到面罩上,把中压管道通过螺纹连接到呼吸阀上。图,三、使用前的准备,3、功能检查(1)、关闭供气:向呼吸阀的方向推动呼吸阀上的开关拨叉。(2)、打开气瓶阀。,三、使用前的准备,(3)、观察压力表,读数不应该低于气瓶工作压力的90%,也就是说如果气瓶充气压
10、力300bar,那么读数不应该低于270bar,注意:由于面罩中有一个限流器来保护高压管和压力表,所以在显示满刻度之前可能要等待1分钟。,三、使用前的准备,(4)、关闭气瓶阀,检查是否有泄露,观察压力表的读数,读数变化应该小于10bar。,三、使用前的准备,(5)、慢慢拨动呼吸阀的拨叉开关,直到听到气流声。,三、使用前的准备,(6)、当报警哨报警时观察压力表,此时压力显示应该在50bar左右。(7)、完全打开呼吸阀的拨叉开关,释放气路中的剩余压力。(8)、再次关闭呼吸阀上的拨叉开关。,四、使用步骤,背上空气呼吸阀(1)、在背上之前先把肩带和腰带搭扣松开,调整好松紧。,(2)、背上空气呼吸器,气
11、瓶阀的位置应该在下面。(3)、拉紧肩带一直调整到感觉背板的位置比较舒适为止。,(4)、腰带的松紧可以通过拉紧一端来控制。腰带的搭扣及卡扣的位置在身体的前面。,四、使用步骤,(5)、检查呼吸阀拨叉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四、使用步骤,(6)、完全打开钢瓶阀,观察压力表。(7)、当气瓶打开时,报警哨会一直响到压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同时也是给报警哨做了一下功能测试。,四、使用步骤,(8)、戴上面罩:先把下颌放在面罩内,再把头带拉过头顶。,四、使用步骤,(9)、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拉紧头带,最后一个拉紧的是额头上的头带。,四、使用步骤,(10)、RI-90U型第一次吸气时,呼吸阀自动开启,呼吸阀转换开关
12、如果处于气瓶供气状态呼吸阀也将自动开启。RI-90US 型如果处于环境供气状态(面罩上的红色指针已抬起),则需手动开启呼吸阀。呼一口气之后立即屏住呼吸,目的是听听是否有泄露,如果有泄露可能是头发卡在面罩的密封边缘,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四、使用步骤,(11)、把两个手指放在面罩的密封边缘旁边,图,检查是否有气流泄露。,四、使用步骤,(12)、在使用整套设备之前,再一次观察压力表。,四、使用步骤,(13)、RI-90US 型佩带者在进入危险工作区域(毒气超限区域)之前,可使呼吸阀的转换开关处于环境供气状态(红色指针抬起),当进入工作区域时需用手动使呼吸阀处于气瓶供气状态(红色指针落下)图,以延长
13、气瓶内压缩空气的有效使用时间。注意:面罩上的红色指针处于抬起状态时,严禁佩带者进入危险工作区域。图(14)、使用正压呼吸装置的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压力表,当气瓶中的压力在555bar时,报警哨就会开始报警,报警一直会持续到气瓶中的气体被耗尽。,四、使用步骤,注意:1、使用者必须留意报警哨,如果报警哨开始报警则应立即撤退至安全区域。2、使用压缩空气呼吸器,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非常重要的。,五、使用之后,(1)、首先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松开头带,取下面罩,同时关闭呼吸阀开关。图(2)、打开腰带上的锁扣,松开腰带。图(3)、卸下肩带,让肩带从身体前面同时卸下正压呼吸防护装置。按下钢瓶阀并顺时针转至完全关闭。,六、使用注意事项,(1)正确佩戴面具,检查合格即可使用,面罩必须保证密封,面罩与皮肤之间无头发或胡须等,确保面罩密封。(2)供气阀要与面罩接口粘合牢固。(3)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报警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听到报警信号后应立即撤离现场。(4)镇定是获救的基础,调整情绪,做到心稳、身稳、手稳,在任何险境中,你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实力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脱离险境,自信和临危不乱是险境救生的必备心理因素。,本次培训结束谢谢你的参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