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民富国强之路修改.ppt
《通向民富国强之路修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向民富国强之路修改.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向民富国强之路 丰裕社会起点的顺流与逆流 2011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张 伟(8621)6860 4866J2010年12月.上海,我们的基本观点中国经济正在通过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实现小康社会到丰裕社会的范式转变,从国富到民富是这一转变的根本标志,A股正在经历反周期政策退出和中周期繁荣的博弈期,2011年下半年将出现牛市第二期的真正曙光。,丰裕社会的起点:1978以来的周期重构,中国经济存在10年的中周期,每个周期均以反周期始以通胀失控终,而其内在动力则与 社会需求的升级和产能重建有关,周期的内在驱动:从短缺红利到资源红利,Tenbagger 的公司来自哪里,人均收入增长推动社会需求升级,
2、周期的终结:需求,过剩抑或管制?,中国2009年GDP的支出结构,以房地产启动为标志经济分配开始向公有部门倾斜,顺流与逆流:资本市场对中周期的反应,2002年以来CPI和沪深300的比较,1990以来CPI和上证综指的比较,新的起点:中国速度开始进入行车道,中国GDP增长与通货膨胀预测,中国货币供应预测,丰裕社会的内在驱动:从高资产价格到高收入,制度红利,产业升级,财政对土地依赖减少,收入增长,消费占比提升,要素集约,要素循环,资本回报率提升,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先进服务现代农业,资源品资本密集行业建筑建材,汽车配件房地产医疗服务文化娱乐新型商业,新模式,新技术,新市场,新产品,新资源
3、,要素替代,利益让渡,资本管制,减轻税负,改善税基,公共产品,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通胀预期,丰裕社会的外部约束:资源约束,中国资源的人均储量与世界人均水平比较,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占世界储量之比,资源约束的后果:被增长的通胀,PPI的成本输入因素非常明显,CPI的结构因素占主要地位,丰裕社会的外部约束:政治约束,反周期政策令地方财政赤字迅速膨胀,长期以来存在着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理想路径,实际路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政治约束的后果:地方财政与地产难以脱钩,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最重要的 预算外来源,税基中流转税的部分占据70%以上,由于财政赤字的迅速增长和货币供应的下降,中
4、央财政政策在2010年不可避免的从积极扩张转向开源节流,医疗、环境和新兴产业培育是少数能够继续获得支持的领域地方政府将成为公共支出的主要引擎,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是支出的主要动力而勾地收入的增加和税基的改善成为支出增长的重要基础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和资产税负将成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博弈的主要内容,这与日韩收入倍增时代的成功经验并不一致。,情景与结论:财政转向与二次探底的悖论,固定资产投资中央项目与地方项目增速比较,丰裕社会的全球故事:去美元化时代来临?,新兴经济体日益成为增长引擎,危机后的零售增长远超全球平均,全球故事:去美元化时代来临?,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压力明显,美元拆借利率已在历史低谷,全球故
5、事:回归“前华盛顿共识”,新兴市场表现与92-96年类似,美元的投机需求正在寻求去美元化,昔日重来:汇率重估是资本盛宴的主菜?,200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新兴国家的资本流入和货币供应,国际视角:两次贬值,两种经验,1971-1980通胀状况与资产价格表现相关,美元两次贬值期间主要国家实际资产价格,国际视角:两次贬值 两种经验,信贷环境与股市表现的相关性,广场协议后各国信贷指数,基本判断:天量M2能否撑起牛市的脊梁,关于池子的讨论:运虚当实 以实化虚,美元贬值,存款准备,通胀预期,盈利预期,国际热钱,楼市调控,储蓄脱媒,无息人民币债券,股票市场,本币资产池,楼市资金,离岸金融,海外并购,
6、欧元崩溃,经适房上市,连续加息,基本判断:经济呈V型 CPI回归长期均值,CPI同比在春节后和7月见顶,GDP增长同比一季度见顶环比二季度见底,基本判断:市场呈W型 下半年可能迎来升机,投资逻辑:景气复苏带动库存周期,美国年底复苏是大概率事件,新兴经济体出口复苏具有联动性,投资逻辑:节能减排对库存周期的影响,机电产品出厂价格变动,基础化工品出厂价格变动,投资逻辑:公共支出和产能重建周期的瓶颈,保障房建设计划面积和投资额,财政支出与政府重点行业投资,产能重建周期的驱动:城市化为产业转移创造空间,产业转移是收入从中低端开始波浪增长 的重要动力,中国城镇化比率每年增长1,较之日韩同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向 民富国强 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