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城市发展战略.ppt
《五章城市发展战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章城市发展战略.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广州大学本科教学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述第二节 城市性质与类型第三节 城市(人口)规模第四节 结构规划与远景规划,广州大学本科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述,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战略狭义指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泛指重大、全局性、长期、相对稳定、决定全局的谋划。城市的总体规划就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城市的总体规划纲要是城市建设战略性的规划构想。,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综合结果。不能脱离区域单独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应该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
2、、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广州大学本科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城市总体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示意图,区域(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年度计划,时间序列规划,空间序列规划,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广州大学本科教学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述第二节 城市性质与类型第三节 城市(人口)规模第四节 结构规划与远景规划,广州大学本科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第二节 城市的性质与类型,城市性质的含义 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3、城市类型 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城市性质的含义,概 念,是城市主要职能的反映。是在一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具有区域性。体现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动态性,广州市: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将建成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方向,是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含 义,举 例,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1941,北京都市计划大纲:“政治、军事中心,特殊之观光城市,可视作商 业城市”。1946,北平都市计划大纲:“将来中国之首都,独有之观光城市”。1953,第一个
4、首都城市总体规划:“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我国强大的 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1982,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草案):“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199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城市性质决定城市规模、用地组织的特点和市政公用设施水平。便于因地制宜,使规划更具有现实性和特色。,意义,案例(北京),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区域因素:城市在所在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与地位。把城市放在区域更大的范围内,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
5、为满足本市范围以外地区的需要而服务的对城市形成发展起到直接作用的因素。城市性质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决定,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政府方针、政策因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类型 一般有按城市性质、城市规模、行政建制几种分类。城市规划中更偏重按城市性质分类。,国外城市的性质分类,首都城市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城片区中心城镇,我国城市的分类:,规模分类,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1 定性分析 2 定量分析 分析主要生产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职工产值数)分析用地结构
6、的主次(用地结构)3 区域比较分析 4 综合分析,武汉市主要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和从业人数指标(2003),表述分为三个层次 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 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 城市的其它主要职能,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既避免照搬现状城市职能,又避免脱离现状不切实际注意区域宏观分析对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适当,城市地域明确,城市性质的表述,举例,武汉市:湖北省省会,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 中国中部的经济、贸易、金融和科教 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上海市: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国际经 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 运中心之一。(2000)深圳市:现代产业协调发
7、展的综合性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 的国际城市。,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广州大学本科教学课程:区域与城市规划,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述第二节 城市性质与类型第三节 城市(人口)规模第四节 结构规划与远景规划,第三节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的含义,指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并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人口,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通过法律确认的城镇地区的常住人口 是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城市(镇):设置标准根据人口规模、人口密度 非农业人口比重和政治因素。城市地域:划分为市区、近郊区、远郊区。非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人口。常住人口:长期居住在城市内有本市户籍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发展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