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质量控制》PPT课件.ppt
《《spc质量控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c质量控制》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统计过程控制,Index,质量波动统计过程控制概述控制图原理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常规控制图的应用,从质量的波动说起,机器大工业时代,人们发现任何一台机器都无法生产出完全相同的两件产品,无论工序控制多么严格,生产环境多么理想,都无法实现完全的统一规格和统一标准,这说明机器生产存在波动。休哈特发现,质量波动大致上由随机波动和系统波动复合构成。质量波动永远存在,不能消除。,系统波动,随机波动,质量要素:5M1E,生产制造质量是产品设计、工艺选择、计划调度、人员培训、工装设备、物资供应、计量检验、安全文明、人际关系、劳动纪律等工作在生产现场的综合反映,工序质量实际上就是这些
2、要素的综合反映。,人 man,环境 environment,测量 measure,工艺方法 method,材料 material,机器 machine,质量波动的变化规律,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定性分布,定量分布,实际中,80%的质量波动服从正态分布。,第一节 统计过程控制概述,SPC产生的技术背景,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统计过程控制的英文缩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产品的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生产控制方式由3控制方式演进为6控制方式;科学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从3控制方式到6控制方式,SPC的简单历史,20
3、世纪20年代,美国Bell Telephoto Laboratory成立了两个研究质量的课题小组。1931年,休哈特发表了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文,标志着统计控制时代的开始。道奇和休哈特是SPC技术的创始人。,Walter A.Shewhart,1891.3.18.沃特阿曼德休哈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新坎顿 1917获得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 1918-1924 西方电气公司(western electric)工程师 1925-1956 贝尔试验室研究员,期间曾先后在伦敦大学、斯帝文理工学院、美国农业部研究生院和印度讲学,SQC之父休哈特的主要成就,休哈特重要的著作是产品生产的
4、质量经济控制(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1931年出版后被成为公认为质量基本原理的起源。本书对质量管理做出重大贡献。休哈特宣称“变异”存在于生产过程的每个方面,但是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统计工具如抽样和概率分析来了解变异,他的很多著作在贝尔实验室内部发行。其中之一是1924年5月16日的有历史意义的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向上级提出了使用“控制图”(control chart)的建议。1939 年休哈特完成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5、 control)一书,并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大量文章。他关于抽样和控制图的著作吸引了质量问题领域工作人士的兴趣并对这些人产生影响。休哈特的计划 执行 检查 行动循环的观点被戴明和其他人广泛应用,进行质量改进项目的管理。此循环包括计划你想要做得事、执行计划、研究结果、进行纠正,然后再开始新的循环。,SPC/SPD的涵义,SPC是为了贯彻预防原则,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考察,建立并且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的一种技术。SPD(Statistical Process Diagnosis)即统计过程诊断,就是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与
6、诊断,从而达到缩短诊断异常时间,以便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SPC的特点,SPC是全系统的,全过程的,要求全员参加,人人有责;SPC强调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SPC强调用科学方法(统计技术,尤其是控制图理论)来保证全过程的预防;SPC不仅用于生产过程,而且也能用于服务过程和管理过程。,第二节 控制图原理,控制图的结构 控制图由正态分布演变而来。正态分布可用两个参数即均值和标准差来决定。正态分布有一个结论对质量管理很有用,即无论均值和标准差取何值,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3之间的概率为99.73%,落在3之外的概率为100%-99.73%=0.27%,而超过一侧,即大于+
7、3或小于-3的概率为0.27%/2=0.135%1,休哈特就根据这一事实提出了控制图。,控制图的结构,控制图的形成,左转,控制图的演变,控制图的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控制图的本质就是进行假设检验,每描一个点就等于做一次假设检验。小概率事件的理解。第二种解释:质量波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异常波动,一是偶然波动。偶因引起质量的偶然波动,异因引起质量的异常波动。,控制图在贯彻预防原则中的作用,20字方针 查出异因,采取措施,加以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监控生产过程,及时报警。,点子出现倾向,统计控制的状态,即稳态,是只有偶因没有异因的状态;处于稳态的生产对产品质量有完全把握;生产最经济;过程变异最小
8、。,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虚发警报(False alarm)第二类错误:漏发警报(Alarm missing)休哈特提出,为了减少两类错误的总损失,在不少情况下,3方式都接近最优间隔距离。,3原则,3原则最早由休哈特提出,就是控制图中的CL、UCL、LCL由下述公式确定:UCL=+3 CL=LCL=-3,常规控制图分类,第三节 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两种控制状态,技术稳态,1.工序能力,工序在稳定状态下能够生产出合格品的能力称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指数是工序质量的定量描述,工序能力指数越大,表示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愈大,反之则愈小;2.工序能力符合规定的要求 CPK大于等于1称为技术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pc质量控制 spc 质量 控制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