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剪切加工》PPT课件.ppt
《《RNA剪切加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NA剪切加工》PPT课件.ppt(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RNA剪切加工,本次内容,1、转录后加工2、RNA剪切3、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比较,转录后加工,多数转录的初始产物无生物活性,在生物体内进行加工处理后才具有生物活性。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al modification)(post-transcriptional processing):是指将各种前体RNA分子加工转变成有功能的、成熟的各种RNA(mRNA、rRNA或tRNA等)的过程,加工的三种形式是:减少部分片段:如切除5端前导序列,3端尾巴和中部的内含子;增加部分片段:5加帽,3加ploy(A)和通过编辑加入一些碱基;修饰:对某些碱基进行甲基化等,
2、原核生物tRNA和rRNA加工真核生物tRNA和rRNA加工,1.1 tRNA 和 rRNA 的加工,1.1.1 tRNA加工 原核生物tRNA初始转录本有三种(1)多数为串连在一起的多顺反(polycistron)(2)少数为单顺反子(3)由tRNA和rRNA串连组成,原核生物tRNA和rRNA的加工,原核生物有两种类型的tRNA基因:1、具CCA序列 型tRNA CCA下游仍有一段序列,需在酶的作用下切除 2、无CCA序列 型tRNA 需在酶的作用下添加CCA序列,(1)RNaseP(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复合体)可切除E.coli前体tRNA 5的前导序列(41nt)。该酶不识别特殊的序
3、列,而是识别二级结构发夹所组成的tRNA。(2)去尾,形成3OH末端。由内切酶和外切酶共同参与。,(3)修饰。在前体的一些专一部位的碱基需要通过甲基化酶,硫醇酶,假尿嘧啶核苷化酶等的作用进行修饰成为特殊的碱基。,2.rRNA的加工 在E.coli中rRNA有7个转录单位,每个转录单位含有16S、23S、5S rRNA 及一个或几个tRNA。rRNA前体的加工由RNase 负责。,真核生物 tRNA 和 rRNA的加工,1.tRNA的加工 真核tRNA的基因与原核不同:1)真核的前体分子tRNA数目多、单顺反子、成簇排列、有基因间隔区。例如:爪蟾 tRNA基因数目200拷贝,酵母约有400个tR
4、NA基因,是一种重复序列;2)真核的前体分子 tRNA中含有内含子。其加工过程要剪接内含子,都要加CCA,酵母tRNA前体的体外剪接在未处理前电泳只出现一条带加入核酸内切酶出现两条带,tRNA半分子,tRNA半分子,真核tRNA内含子的切除和其他内含子的切除是不同的:1)没有交界序列,没有内部引导序列;2)切除是依赖于蛋白质的RNase;3)不是转酯反应;4)其剪切原则上是依赖于对tRNA共同的二级结构的识别。,2.真核rRNA的加工 真核生物的18S、5.8S和28S rRNA基因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转录本,初级转录本为45S前体,5S RNA与它们分开转录,这和原核的rRNA基因不同。1)真
5、核rRNA基因中没有内含子。2)在转录时或转录后有110个甲基化酶立即结合导转录本上:保持到rRNA加工成熟。18S RNA 结合39个甲基化酶(胞质中加上4个)28S RNA 结合74个甲基化酶 表明甲基化用于标明转录本的加工区域,1.2 前体mRNA的加工,1.2.1 原核前体mRNA的加工1.2.2 真核前体mRNA的加工,1.2.1 原核前体mRNA的加工 原核生物的mRNA一般不经过加工,由于转录和翻译偶联,中间没有加工的时间。少数情况:多顺反子mRNA先被内切酶切成较小的单位再作为翻译的模板。,1.2.2 真核mRNA的加工 真核mRNA的加工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1)mRNA的5端
6、加帽 2)mRNA的3端多聚腺苷酸化(加尾)3)切除内含子 4)修饰(对某些碱基进行甲基化),mRNA的5加帽,成熟的真核生物并没有游离的5端,只有所谓的帽子结构,该结构是通过转录加工加上去的。mRNA的5加帽是一个多步加工过程,第一步是鸟苷转移酶(guanylyl transferase)将一个鸟苷酸加在5 RNA的前端,产生5-5对接的磷酸二酯键。第二步由鸟嘌呤甲基转移酶(quanine methyl transferase)将一个甲基基团加到嘌呤环的7位氮原子使5帽子鸟嘌呤转变为7-甲基鸟嘌呤。,1.2.2 真核mRNA的加工,存在于各类帽子中,存在于类帽子中,存在于类帽子中,真核生物的
7、帽子结构有三类Type 0 cap:m7GpppXTypecap:m7GpppXmTypecap:m7GpppXmYm,帽结构的形成与甲基化位点,CH3,CH3,mRNA 5加帽的功能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保护mRNA5端不被降解 细胞内存在许多RNA酶(RNase),它们可攻击游离的RNA分子。RNA酶的降解从5端起始,当在mRNA的5端加上m7GpppG帽子后,带有3个连接磷酸的5帽可阻止RNase切割。2)为核糖体识别mRNA提供信号,提高翻译效率 真核生物mRNA必须通过5帽结合蛋白才能接触核糖体,起始翻译。缺少加帽的mRNA由于不能被5帽结合蛋白识别,其翻译效率比加帽的mRNA低二
8、十倍。,3)作为进出细胞核的识别标记。凡由Pol II转录的RNA均在5端加帽,包括snRNA,这是RNA分子进出细胞核的识别标记。大多数snRNA转录后在细胞核中接收5端单甲基m7G加帽,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与snRNP蛋白结合。在细胞质中snRNA 5帽需再修饰成为三甲基带帽结构m2,2,7G,随后重新返回细胞核参与mRNA的剪接加工。U6 snRNA由PolIII转录,在其5端保留的三磷酸基团无帽子结构,因而不能输出细胞核。某些突变型中被输送到细胞质中的snRNA由于不能合成三甲基带帽结构,不能返回细胞核。4)提高mRNA的剪接效率。5帽结合蛋白涉及第一个内含子剪接复合物的形成,直接影响mR
9、NA的剪接效率。,mRNA的加尾(3端多聚腺苷酸化),几乎所有真核生物成熟的mRNA末端都有一串约250个腺嘌呤核苷酸尾巴。它们并非模板DNA编码,而是在转录完成后由poly(A)多聚酶合成。加尾位置不在转录物的最末端,而是在接近末端的内部位点。在切除mRNA 3末端的一段序列后,再加上多聚腺苷酸。真核生物mRNA poly(A)长度并非固定不变。细胞核中的poly(A)长度平均为21020 nt,细胞质poly(A)长度19020 nt。输送到细胞质中的mRNA其poly(A)可由RNase切短,但又能经细胞质poly(A)酶重新加长,保持有限的长度。细胞质中mRNA的poly(A)长度总的
10、趋势是逐渐变短,直到丢失大部分或全部poly(A),此时mRNA的寿命亦接近终点。,1.2.2 真核mRNA的加工,加尾信号新合成的mRNA的3-端含两个明显的加尾信号。第一个加尾信号位于poly(A)上游约1020个核苷酸处。其一致顺序为5AAUAAA3。该加尾信号中最多的变异发生在第二个碱基,其它位置的碱基代换将使Poly(A)加尾效率急剧下降。第二个加尾信号位于5AAUAAA3顺序下游约15-24 bp位置处,有一段富GU序列,紧随其后通常有一串富T的顺序:5-AAUAAA-24 bp-GTGTGTTGGAATTTTTTGTGT-3,CPSF:cleavage and polyadeny
11、lation specifity factor,CstF:cleavage stimulation factor,如果改变5AAUAAA3位置,加尾位点改变。缺失5AAUAAA3顺序,则不发生加尾。富GU序列和紧随其后的富T序列对正常的加尾不可缺一,如保留富GU顺序,除去富T顺序,加尾效率仅及对照的30%。如保留富T顺序,除去富GU顺序,加尾效率降至10%。同时缺失GU序列和富T序列,即使保留5AAUAAA3顺序也不能进行加尾。此外,GU/T序列与5AAUAAA3顺序的相对位置也很重要,如在5AAUAAA3顺序的下游插入16 bp,加尾效率只有正常的10%。如在GU序列和富T序列之间插入5 b
12、p,加尾效率丧失70%。,mRNA的多聚腺苷酸化mRNA的多聚腺苷酸化涉及两个步骤,首先必须在加尾的核苷酸位置切断RNA,然后在游离的3末端进行多聚腺苷酸化。有许多蛋白质参与poly(A)的加尾事件。1)参与Poly(A)加尾的蛋白质称为切割与多聚腺苷酸化专性因子(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CPSF),CPSF专一性与加尾信号5AAUAAA3结合。2)另一个蛋白即切割激发因子CstF(cleavage stimulation factor,CstF)特异附着在富GU区。因此CPSF和CstF实际结合的位置处于切割与多聚腺苷酸
13、化位点两侧。CPSF或CstF单个因子与信号顺序结合都是不稳定的,只有两者同时附着在两个信号位置才保持稳定状态。3)此外还有另两个蛋白对RNA的切割必不可少,它们分别是切割因子I和II(cleavage factors I and II,CFI和CFII),可与RNA结合。poly(A)多聚酶,CFI和CFII与RNA结合的位置处于两个加尾信号之间。虽然切割与加尾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事件,但实际进行时几乎同时发生,实验设计很难将其分开。,严格说来切割信号和加尾信号是不相同的。前体mRNA切割的位置处于5AAUAAA3下游15-25 nt之间,由切割酶专一性识别。poly(A)多聚酶只是利用已产生的
14、3游离末端将腺苷酸逐个连接,加尾信号实际上是5AAUAAA3以及下游一段不能少于8 nt的顺序。一旦mRNA前体被切断之后,多聚腺苷酸化立即开始。多聚腺苷酸化可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依赖5AAUAAA3信号和与之结合的CPSF缓慢合成约10个核苷酸,然后依赖已合成的寡聚腺苷酸迅速在其末端加上200或更多个腺苷酸。,Cleavage of the 3 end of histone mRNA may require a small RNA Histone mRNAs are not polyadenylated;their 3 ends are generated by a cleavage rea
15、ction that depend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mRNA.The cleavage reaction requires the SLBP to bind to a stem-loop structure,and the U7 snRNA to pair with an adjacent single-stranded region.,poly(A)的功能,增加mRNA的稳定性 将携带或缺少poly(A)的球蛋白mRNA注入到蛙卵中,结果发现,在6小时后缺少poly(A)的球蛋白mRNA不再进行翻译,而携带poly(A)的处理仍然正常合成球蛋白。最简单的解释
16、是,poly(A)有助于增加mRNA的稳定性提高mRNA翻译效率 mRNA的翻译需要PAB I(poly(A)binding protein I,poly(A)结合蛋白I)的蛋白参与,它们与poly(A)的结合可提高mRNA的翻译效率。如果在mRNA样品中加入过量的poly(A),可急剧降低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原因在于大量poly(A)与PAB I因子竟争性结合,使mRNA缺少必需的PAB I,因而不能有效翻译。此外适当延长poly(A)核苷酸数目可控制mRNA的翻译。活细胞中很少mRNA的poly(A)长度少于30 nt,低于这一长度mRNA不能翻译。poly(A)可影响mRNA前体最后一个内
17、含子的剪切,缺少poly(A)使剪接效率降低5-10倍。,播放动画:1、mRNA Splicing 2、Life Cycle of an mRNA,本次内容,1、转录后加工2、RNA剪切3、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比较,1、核酶2、RNA中的内含子3、RNA的剪切4、RNA的编辑和修饰,RNA的剪接,转录后加工是产生各种成熟RNA分子的重要过程 在真核生物的mRNA前体中,将内含子(intron)去除,而把外显子(exon)连接起来形成成熟RNA分子的过程,称为RNA剪接(RNA splicing)。,RNA加工过程及其生理功能,1.核酶(ribozyme),核酶(ribozyme)有的译为
18、核糖拟酶,核酶等。核酶是TCech和SAltman(1981年)在研究四膜虫rRNA时发现的,1982年TCech由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和酶(enzyme)这两个词“重组”成一个新的词:“ribozyme”。它是指本质为RNA或以RNA为主含有蛋白质辅基的、具有催化功能的一类物质。,一、核酶,核酶和酶的区别,主要在:一般的酶是纯的蛋白质,而核酶是RNA或带有蛋白的RNA;核酶既是催化剂又是底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本身也消失了。而酶却不同,仅催化反应,反应前后其本身的质和量都不发生改变。,核酶催化的反应分为两类:自体催化包括:第一组内含子的自我剪接;第二组内含子的自我剪切;
19、植物类病毒和拟病毒的自我剪切。半自体催化包括:核mRNA内含子的剪切;锥虫SLRNA的反式拼接;tRNA 5加工(不属于转酯反应内含子的剪接,但也是核酶的活性之一)除核酶之外,核酸酶和由内含子本身编码的成熟酶也参与某些内含子的剪切,如真核tRNA内含子和酵母cob基因的内含子的2的剪接。,2.RNA中的内含子,部分人类基因中,内含子序列所占比重的分析,内含子去除、RNA的剪接基本方式:在高等真核生物,核RNA内含子的去除由剪接装置(splicing apparatus)完成,在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处和内含子内部有可供识别的特异序列,剪接装置由多种蛋白质和核蛋白组成;有两类内含子的去除属自剪接,具
20、有中部核心结构,形成特定的二级结构,RNA具有催化剪接的作用;酵母tRNA的剪接需要蛋白质酶的参与,该酶与tRNA后加工过程中的酶有相似之处。除tRNA的剪接之外,其他RNA的剪接尽管参与反应的要素不同,但都属于转酯反应。,2.1 内含子的边界顺序及类型,内含子的边界顺序由保守的基序组成,比较大量的真核生物mRNA内含子发现,它们的两侧边界均有一对保守顺序,即5-端为GU,3-端为AG,这类称为GUAG的内含子均以相同方式剪切。,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内含子的一致顺序有不少变化,动物中典型的剪接位置一致顺序组成为:5AGGUAAGU-YNYURAY-Y10-20-YAG3 其中Y为U或C,N为任
21、何核苷酸,箭头所指为外显子与内含子的交界。5端剪接位称供体位(donor site),3端剪接位称受体位(acceptor site)。仅仅GUAG边界顺序并不能保证内含子的正确剪切,因为在内含子中有不少相同的GUAG顺序。内含子中还有另一段识别剪接边界必不可少的序列称为分枝点,位于3-端剪接位的上游,具有特征性组成:-YNCURAY-,Y表示嘧啶(U或C),R表示嘌呤(A或G),A是剪接时参与形成分枝的特别位点。紧接在分枝点的下游有一段多嘧啶序列,也是参与剪接事件蛋白接合的位置。酵母中分枝点序列为5UACUAAC3,位于3剪接位上游18到140 bp之间,其作用不同于高等真核生物。,2.2
22、内含子的类型,3、RNA的剪切,3.1 mRNA前体的剪切 3.1.1 核内小RNA 3.1.2 RNA的剪切过程3.2 类内含子剪切3.3 类内含子剪切3.4 顺式剪切与反式剪切,3.1.1 核内小RNA 3.1.2 RNA的剪切过程,3.1 mRNA前体的剪切,3.1.1 剪接要求snRNAs的参与,在高等生物中都含有很多不连接的小分子RNA片段,限制在核内的称为小分子核内RNA(small nuclear RNAs,snRNAs)。在细胞质的称为小分子胞质内RNA(small cytoplasmic RNAs,scRNA)在自然状态下,它们以核糖核蛋白(RNP)的形式存在。剪接装置中的s
23、nRNPs和大量的附加蛋白,常称为剪接因子。,在剪接过程中有5种snRNAs(small nuclear RNAs)参加,它们是U1、U2、U5、U4、和U6。5种 snRNAs+proteinsThe snRNPs splicesome,U1 snRNA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识别mRNA前体5剪切点,U2辅助因子 与3剪切点上游的富嘧啶区结合识别mRNA前体3剪切点,U2 snRNP 与分支点结合,U2 snRNA,剪切前体,60S剪切体spliceosome,U4、U5、U6 snRNP三聚体,U1 snRNA自我配对形成了多个茎环结构,从而构成了不同的功能区。Sm结合位点是和其他snRNP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NA剪切加工 RNA 剪切 加工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