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ppt
《597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7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个人劳动供给、家庭劳动供给及生命周期理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内容安排,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闲暇消费理论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第五节 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主要参考资料,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一、衡量劳动供给的尺度短期既定规模的人口中,供给劳动的人数(劳动力参与率)注:含找到工作的适龄人口及正在找工作的适龄人口每人向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工作时间与每个人工作时间相联系的努力程度长期人口因素(出生、死亡、老龄化、迁移等)引起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对供给劳动人数的影响包括“干中学”在
2、内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的水平,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4,二、参与,愿意提供的工时H*0就会参与劳动市场愿意供给正工时的人数随工资率的提高而增加其他影响因素:如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个人对工作和闲暇的偏好,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5,三、工作时间(h),影响h的因素工资率家务劳动时间,四、努力,工资率工资结构,如激励支付(计件工资)支付方法,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6,五、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不同年龄阶段市场的劳动供给有差异,而且近年来有不同的特点影响人们做出这种决策的因素是:生命周期中的生产率、利率及“时间偏好”程度接受多少的培训和教育,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7,六、决策单位,个人效用最大化(即单身家庭作为决
3、策单位)“沙文主义”决策单位(或称“一元模型”)通常不考虑妇女的意见,女性则把男性的收入看成是外生的,即看成财产收入等,然后制订自己的劳动供给决策“家庭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包括每个家庭成员的闲暇的总家庭效用函数“个人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个人在家庭单位的各种约束下,追求实现其个人目标,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8,七、其他问题,职业劳动供给地区劳动供给对企业的劳动供给产业的劳动供给,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9,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消费闲暇理论,劳动力供给理论基于消费者在消费较多的商品与较多的闲暇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扩展,阐明劳动力供给的性质,并且了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主
4、要通过考察家庭生产劳动力供给决策的集体维度和生命周期问题,深刻改变了劳动力供给理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0,一、个人劳动供给的假设,理性的经济人完全竞争匀质假设劳动是收入的唯一来源,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1,二、劳动和闲暇,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2,三、消费闲暇模型,1、基本含义:当工资处于低水平时,劳动力供给会趋于增加;当工资充分高时,劳动力供给会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而减少。,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3,2、基本模型偏好
5、借助于个体效用函数表示,假定某人可支配时间总量是无差异曲线:由不同的闲暇和商品消费组合成相同的满足水平,消费者据此可以获得上同的效用水平性质:(与微观经济中的无差异曲线性质类似),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4,无差异曲线,特点:具有负的斜率。凸向原点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高的效用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5,工资、收入和预算线,预算约束线的性质:其斜率为负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上移动,工资率、工作时数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预算约束。它
6、表明在既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单个消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入和工作时数的各种组合。,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6,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劳动者关于工作时数的决策是由偏好、工资率和收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在均衡点X劳动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7,3、选择,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8,4、内点解上述计划的拉氏函数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9,消费-闲暇选择图示:最优解位于斜率为w的预算线AB与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W的增长会使AB顺时针旋转非工资收入的增加使AB平移,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0,5、保留工资无差异曲线的凸性说明,消费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UL/UC沿着无差异
7、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意味着趋于减小.由于这个边际替代率同样表示切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因此,当且仅当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行为主体提供严格为正的工作时间:(UL/UC)Aw位于A点上的边际替代率被称为保留工资,因此可定义如下:,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1,保留工资:能够吸引人们工作的最低工资水平。H*0,存在wwAH*=0,存在w0,而观测到的却是H=0搜寻理论解决上述问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2,二、劳动力供给的性质,个体劳动力供给的性质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组合。这两种效应的组合表现上会导致工资与个体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一种单调关系。1、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闲暇的需求隐含的在关系式中确定,可
8、以写作:工资的影响可以通过求上述函数关于w的导数来获得。鉴于,我们有:,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3,2、工资增长效应第一阶段:假设潜在收入R0没有变化;消费者面对一条新的预算线A1R0(补偿预算约束)。第二阶段:假设潜在收入由R0增加到了,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4,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分析,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H)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Y)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收入效应=H/Y 0注意: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5
9、,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6,1)哪种效应占优势取决于个人偏好:收入效应强于替代效应或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两种情况的唯一不同点是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这种形状反映了每个人的不同偏好)。而反映财富和工资率的预算约束线相同。2)分离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影响收入效应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的预算约束线向右上方移动的程度:预算约束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幅度越大,收入效应越大。其它条件相同,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工资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大。4)在劳动力参与率决策中,替代效应占优势。,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7,收入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8,替代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云南大学发
10、展研究院,29,1、剖面资料:以男性劳动力供给行为(2555岁年龄群)为对象的剖面研究一般认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很小,甚至为零。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对工资变化的反应要大于男性,且替代效应占优势。2、时间系列资料:在一定的时期中,其中会有些年份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导致许多工人的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希望的工作时间。在长期中,影响劳动力参与意愿和工作时间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经验结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0,三、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代表了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的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劳动供给曲线很可能是一条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分的曲线。在低工资
11、率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愿望很大以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然而,当工资率超过某一数值以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工资率采取的反映是愿意购买更多的闲暇而减少工作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市场劳动供给曲线: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劳动者可以自由进出劳动市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1,s,问题:(1)为什么劳动力的总供给曲线不向后弯曲?(2)向后弯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否是完整的形式了?,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2,四、补充约束,以上分析忽略了在选择工作和闲暇产生作用的因素:1、预算约束如:轮班、不同边际税率的预算约束轮班:正常白日之外的工作(
12、非社会时间)时间选择:生产率最高的时候从事怎样的工作选择?多数人倾向于在正常工作时间从事市场工作,少数人愿意在晚上工作劳动供给曲线在一天的24小时内会发生移动,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3,2、影响上述模型分析的因素是相对缺乏选择工作时间的自由。如:全职劳动者与非全职劳动者的比例工作时间柔性假设与现实相去甚远,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4,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家庭的原因:劳动闲暇模型存在不足不足之一:略去了家庭背景,即劳动供给决策常常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不足之二:实际上没有完全分析人们对时间资源使用上的分配决策。家务劳动闲暇 如:自己做饭吃、上饭店就餐、打电话送外送。家庭生产的实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97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 597 第一 部分 劳动力 供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