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动控制理论,一、建立动态结构图的一般方法,二、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化简,动态结构图是系统数学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表示出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及信号的传递过程。,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一、建立动态结构图的一般方法,设一RC电路如图:,初始微分 方程组,ur=Ri+uc,取拉氏变换:,Ur(s)=RI(s)+Uc(s),I(s)=CSUc(s),Ur(s),-,I(s),Uc(s),I(s),Uc(s),表示为:,组合为:,以电流作为 输出:,Ur(s),-,I(s),Uc(s),系统动态结构图由四种基本符号构成:,信号线,综合点,方框,引出点
2、,系统动态结构图将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用结构图表示出来,将结构图简化,可方便地求出任意两变量之间的传递函数。,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绘制动态结构图的一般步骤:,(1)确定系统中各元件或环节的传递函数。,(2)绘出各环节的方框,方框中标出其传 递函数、输入量和输出量。,(3)根据信号在系统中的流向,依次将各 方框连接起来。,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i1,i2,例 画出图所示电路的动态结构图。,解:,I1(s),_,Ur(s),UC(s),I2(s),_,_,U1(s),U1(s),I2(s),UC(s),U1(s),i1-i2,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3、二、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化简,系统的动态结构图直观地反映了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复杂的动态结构图进行化简可求出传递函数。,1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等效变换:,被变换部分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在变换前后 保持不变。,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C1(s),(1)串联,两个环节串联的等效变换:,等效,n个环节串联,C1(s)=R(s)G1(s),C(s)=C1(s)G2(s),=R(s)G(s)1G2(s),不是串联!,也不是串联!,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并联,两个环节的并联等效变换:,等效,C1(s)=R(s)G1(s),C1(s),C2(
4、s)=R(s)G2(s),C2(s),C(s)=C1(s)+C2(s),=R(s)G1(s)+R(s)G2(s),n个环节的并联,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3)反馈连接,环节的反馈连接等效变换:,根据框图得:,等效,C(s)=E(s)G(s),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4)综合点和引出点的移动,1)综合点之间或引出点之间的位置交换,引出点之间的交换:,综合点之间交换:,acb,不改变数学关系,不改变数学关系,综合点与引出点之间不能交换!,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综合点相对方框的移动,前移:,C(s),F(s),C(s),F(s),C(s),F(s)
5、,C(s)=R(s)G(s)F(s),数学关系不变!,后移:,C(s)=R(s)F(s)G(s),F(s),C(s),F(s),C(s),C(s),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3)引出点相对方框的移动,前移:,C(s),C(s),C(s),后移:,R(s),R(s),R(s),被移动的支路中串入适当的传递函数。,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a,移动a,_,例 化简系统的结构图,求传递函数。,先移动引出点和综合点,消除交叉连 接,再进行等效变换,最后求得系统 的传递函数。,解:,交换比 较点,G1G2+G3,等效变换后系统的结构图:,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例
6、求RC串联网络的传递函数。,RC串联网络动态结构图,解:,错!,注意:综合点与引出点的位置不作交换!,_,_,系统传递函数:,H(s)=R1C2S,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梅逊公式,回路内前向通道和反馈 通道传递函数的乘积。,梅逊公式:,回路传递函数:,特征式,各回路传递函数之和。,两两互不相接触回路的传 递函数乘积之和。,所有三个互不相接触回路 的传递函数乘积之和。,k,将中与第 k 条前向通道相接触 的回路所在项去掉之后的剩余部 分,称为余子式。,Pk,第k 条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例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求 闭环传递函数。,解:
7、,系统有5个回路,各回路的传递函数为,L1,L1=G1G2H1,L2,L2=G2G3H2,L3,L3=G1G2G3,L4,L4=G1G4,L5,L5=G4H2,=1+G1G2H1+G2G3H2+G1G2G3+G1G4+G4H2,P1=G1G2G3,1=1,P2=G1G4,2=1,将、Pk、k代入梅逊公式得传递函数:,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L1,L2,L3,例 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解:,L1=G3H1,L2=G1H1,L3=G1G2,P1=G1G2,1=1 G3H1,=1+G1G2+G1H1G3H1,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第二章总 结,自动控制 系统,建立微分
8、 方程,系统传递 函数,建立动态 结构图,拉氏变换,梅逊公式,等效变换,解析法,拉氏变换,分析系统 性能,时域法,根轨迹法,频率法,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性能校正,第六章,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二、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三、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控制系统的典型 结构:,开环传递函数:,系统反馈量与误差信号的比值,E(s),B(s),=G1(s)G2(s)H(s),=G(s)H(s),二、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1给定信号R(s)作用,系统的典型 结
9、构:,设 D(s)=0,典型结构图 可变换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扰动信号D(s)作用,设 R(s)=0,系统的典型 结构:,动态结构图 转换成:,前向通道:,D(s),C(s),反馈通道:,闭环传递函数为:,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_,R(s),E(s),三、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1给定信号R(s)作用,误差输出的动 态结构图:,前向通道:,反馈通道:,设 D(s)=0,E(s),C(s),误差传递函数为:,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D(s),E(s),2扰动信号D(s)作用,R(s)作用下误差输出的动态 结构图:,前向通道:,反馈通道:,R(s)=0,E(s),C(s),误差传递函数为:,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例:,解:,D(s)=0,结构图变换为:,求,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C(s),E(s),求,结构图变换为:,解:,D(s)=0,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求,解:,R(s)=0,结构图变换为,-(1+H2/G1),系统传递函数为:,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C(s),E(s),求,解:,结构图变换为,R(s)=0,(1+H2/G1),系统传递函数为:,第五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