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推进手册精编版.ppt
《TPM推进手册精编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PM推进手册精编版.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奇瑞汽车现场TPM推进手册,主编:王克文、吴国强 副编:设备部TPM小组,手册目录,一、生产现场为何要开展TPM P3-4二、TPM的由来及定义 P5三、TPM推进的理念及目标 P6四、TPM开展的内容及范围 P7五、TPM八大支柱的定义及联系 P8六、自主保全开展内容及开展步骤 P9-13七、专业保全开展内容及方法 P14-23八、个别改善开展方法 P24-25九、人才育成开展方法 P26-27十、TPM推进12步骤 P28,生产现场为何要开展TPM,1、生产现场的现状,1)因各种物品整理、整顿不善,导致在工作中为找寻物品花费较多时间;2)工装(夹模具、刀具等)更换的准备工作难做,换品种比较
2、繁琐,且由于每个人的做法不同,调整时也花费很多时间;3)因废品的不断出现,需频繁地进行质量检查;4)设备突发故障,当天的生产任务无法完成;5)因设备经常出现各种小故障,必须要频繁地进行巡回检查等;6)设备操作人员只管操作,维修人员只管维修,相互之间信息不畅通,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扯皮现象;7)违章、野蛮操作导致设备损坏造成停产损失;8)工作结束后的保养花费较长时间。,2、开展TPM能带来哪些效果,1)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2)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3)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市场投诉;4)降低现场各种损耗;5)缩短产品生产周期;6)改善现场的工作环境;7)提高人员的技能水平;8)提升人员的团队意识;
3、9)提高人员的自信心10)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3、个人与企业的关系,个人是企业的一部分,如何在企业里体现个人的能力和获得最大的利益?只有全体人员共同实现企业的目标,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个人的能力和利益才能最大化的体现。TPM是以 以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为目标 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制为载体 以员工的行为全规范化为过程 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全企业共同参与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高员工技能、满意度,为核心开展的活动。,5、TPM的作用是什么?,4、实施TPM的意义及目标?,预防医学 人 设备 TPMTPM系统被看作是预防设备故障的“特效药”,实施意义 持续消除设备损失,提高设备总效率 通过预防性和预知
4、性维修保证生产过程和谐顺畅 生产员工通过定期维护、点检和清洁设备,避免设备故障并承担起对设备的责任 提高过程质量的控制能力 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零事故零故障零不良零浪费,追求目标,TPM的由来及定义,1、TPM的由来,TPM最早产生于美国的PM(生产保全),由于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事后维修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促使美国企业实行了预防维修,之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杜邦工又经过改革发展成为生产维修(PM)。1951年引入日本,经日本企业界的改造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于1981年形成了全公司的TPM(全员生产性保全),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随之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事后维修: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
5、修。预防维修:通过对设备的“物理性检查“,预防其故障的发生,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预知维修:是指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在设计中广泛采用监测系统,在维修上采用高级诊断技术,根据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见设备故障,在故障前进行适当维修。,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英文缩写,意为“全员生产性保全”或全员生产维修。T:Total(全员参与)P:Productive(生产性)M:Maintenance(保全)定义:以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维修预防、改善维修、预防维修和事后维修综合构成的生产维修为总运行体制,由设备的
6、全程管理部门、使用、维修等所有有关人员,从最高经营管理者到第一线作业人员全体参与,以自主的小组活动来推行生产维修,使损失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活动。要点:效率最大化、全员参与,2、TPM的定义,TPM推进的理念及目标,1、TPM推进的理念,2、TPM的本质,通过改变人的想法和意识,提高人的技能;改善设备的性能,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率;全体人员参与生产设备的管理,进而改变企业的整体体质。,TPM=PM+ZD+小组织活动,TPM四大奋斗目标:零事故,零故障,零不良,零浪费!,3、TPM目标,TPM开展的内容及范围,TPM以5S和重复小组活动为基础进行八大支柱展开的全员参与的活动,建立最有效设备使用及生产
7、保全,达到零损失。通过改善传统设备管理的模式,以自主保全与专业保全相结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升员工的改善参与度,改善现场的工作环境。,1、TPM开展内容,2、TPM开展范围,TPM整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造现场、第二阶段生产制造和第三商业流程三个阶段。具体牵涉部门如图,TPM八大支柱的定义及联系,1、TPM八大支柱的定义,自主保全:自主保全活动就是以操作人员为主,对设备和装置依据特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使之自主开展清扫、点检、加油、紧固等设备保全活动,及进一步能对微小的故障做简单的修理和改善。专业保全:专业保全(计划保全)活动是以专业维修人员为主,对设备和工装依据特定的针对性计划
8、,凭借专业技术和工具,对设备进行保养、检查、更换、校准、恢复、改善等一系列活动。个别改善:为追求设备效率化的极限,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设备的性能和机能,就要消除影响设备效率化的损耗,我们把消除引起设备的综合效率下降的七大损耗的具体活动叫个别改善。品质保全:控制生产制造过程的诸条件来保证产品质量;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初期管理:产品设计反映顾客的需求和生产现场的实际;设备的预防维修设计。人才育成:通过TPM重点展开实施运转、保全技能的提升训练,根据其它支柱所需的要求和被教育者的知识、能力、个性、岗位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出所期望的人才。事务改善:指间接部门的效率改善:消除各
9、类管理损耗、提高效率、改进系统,更好为生产活动服务。安全环境改善:消除危险作业、困难作业,消除任何可能引发灾害的各种隐患,创造适合人和设备的良好工作环境;节能降耗、资源再生,保护环境。,2、TPM八大支柱的联系,TPM开展以自主保全和专业保全为核心,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为主线,以人才育成为基础,开展的全体人员参与的设备保全体系,最终追求人、机、系统的极限状态达成零事故、零不良、零故障。,自主保全开展的内容及开展步骤,1、自主保全的内容,可以发现异常的现场管理 目视管理和操作者的五感(眼,鼻,舌,耳,手)就可以随时发现工程和设备缺陷的现场设备的理想状态 设备的基本条件和使用条件的精确达成和老化的复
10、原 及其正确运转和操作所需基本条件的遵守,1)设备劣化防止的活动 进行有效的清扫,润滑,紧固等工作;正确的操作(防止人为的失误)基本条件的整备调整(主要是运转的准备,产品更换上的调整,防止出现品质不良)保养数据的记录(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反馈MP(Maintenance Prevention),保养预防设计),2)测定设备劣化的活动(主要依据 5感)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的一部分,3)对设备劣化进行复原的活动小整备(简单的部品交换,异常时的应急措施)故障,其它缺陷发生时迅速正确的联络专业保全人员支援专业保全人员的突发修理,主要体现在以对设备进行清扫、点检、加油、紧固、修理、和改善活动,2、自主保
11、全的目的,自己的设备自己负责.(My Machine)-对设备要有爱心和用心管理成为设备坚强的操作者.-作业者的专家化可以发现异常的现场管理-设备的理想状态-目视管理,改变人的心智,提升人员技能,追求效率的最大化。,4、自主保全开展的步骤,5、自主保全各阶段具体介绍,第一阶段:初期清扫,定义:通过日常清扫和点检,彻底清除附着在设备上和设备内的灰尘异物,包括细微的杂物和各种极小的污染点都统统清扫干净,同时要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老化的部件、因磨擦出现的小缺口、松动的螺丝等微缺陷点一一找出来。目的:提升操作人员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初期清扫的作用 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扫点检,消除污染源和困难部
12、位,制作细致实用的设备清扫基准,是为了实现设备零故障的基础。1)、设备不做清扫带来的问题 a、清扫不足容易产生放电或短路;b、清扫不足容易造成产品品质不良;c、清扫不足使设备劣化,缩短设备使用寿命。2)、清除设备内外的 和灰尘,杜绝设备微缺陷。3)、将“清扫变为点检”使设备状态一目了然。,3、自主保全开展的理念,操作人员在日常生产活动基础上,为了使其具备自主开展维修活动的能力,必须进行必要的设备构造、机能、操作、原理方面的培训,以使每个作业人员都能按标准开展自主维修活动。自主保全分为5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设备初期清扫第二阶段:发生源、困难点改善对策第三阶段:总点检第四阶段:点检效率化第五阶
13、段:自主管理,开展针对设备的整理、整顿、清扫、点检活动,保持整洁,恢复微缺陷和培养自主点检的意识,具体的方法有:建立TPM活动看板;了解正常设备的结构与功能;对设备进行定点拍照、摄影,通过分析对照了解现状;扫除灰尘并找出问题,建立现场问题反馈表;编制问题清单;制定问题整改或改善前后状况表。,第二阶段:发生源、困难点改善对策,指导致设备出现问题的源头,设备点检时“眼看不到,手伸不进”,有污染却没法清扫的部位,针对污染源头和困难部位采取的改进活动。具体定义:1)发生源 指导致设备出现问题的源头,分为外部污染源头和设备自身污染源头,通常是指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质量缺陷源、危险源,定义
14、为六源。外部污染源:是指设备周边环境卫生的明显缺陷造成设备长期出现的污染。自身污染源:是指因设备本身的加工作业和自身运作产生的铁销、废料、粉尘、油污等因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给设备造成污染。2)困难部位:是指进行设备点检时“眼看不到,手伸不进”,有污染却没法清扫的部位。3)改善对策:就是针对查找出的“六源”采取的改进活动。通过运用诸如封堵、改造、引导、透明化等手法封死污染的源头,使设备点检方便化、可视化、易清扫。目的:消除设备废弃物、尘埃、污垢的发生源及防止飞散,改善清扫、点检、给油、锁紧螺栓之困难部位,谋求缩短作业时间。学习改善设备的思考方法,以提高实质上的效果。,作用:1)一劳永逸,彻底截断
15、污染产生的源头,使同类污染现象不再发生。2)培养员工改善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员工自己动手,自己想办法,改善自己的设备来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操作员工更加熟悉自己的设备在查找污染源的过程中为了找到漏油部位可能需要拆卸部分设备,为了找到漏油部位需要拆卸部分设备,为了找到发热的原因可能需要改变部分的冷却系统,这一切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员工更直观的了解设备的原理,为日后的维护和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初期清扫推进方法:初期清扫是建立在5S的基础上,现场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清扫是自身的本职工作,以“人须每天洗澡”的观念执行设备的清扫工作,客服“扫干净也会脏”的错误思想。,4)改善设备的使用性能 长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PM 推进 手册 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