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认识.ppt
《谈对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认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对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认识.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对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认识,张建芳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05年3月浙江.嘉善西塘,校本课程的由来,校本课程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的产物。,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强调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同时,难以顾及学校教育中的灵活性和具体性。,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并完善的过程中,许多学校就开始尝试自行开发课程来弥补政府规定课程的缺憾。,新中国在五、六十年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经尝试鼓励学校进行适度的课程开发。,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趋势,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国家课程贯彻过程中,允许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无论是在岗教师还是未来的教师,都要掌握校本课程开
2、发的理论与方法。,越来越认识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是两种对应的课程形式,互为支持,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新趋势,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向未来,为学生的明天做好准备;,校本课程内容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校本课程将更加体现区域性文化、经济发展需要;,校本课程将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校本课程开发将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指点问题。,腾出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往前走。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自己去锻炼。创造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把握。设立一个冲突,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选择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校本
3、课程的案例,嘉兴市实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理念,综合实践课程与德育教育校本课程相结合,2、校本课程开发,1、校本课程的含义,3、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程序,4、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问题,5、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6、校本课程实施和管理,7、校本课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又被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学校自编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含义,一、校本课程的界定,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开发并实施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指的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和研究单位组织、指导,课程的开发者为学校教师。,校本课程含义,课程
4、资源利用:学校内外部的各种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如师资、硬件设施、社区资源、文化传统等。,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理念,基于现有课程资源的、办学模式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开发新的课程,校本课程是课程开发与实施范畴中的概念;学校课程是课程管理范畴中的概念;,校本课程含义,学校课程是指从学校层面对课程进行管理、开发和实施,它既包括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管理、开发和实施,也包括对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管理与实施。,1、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国家课程亦被称为国家统一课程,是自上而下的、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主要特征包括:权威性、合法性、强制性(强迫性)。,校本课程含义,国家课
5、程:教师充当实施者;校本课程:教师充当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校本课程含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课程,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校本课程更多是重建学校制度文化,满足不同学校的需要,形成学校特色。,地方课程是一种“政治”范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是地方课程规划的
6、主体。,校本课程含义,地方课程是一种“管理”范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具有管理课程的权利。包括:课程规划的管理、课程实施的管理、课程开发的管理。,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一种“地理”范畴。课程的地域性、区域性;但其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地方背景。,地方课程是一种“技术”范畴。地方课程是一种课程形态;地方课程立应足于地方开发。,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改变课程结构单一现状。,校本课程含义,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价值,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课程共同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既可以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也可以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施应强调学生对地方或社区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将
7、课程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加以设计,组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探讨问题,并适当地参与社区实践动,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校本课程含义,4、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课程。(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
8、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校本课程含义,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校本课程含义,二者课时可以结合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是权限上,综
9、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可以选修也可以必修。,校本课程含义,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区别:,是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更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是设计过程上不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校本课程含义,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
10、修课的形式出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建学校特色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实施“三级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无疑给学校特色的创建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校本课程含义,现状:热衷于校本课程开发,忽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科课程的关系没
11、有得到很好解决。有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等同,有的干脆把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隔离开来。,校本课程开发,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必要性):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弥补国家课程的开发 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形成基于现有课程资源 的办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 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满足学生存在发 展的需要。,1、从本校实际出发选定课程主题。,学校处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有着什么样的农村教育资源,什么样的办学规模,什么样的地方特色,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校本课程开发者分析和研究。,校本课程开发,2、课程设置和开
12、发要有地方和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实用性 2、发展性 3、全面性 4、主体性 5、基础性,(一)、校本课程开发策略,1、实用性:一是校本课程必须与本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培养出经济建设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校本课程要与本校的主干课程和教育教学条件相适应,以便使校本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校本课程开发,国家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无法体现学生的实用性;通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实现乡土教育和职业教育 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途径;通过校本课程建设,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可以为无法升学的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准备。,2、发展性:要充分分析和预测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学校发展的潜
13、力,使校本课程在一段时间内不至于落后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而不应过多在乎学生某些细枝末节知识掌握的多少。,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就是要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3、全面性:这里提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学生平均发展,而是每一个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后,达到学校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应以“扬长”而不是“补短”为目标。保证学生达到基本国家课程的目标,不应当是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4、基础性:校本课程要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校本课程应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和综合
14、为目的。如果把校本课程当作学科课程的拔高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意义。,5、主体性:(1)校本课程以学校为主体。(2)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需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3)校本课程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建立在学校和学生差异的基础上,以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如果忽视了校本课程的这种差异性和个别性,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灵魂。,校本课程的基础是生活,通过校本课程,学生可以关注社会、关注学校、关注自我,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3、课程既要有主干也要融合综合知识。校本课程的综合性,既指文化知识的综合,又指专业知识的综合;既指专业技能的综合,又
15、指综合实践活动。,4、注重过程设计和引导学生探究并重。有饱含研究性意义的校本课程,才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校本课程的设计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有一定的开放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校本课程开发,5、校本课程的编制能体现出一种对话式的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活动过程。本课程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民主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在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用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来实施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和团队活动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学校可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几种模式,小学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本 课程 开发 若干问题 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