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泵与风机的运行.ppt
《五章泵与风机的运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章泵与风机的运行.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泵与风机的运行,IGCCInner Mongolia Datang International keshiketeng Coal Gas Project,泵与风机的运行,管路特性曲线及工作点 泵与风机的联合工作泵与风机运行调节叶片的切割与加长泵与风机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前面所讲的大多是设计效率,到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1.性能曲线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其上有无穷多个点,泵与风机到底在哪一点上工作,工作时的qv如何定。2.设计效率在0.60.95之间,为什么运行效率会低于50%?3.某一台泵的运行效率为75%,设计效率为80%,换一台新泵的设计效率为90%,额定的H、qv都比旧泵大。实测发现,安装后,新
2、泵的运行效率却降低,为什么?4.有时阀门全开时,运行效率比较低(如60%),但稍关阀门之后,运行效率反倒有所提高。但关阀门等于增加阻力,增加了消耗,效率应下降才对。这些问题都可通过运行的工作点的确定来解决,管道特性曲线,也称作装置特性能曲线或系统特性曲线管道特性曲线是指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量与维持该流量所需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一、管路特性曲线及工作点,泵从吸入容器水面AA处抽水,经泵输送至压力容器BB,其中经过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1、管路特性曲线,断面AA与11的伯努利方程为,管路特性曲线,断面BB与22的伯努利方程为:,则:,上式左边为泵的扬程,右边为系统阻力,即管路系统为输送液体所需要的
3、总扬程,称为装置扬程Hc。稳定运行时,扬程与阻力平衡。,管路特性曲线,对于风机:,与流量无关,称为静扬程Hst,2、工作点,将泵本身的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按同一比例绘在同一张图上,两条曲线的交点M即为泵在管路中的工作点风机的工作点是由静压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M来决定的。,3、工作点稳定性,如果由于扰动,泵不在M点工作,而在A点工作,。如果泵在B点工作,。,工作点稳定性,具有驼峰形性能曲线的泵或风机,如图所示,K为性能曲线的最高点,若泵或风机在性能曲线的下降区段(如M点)工作,则运行是稳定的。,工作点稳定性,若工作点处于泵或风机性能曲线的上升区段(如A点)工作,是不稳定的,稍有干扰,A
4、点就会移动。如当A点向右移动时,直到M点为止才稳定运转;当A点向左移动时,工作点继续向左移动,直到流量等于零为止。具有驼峰形的性能曲线,通常以最大总扬程,即驼峰的最高点K作为区分稳定与不稳定的临界点,K点左侧称为不稳定工作区段,右侧称为稳定工作区段。,二、泵与风机的联合工作,当采用一台泵或风机不能满足流量或扬程要求时,往往要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与风机联合工作泵与风机联合工作可以分为并联和串联两种,1、泵与风机的并联工作,并联: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或风机向同一压力管路输送流体的工作方式。并联目的:是在压头相同时增加流量并联的条件:安全:电厂中为了避免一台泵或风机的事故影响主机、主炉停运时。经济:外
5、界负荷变化很大,流量变化幅度相应很大,往往采用两台或数台并联工作,以增减运行台数来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要求。当扩建机组,相应的需要流量增大,而对原有的泵与风机仍可以使用时。热力发电厂的给水泵、循环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等常采用多台并联工作。,(1)同性能(同型号)泵并联工作,曲线、为两台相同性能泵的性能曲线,为管路特性曲线,并联工作时的性能曲线为。,并联性能曲线是将每台泵的性能曲线在扬程相等的条件下流量迭加起来得到。并联后的性能曲线与输送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M,即为并联时的工作点,此时流量为qVM,扬程为HM。,同性能(同型号)泵并联工作,并联运行时单个泵的工况:由M点作横坐标平行线与单泵(即或)的
6、特性曲线交于B点,即为每台泵在并联工作时的工况点。B点也就决定了并联时每台泵的工作参数,即流量为qvB,扬程为HB。,未并联时泵的单独运行时的工作点为C(qvC、HC、PC、C),而并联的每台泵的工作点为B(qvB、HB、PB、B):qvBqvCqvM2qvC表明,两台泵并联后的流量等于并联时的各台泵流量之和与各台泵单独工作时相比,两台泵并联后的总流量小于两台泵单独工作的流量的2倍,而大于一台泵单独工作时的流量。,为什么HBHc?,电动机的选择,在选择电动机时应注意,如果两台泵长期并联工作,应按并联时各台泵的最大输出流量来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即每台泵的流量应按qvB来选择,而不以qvC来选择,使
7、其并联工作时在最高效率点运行。若考虑到在低负荷只用一台泵运行时,为使电动机不致于过载,电动机的功率就要按单独工作时输出流量qvC的需要功率来配套。,并联工作时,管路特性曲线越平坦,并联后的流量就越接近单独运行时的2倍,工作就越有利。泵的性能曲线越平坦时,并联后的总流量反而越小于单独工作时流量qvC的2倍,为达到并联后增加流量的目的,泵的性能曲线应当陡一些为好.从并联数量来看,台数愈多,并联后所能增加的流量越少,即每台泵输送的流量减少,故并联台数过多并不经济。,(2)不同性能的泵并联工作,两台不同性能泵并联工作时的性能曲线。图中曲线、分别为两台不同性能泵的性能曲线,为管路特性曲线,为并联工作时的
8、性能曲线。并联后的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相交于M点,该点即是并联工作时的工作点,此时流量为qvM,扬程为HM。,并联前每台泵各自的单独工作点为C、D两点,流量为qvc、qvD,扬程为HC、HD,对比看出:qVA qVB=qVmHC,HM HD两台不同性能的泵并联时的总流量等于并联后各泵输出流量之和,而总流量却小于并联前各泵单独工作的流量之和。随台数的增多,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并联后的总输出流量减少得愈多 qVmqvCqVd,两台不同性能的泵并联时,扬程小的泵(如I泵)输出流量很少,当总流量减少时甚至没有输送流量,所以并联效果不好。若并联工作点M移至C点以左,即总流量qvM小于qvc时,应停用扬程
9、小的(I)一台泵。不同性能泵的并联操作复杂,实际上很少采用。,2、泵与风机的串联工作,串联是指前一台泵或风机的出口向另一台泵或风机的入口输送流体的工作方式串连目的:在流量相同时增加压头串联条件:设计制造一台新的高压的泵或风机比较困难,而现有的泵或风机的容量已足够,只是压头不够时。在改建或扩建时,管道阻力加大,要求提高扬程以输出较多流量时。串联也可分为两种情况,即相同性能的泵与风机串联和不同性能的泵与风机串联。,(1)同性能泵串联工作,曲线、为两台泵的性能曲线,为管路特性曲线,为两台泵串联工作时的性能曲线。串联性能曲线是将单独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把各自的扬程迭加起来得到的。,M,C,、
10、,串,III,串联后的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相交于M点,该点即为串联工作时的工作点,此时流量为qvM,扬程为HM。过M点作横坐标的垂直线与单独泵的性能曲线交于B点,即为每台泵串联工作后各自的工作点,此时流量为qvB,扬程为HB。,串联前每台泵的单独工作点为C(qVC、HC、PC、C),串联时各泵的工作点为B(qVB、HB、PB、B)qVMqVB qVC HCHM 2HC两台泵串联工作时所产生的总扬程HM小于泵单独工作时扬程的2倍,而大于串联前单独运行的扬程Hc,且串联后的流量比一台泵单独工作时大。,为什么qBqc?,当两泵串联时,必须注意的是后一泵能否承受压力的升高,故选型时要注意泵的结构强
11、度。启动时,要注意各串联泵的出口阀都要关闭,待启动第一台泵后,再开该泵的出水阀门,然后再启动第二台泵,再打开第二台泵的出水阀向外供水。风机串联的特性与泵相同,但几台风机串联运行的情况并不常见,在操作上可靠性也很差,故不推荐采用。,(2)不同性能泵串联工作,I、分别为两台不同性能泵的性能曲线,为串联运行时的性能曲线。串联后泵的性能曲线画法是,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将两台泵的扬程迭加起来。串联后的运行工况按串联后泵的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来决定.工作点分别为M1,M2,M3,M2点为极限点。M2以左才有意义。,3、泵联合工作方式的选择,是两台泵单独运行时的性能曲线,是两台泵并联运行时的性能曲线,
12、是两台泵串联运行时的性能曲线。,管路特性曲线2与并联时的性能曲线相交于A2,与串联时的性能曲线相交于A2,此时并联运行工作点A2的流量大。管路特性曲线1与串联时的性能曲线相交于B2,与并联时的性能曲线相交于B2,此时串联运行工作点B2的流量。因此:管路系统装置中,若要增加泵的台数来增加流量时,究竟采用并联还是串联应当取决于管路特性曲线的陡峭程度。,三、运行工况的调节,泵与风机运行时,由于外界负荷的变化而要求改变其工况,用人为的方法改变工况点称为调节,工况点的调节就是流量的调节,而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点的位置,因此,工况调节就是改变工作点的位置。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改变泵与风机本身的性能曲线改变
13、管路特性曲线两条曲线同时改变,1、节流调节,节流调节就是在管路中装设节流部件(阀门、挡板等),利用改变阀门开度,使管路的局部阻力发生变化来达到调节的目的。节流调节分为出口端节流和吸入端节流,出口端节流,将节流部件装在泵或风机出口管路上的调节方法称为出口端节流调节,出口端节流,阀门全开时工作点为M,流量为qvM,扬程为HM。当流量减少时,出口阀门关小,损失增加,管路特性曲线由变为,工作点移到A点,流量为qvA,扬程为HA减小流量后附加的节流损失为hjHA-HB相应多消耗的功率为:,这种调节方式不经济,而且只能向小于设计流量一个方向调节。但方法可靠、简单易行,故仍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泵上。,入口端节
14、流,改变安装在进口管路上的阀门(挡板)的开度来改变输出流量,称为入口端节流调节,入口端节流,入口端节流不仅改变管路的特性曲线,同时也改变了泵与风机本身的性能曲线。因为流体在进入泵与风机时,流体压力已下降或产生预旋,使性能曲线相应发生变化。原有工作点为M,流量为qvM,当关小进口阀门时,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由I移到,管路特性曲线由1移到2,这时的工作点即是泵与风机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2的交点B,此时流量为qvB,附加阻力损失为h1。若改为同流量下出口端调节,则管路特性曲线3与性能曲线I交于C点,显然h1h2。,虽然入口端节流损失小于出口端节流,但由于入口节流调节会使进口压力降低,对于泵来说有引起
15、汽蚀的危险,因而入口端调节仅在风机上使用。,2、入口导流器调节,离心式风机通常采用入口导流器调节,改变绝对速度vl的方向,则v1u及v1m会发生变化,使流量和理论全压发生变化常用的导流器有轴向导流器、简易导流器及径向导流器(P119图5-14)413.2(73)型锅炉送引风机,当流量调节范围在最大流量的6090时,轴向导流器可比出口端节流调节节约功率约1524,简易导流器可节约功率约813。,3、汽蚀调节,泵的运行通常不希望产生汽蚀,但凝结水泵却可利用泵的汽蚀特性来调节流量。凝结水泵的汽蚀调节就是把泵的出口调节阀全开,当汽轮机负荷变化时,借凝汽器热井水位的变化引起汽蚀来调节泵的出水量,达到汽轮
16、机排汽量的变化与泵输水量的相应变化自动平衡。采用汽蚀调节对泵的通流部件损坏并不十分严重,而可使泵自动调节流量,减少运行人员,降低水泵耗电约3040在中小型发电厂的凝结水泵上被广泛采用;大型电厂设备安全性非常重要,一般不采用汽蚀调节的方式,而采用其它的调节方式。,汽蚀调节,Hg为设计工况下泵不发生汽蚀的最小高度,工作点为A点。汽轮机负荷减少时,排汽量减少Hg降低产生汽蚀qvH性能曲线下降,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泵的工作点位移至A1,出水量减少到新的Hg下平衡运行。汽轮机负荷继续减少汽蚀程度加剧出现新的工作点A2,A3.。当汽轮机负荷增加时系统返回到新的工作点平衡运行。,汽蚀调节,如汽轮机负荷经常变化
17、,特别是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时,采用汽蚀调节会使泵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此时可考虑开启凝结水泵的再循环阀门,让部分凝结水返回凝汽器热井,使热井水位不致过低,以降低汽蚀程度。实际工作中,必须比较采用汽蚀调节的经济效益,以及由于汽蚀所增加的检修工作量以及相关问题的实际收益。汽蚀调节的水泵,因其叶轮容易因汽蚀而损坏必须采用耐汽蚀的材料。,4、变速调节,变速调节是在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时,用改变转速来改变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从而改变它们的工作点。由比例定律可知,流量qv、扬程H、全压p、功率P与转速n的关系为:,变速调节,已知转速n1下的性能曲线,利用比例定律可作出其它转速下(n2,n3等)的性能曲线相应转速
18、下的工作点分别为1,2,3点注意:1,2,3点不相似,n2,n1,n3,A”,1,A,1,2,Hc,3,B”,2,A,B,B,变速调节,上图中,A,A,A”以及B,B,B”是相似工况点,满足相似定律过A,A,A”以及B,B,B”的连线称相似抛物线,也是等效率曲线,变速调节,例:图示泵在n1=2980rpm时的性能曲线管路特性曲线,则工作点M(10,32.5)采用变速调节将流量调至8m3/h时,转速是多少?解:工作点为A(8,28),过A点做相似抛物线与原性能曲线交于B点,可绘制相似抛物线,变速调节,A(8,28)与B(9.1,36)相似利用相似定律,求得转速:,该转速下的性能曲线如下:,n2,
19、n1,1,1,M,B,A,相似抛物线,管路特性曲线,变速调节,变速调节的主要优点是转速改变时,效率保持不变,消耗轴功率大大减少,其经济性比上述几种方法为高。目前,高参数、大容量电站中,泵与风机多采用变速调节。变速调节的方式有:汽轮机驱动。可以用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来进行调速。国内外300Mw以上机组的给水泵和国外大机组的引、送风机应用。定速电动机加液力耦合器驱动(P149)。双速电动机驱动。双速电动机只有低速和高速,主要用于离心式风机的调速。直流电动机驱动。直流电动机变速简单,但造价高,但需要直流电源。交流变速电动机驱动。中小型电机使用变频调节的方式,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节能3060。,6、动叶调
20、节,大型的轴流式、斜流式泵与风机采用动叶调节。动叶可调,即改变动叶安装角,可以改变性能曲线的形状,从而使性能参数随之改变。因此,可以随工况的变化来调节叶片安装角。当改变叶片安装角时,流量变化较大,扬程变化不大,而对应的最高效率变化也不大,因此对动叶可调的轴流泵与风机,可在较大的流量范围内保持高效率。动叶可调的轴流风机是最经济的一种调节方式。日前大型轴流式泵与风机几乎都采用动叶可调的调节方式。动叶的调节常用液压方式进行,当负荷变化时,由锅炉控制系统发出指令,通过附属的液压伺服机构调节叶片。,例:某水泵在转速n1=2980r/min时的性能曲线如图所示,管路特性曲线方程Hc=20+0.15qv2(
21、qv单位:m3/h),假定泵原来的效率为68%,节流后效率为65%(取水的密度为1000kg/m3)。则工作点流量和扬程为多少?将流量调至8 m3/h,试比较出口节流调节和变速调节各自消耗的功率。,A,C,B,由HC=200.15qv2算出各选定流量qv下的阻力HC,根据上述数值在泵性能曲线图上作出管路特性曲线。【4分】,工作点A:流量qv=9.6m3/h,扬程H34m【2分】节流后工作点B:流量qv=8m3/h,扬程H40m【2分】,变速后工作点C:流量qv=8m3/h,扬程H29.6m【2分】,四、叶片的切割与加长,泵与风机在设计工况及附近运行时,具有较高效率。但有的泵与风机由于选型不当或
22、型号无法适应需要,或由于装置发生改变等,使泵与风机的容量过大或过小。容量过大,会引起调节时的节流损失增大,容量过小,不能满足需要。对泵与风机进行改造以适应使用范围,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切割或加长叶轮叶片,切割叶轮叶片外径将使泵与风机的流量、扬程(全压)及功率降低;加长叶轮外径则使流量、扬程(全压)及功率增加。,切割定律,叶轮叶片切割或加长后,与原叶轮在几何形状上已不相似,但当改变量不大时,可近似认为切割或加长后出口角2a仍保持不变,从而流动状态近乎相似,因而可借用相似定律的关系,对切割或加长前后的参数进行计算。,切割定律,低比转数的泵与风机:叶轮外径稍有变化,其出口宽度变化不大,甚至可认为没有变化
23、,即b2b2,若转速保持不变,只是叶轮外径由D2变为D2时,其流量、扬程(全压)和功率的变化关系如下:,切割定律,高比转数泵与风机:叶轮切割或加长时,会使叶轮出口宽度增大或减小,而且与直径D2成反比,即,切割抛物线,以中、高比转数的切割定律为例:,得:,上式为以坐标原点为顶点的抛物线,称为切割或加长抛物线,切割方法,对于ns60的低比转数多级离心泵,只切割叶片而保留前、后盖板,则能够保持叶轮外径与导叶之间的间隙不变,液流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但圆盘摩擦损失仍保持不变,导致效率下降。因此,是否同时切割前后盖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高比转数离心泵,则应当把前后盖板切成不同的直径,使流动更加平顺,前盖板的
24、直径D2要大于后盖板处的直径D2”。,五、泵与风机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泵与风机的运行状况对电厂的安全、经济问题十分重要。目前泵与风机在运行中尚存如效率不太高,以及汽蚀、振动、噪声、磨损等问题。近年来,对低效产品已逐步淘汰,以较高效率的新产品代替,并取得了较大成绩。,1、给水泵的汽蚀,随着汽轮机组容量的增大,300MW及600MW机组普遍采用除氧器滑压运行。滑压运行时,除氧器内的压力、水温以及给水泵入口水温的变化是不一致的,压力变化较快,水温变化则较慢。在机组负荷变化缓慢时产生的影响并不大,但当机组负荷剧烈变化时问题就变得极为严重。当机组负荷突然升高时,除氧器内水温的升高远远落后于进汽压力的升高,
25、使给水泵的运行更为安全(但除氧效果变差);当机组负荷突然下降时,水温的降低又滞后于压力的降低,致使泵内的水发生汽化。进入泵时水温不能及时降低,致使泵入口压力由于除氧器压力下降而下降,于是就出现了泵入口压力低于泵入口水温所对应的饱和压力,导致水泵汽化,尤其是在满负荷下甩全负荷时,此问题更为严重。,2、泵与风机的振动-汽蚀引起振动,当泵入口压力低于相应水温的汽化压力时,泵会发生汽蚀。一旦汽蚀发生,泵就会产生剧烈的振动,并伴随有噪声,尤其对高速大容量给水泵的汽蚀振动问题,在设计和运行中应给予足够重视。,泵与风机的振动-旋转失速引起的振动,失速现象:当气流沿机翼叶片流动时,作用于叶片上有两种力:即垂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章泵 风机 运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