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逻辑方法论074概念ppt课件.ppt
《科学与逻辑方法论074概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与逻辑方法论074概念ppt课件.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概 念,概念是一种抽象,专名和通名 个体和类 类是人的理性思维所作的一种抽象。什么是抽象?类、分子和子类 什么是概念?通名和专名都表达概念 通名的所指 专名的所指 概念的抽象度,考考你的抽象能力,哪个概念最抽象?最抽象的概念,也就是最概括的概念,即把所有东西都概括其中的概念。一切皆A,A是什么?,A宇宙(universe)B所有(all)C物质(substance)D存在(existence)E空(empty)F东西(thing),考考你的定义能力,什么是东西(thing)?东西就是一切能被思考的对象。这一定义不是像“东西就是东西”那样同语反复,但同样机智。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个对象
2、,并证明它不能被思考。因为如果这么做,它已经被思考了。至少有理由在这一意义上接受如是定义的“东西”是最抽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最抽象性不可能通过反例来否定。,事实上,“东西(thing)”、事物(thing)、“对象(object)”、“客体(object)”都是最抽象概念,即最大类概念的不同名称。我们选用对象作为最大类概念的正式名称。,对象是一切能被思考的客体。那么,客体是什么?思考 为什么最抽象概念的定义中会出现这种不可避免的循环?,具有存在性的单个对象,称为个体。实体个体 抽象个体 相对于所构成的类,个体也称为分子,除了关于概念的抽象,还有关于事实的抽象。对事实的抽象,就是对具体事实的分析
3、与概括,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具体问题一般概括,从某种具体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这种结论不但能说明自身,而且能说明准确划归的同类事实。小事情,大道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显然,恰当的概括,首先基于准确的分析。,上个世纪80年代,私家车在我国开始出现。据媒体报导,常有私家车被故意划痕,一度甚至成为社会问题。对于这一现象,法学教授说:法律观念淡漠,治安状况堪忧。伦理学教授说:贫富分化,社会心理失衡。哲学教授说:主体本能排斥异已客体。试对上述不同的概括进行比较分析。,法学教授的结论停留在把上述现象与例如偷盗抢劫归为一类,不足以说明上述现象的特点,有失过泛。伦理学教授的结论不足以说明:贫富分化,社会
4、心理失衡在许多发达国家同样存在,在当今中国继续存在,为什么上述现象不是或不再是社会问题。有理由认为,哲学教授的概括最为恰当与深刻。同样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同样是据媒体报导,另一个引起关注的社会问题是:北京街头新设的投币电话70%以上被反复人为破坏而无法使用。这种人为破坏的动机除了恶作剧无从解释。哲学教授机敏地把这两种现象归为一类,并试图概括它们的共同点。,在上世纪80年代,私家车和街头投币电话,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这个主体,无论基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心理,都还是一种异已客体,即不是一种具备了条件在主体中自然生成的东西,而是一种从外部植入的东西。在医学上,器官移植面临的最致命危险,是主体的排异反应。
5、在哲学教授看来,私家车和街头投币电话的上述遭遇,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排异反应。这就是抽象。这就是深刻的抽象所显示的睿智与悟性。,思考:一个老年人在前面拉车。一个年轻人在后面推同一辆车。过来一个第三者。第三者问年轻人:“前面那个拉车的老年人是不是你的父亲?”年轻人明确肯定地回答:“是的。”第三者又到前面去问老年人:“后面那个推车的是不是你的儿子?”老年人明确肯定地回答:“不是”。第三者被弄糊涂了。事实上老年人和年轻人说的都是真话。考虑一下,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以上两题,第一题的答案是:第二题的答案是:年轻人是老者的女儿。,考验一下你的抽象概括能力:这两道思考题说明了什么?这两道题其
6、实非常简单。但确实有许多人对此思考良久不得答案。人们在思考这类问题时遇到的不是智力障碍,而是心理障碍。他们往往错误地接受了某种心理暗示,人为地设定一些本来并不必须设定的条件,并用这种条件限制自己的正常思考。例如,第二题中第三者问老人的问题及得到回答后的反应,都在暗示年轻人是男性;第一题的例示答案是在暗示实际答案具有类似的难度,如果思考者接受这种心理暗示,不当地依据暗示设定题目自身并未设定的条件,思考就会出现障碍。在日常思维中,思维定式之所以经常成为正确思考的障碍,就在于这样的定式往往会不当设定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其实是自我设置的思考障碍。,思考:要求把一块大鹅卵石,几块小鹅卵石和一堆沙子同时放
7、入一个瓶子内。方法一:先放沙子,再放小鹅卵石,最后放大鹅卵石,结果沙子和小鹅卵石都放入瓶内,但大鹅卵石无法放入。方法二:先放沙子,再放大鹅卵石,最后放小鹅卵石,结果沙子、大鹅卵石和一部分小鹅卵石放入,但另一部分小鹅卵石无法放入。方法三:先放大鹅卵石,再放小鹅卵石,最后放沙子,结果大鹅卵石,几块小鹅卵石和沙子都放入瓶内。你悟出了什么?,以下是对上例所作的几个概括,先分析其得失:概括1:利益最大化,取决于决策最优化。概括2:不同的行为排序产生不同的行为效果。概括3: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有理由认为,上述三个概括都类似于前例中法学教授的概括,虽然能说明相关现象,但有失过泛,未得要领。为什么方法三是最优决
8、策?为什么方法三的行为排序能得到最理想的结果?为什么大鹅卵石最重要?这正是需要回答的。上述概括接触到了这些问题,但并未回答。,概括4:在必须做的事情中,先做那些如果不先做,以后将不可能再做的事情。概括4是恰当而深刻的。相对于小鹅卵石和沙子,大鹅卵石的特殊重要性在于,如果不先放入瓶内,以后再也放不进去了。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家庭,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有自己的大鹅卵石。决策者应该时时问自己:在所有必须做的事情中,什么是我的大鹅卵石?,思考 七个人在一起,每天的食物是仅够充饥的一锅粥。如何分配这锅粥,他们尝试过这样几种方法:方法一:由最年长者主持分配。结果分配者碗中的粥总多于其他
9、人。方法二:轮流主持分配。结果每个人一个星期中都难免有六天挨饿。方法三:分别选举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结果每次分配完毕,人差点饿晕,粥也早就凉了。方法四:同方法二,加一条限制:主持分配者最后领粥。结果每个人都有惊奇地发现:一只无形的手,那样轻易地把粥公平地分配到每个人的碗里!你悟出了什么?,以下是课堂上学生对上例所作的几个概括:概括1: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针对方法一)概括2:形式的平等不会自然导致事实的平等。(针对方法二)概括3:民主不会自然导致合理。(针对方法三)概括4:民主自身不等于科学;具备科学机制的民主,才能导致合理。(针对方法三和方法四)有点出乎意料的是,有同学指出,上述方法
10、四对方法二所加的限制,如果用于方法一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因此有概括5:具备科学机制的独裁,也能导致合理。,“分金沙”的启示:他们事实上平等吗?不。他们知道事实上不平等,因而吃亏的可能是自己吗?是。那么,为什么他们无保留地接受这种分配方式呢?因为,有两种平等,结果的平等(事实的平等)权利的平等 结果的平等从来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人类的目标:权利的平等。,有人说,平等和效率不可兼得。其实,这里所说的平等,是竞争结果的平等,不是竞争机会的平等。如果把平等理解为竞争机会的平等,那么,正确的表述应是:没有平等,就没有效率!如果竞争机会是平等的,那么,贫富悬殊说明社会的福利制度需要完善;如果竞争机会是不
11、平等的,那么,贫富悬殊说明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需要改革。,内涵与外延,类对象的属性 偶有属性、固有属性和本质属性 一个概念惟一地确定一个对象类。对象类的属性,也称为相应概念的属性。概念的固有属性,称为概念的含义;其中,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内涵。具有一个概念内涵的所有对象所构成的类,就是这一概念惟一确定的对象类,称为这一概念的外延。,分析以下断定的正误:(1)概念的内涵不反映(类对象的)偶有属性,也不反映固有属性,只反映本质属性。(2)同一概念的外延具有惟一性。(3)同一概念的内涵具有惟一性。(4)“中国”这一个体,属于“联合国”这一概念的外延。(5)概念的内涵是其含义,但含义不一定是其内涵。
12、,(1)有误。概念的内涵确实不反映偶有属性,但并非不反映固有属性,因为由定义,本质属性也是一种固有属性。如“商品”这一概念,不包含“价廉物美”的意义,但包含“劳动产品”的意义,虽然这一意义不能准确表达其内涵,因为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并非都是商品。(2)正确。(3)有误。一个类对象的本质属性不是惟一的,因此,同一概念的内涵不是惟一的。如“有思想的动物”,“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甚至古希腊人所概括的“没有羽毛直立行走的两腿动物”,都能把人与其他对象区别开来,因此都是人的本质属性,都可以是人这一概念的内涵。显然,同一概念的不同内涵可以有较为深刻与较为肤浅之分,也就是说,同一概念可以在不同
13、的意义上使用。何种内涵较为深刻或肤浅,一般地说,这不是个逻辑问题。逻辑只要求同一概念的不同内涵必须有相同的指称,即必须确定相同的外延。(4)有误。“中国”这一个体不具有“联合国”这一概念的内涵。“中国”属于“联合国成员国”这一概念的外延。(5)正确。,试分析以下各项对相应概念外延中分子的例举:(1)发达国家:美国、英国。(2)自然数:3、4。(3)水:井水、河水。(4)邪恶:希特勒;911恐怖袭击。,(1)正确。所例举的分子为实体个体。(2)正确。所例举的分子为抽象个体。(3)有误。所例举的不是“水”这一概念的分子,而是子类。应为,例如“这口井的水”,“那条河的水”。有的概念外延的分子的个体特
14、征明显,如“发达国家”;有的概念外延的分子的个体特征不明显,如“水”,有的很不明显甚至难以确定,如“能量”。在日常思维中,通常不是通过分子而是通过子类来明确一个概念的外延,如通过“井水”、“河水”和“海水”来明确“水”的所指,通过“热能”、“电能”和“原子能”来明确“能量”的所指。(4)有误。邪恶是一种属性。希特勒是人,911恐怖袭击是行为。属性不同于具有此种属性的人或行为。应为“希特勒之邪恶”、“911恐怖袭击之邪恶”。,通名、专名与摹状词,单独概念普遍概念空概念普遍概念由通名表达。通名也可以表达空概念。单独概念由专名或摹状词表达。摹状词通过刻画某种属性确定地指称一个对象。例如,“中华人民共
15、和国的首都”、“阿Q正传的作者”都是摹状词。(相应地,“北京”、“鲁迅”是专名。)摹状词刻画和指称的对象可以不存在,因此,摹状词也可以表达空概念。例如,“20世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人”就是一个表达空概念的摹状词,也称为空摹状词。,专名有以下特点:第一,专名只有所指,没有意义。第二,当“专名”具有某种意义时,它实际上是摹状词的缩写,而不是专名。例如,当“北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的意义时,它实际是这一摹状词的缩写。第三,专名只能是个体的专名,即专名所指的对象一定存在,专名不表达空概念。,任何对象只有存在,才能不问其属性而命名。要给一个不存在的对象起名,就必须先刻画这种不存在的属性。因此
16、,指称一个不存在的对象的“专名”,一定是有意义的,因而一定是某个摹状词的缩写,而不是专名。例如,可以给“20世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人”起名叫“龙传人”,这似乎也是个专名。但这与给“阿Q正传的作者”起名叫“鲁迅”不同。离开了“阿Q正传的作者”这一含义,“鲁迅”的所指仍然是确定的;但离开“20世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人”这一含义,“龙传人”的所指就不确定。因此,“鲁迅”可以是专名,因为它所指称的对象存在;而“龙传人”不能是专名,只能是“20世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人”这一摹状词的缩写,因为它指称的对象不存在。,单独概念(专名、摹状词)普遍概念(通名)空概念(通名、摹状词),分析以下断定的正误:(
17、1)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2)空概念只表达反科学(迷信、伪科学)思想。(3)普遍概念只能由通名表达;单独概念只能由专名或摹状词表达;空概念可由通名也可由摹状词表达,但不能由专名表达。(4)“奥运会金牌得主”是摹状词。(5)“阎王”是专名。,(1)错误。空概念既有内涵又有外延。空概念的外延是空类。空类也是类。(2)有误。空概念由于所指的对象不存在,因此通常表达荒谬的思想。但有时科学思想需要借助空概念才能表达。例如牛顿定律:所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就是一个空概念。(3)正确。(4)错误。摹状词刻画的对象,必须具有惟一性。“奥运会金牌得主”不具有惟一性
18、。事实上,“奥运会金牌得主”是通名,表达普遍概念。,(5)这一断定要具体分析。如果“阎王”的涵义或所指是“中国神话中阴间的最高主宰”,那么,它可以是专名,(也可以是“中国神话中阴间的最高主宰”这一摹状词的缩写,)因为这里“阎王”的所指存在,即阴间的最高主宰惟一地存在于中国的神话中。如果“阎王”的涵义或所指是“阴间的最高主宰”,那么,它只能是(空)摹状词,不能是专名,因为它的所指不存在。,挑战张珊:什么是空概念?李思:外延没有分子的概念,是空概念。张珊:任何对象都是它自身。因此,空概念是空概念。对吗?李思:对。这是同一律要求的。张珊:“永动机”、“20世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人”、“不受外力作用
19、的物体”都是空概念。对吗?李思:对。张珊:这说明空概念这一概念的外延不只包含一个分子。因此,空概念不是空概念。对吗?李思:对。张珊:你是否发现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试思考并分析上述对话。,挑战张珊:你认同“永动机”是空概念?李思:是的。张珊:为什么?李思:因为“永动机”的内涵是“不消耗能量而做功的机器”,不存在对象具有这种属性,因此,它的外延是空的。张珊:一切都是对象,因而“永动机”也是对象。你同意吗?李思:同意。永动机虽然不存在,但可以被思考。根据“对象”的涵义,永动机也是对象。张珊:因此,存在对象不存在,是吗?李思:是的。张珊:你是否发现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试思考并分析上述对话。,概念陈述:
20、适当与准确,定义 适当 概念陈述 释义 不当,概念是思想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思维的基本要素。概念所具有的思想是隐含的,要通过陈述加以断定。此种陈述,称为概念陈述。一个概念陈述如果断定了相关概念的固有属性,则称是适当的;否则是不当的。在适当的概念陈述中,如果断定了相关概念的本质属性,则称为定义。显然,定义都是适当的概念陈述,但适当的概念陈述并不都能成为定义。例如,“人是动物”这一概念陈述适当,但不是定义。同样,“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这一概念陈述适当,但不是定义,因为“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固有属性,不是本质属性。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但解放生产力的不一定是社会主义。,试分析以下概念陈述的
21、适当性(不当;适当但不是定义:是定义):(1)人是上帝的杰作。(2)人是自私的动物。(3)人是社会性动物。(4)人是有思想的动物。(1)不当。因为没有人是上帝的杰作。(2)不当。因为有人自私,但并非人都自私。自私是人的偶有属性,不是固有属性。(3)适当但不是定义。因为人有社会性,但有社会性的动物不只是人。社会性是人的固有属性,不是本质属性。社会性是指生物作为个体,其生存与活动不能脱离群体(集体或社会)。蚂蚁、蜜蜂等动物具有明显的社会性。(4)是定义。因为人都有思想,有思想的都是人。有思想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日常思维中,应当排除不当的概念陈述,运用适当的概念陈述。,语言的三要素 语法(syntac
22、tic)语义(semantic)语用(pragmatic),概念陈述的适当性是一个语用概念。也就是说,同一个概念陈述,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当性。,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国两制的政治前提是一国 一国两制的独创性是两制,例如,“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两个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陈述,在强调发展的语境下,前者具有较高的适当性;在强调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的语境下,后者具有较高的适当性。再如,“一国两制的政治前提是一国”和“一国两制的独创性是两制”,是关于一国两制的两个同样适当的概念陈述。在国家统一受到挑战的语境下,
23、前者具有较高的适当性;而在特区政府的高度自治受到挑战的语境下,后者具有较高的适当性。,所谓“打概念战”,通常指同一概念的两个或数个同样适当的概念陈述,分别成为对立观点的论据。概念战的实质,就是争论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下,何种概念陈述具有较高的适当性。,在思维较为深入的层面,特别是当涉及法律法规和科学研究,概念的适当陈述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定义。定义是具有逻辑准确性的概念陈述。,定义,定义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定义的一般形式是:被定义概念=(邻近)属概念+种差 其中,等式左边称为被定义项,右边称为定义项。例如,“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这一定义中,“人”是被定义项;“有思想的动物”是定义项,其中,“
24、动物”是(邻近)属概念,“有思想”是种差。定义的一般方法是:第一,将被定义概念适当归类,即确定(邻近)属概念;第二,确定被定义概念与同属的其它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种差通常揭示被定义概念的特有性质。有时种差揭示关系,相应的定义称为关系定义。如“叔叔是与父亲辈分相同而年龄较小的男子”。有时种差有关功能,相应的定义称为功能定义。如“笔是用作书写的文具”。有时种差涉及过程,相应的定义称为发生定义。如“圆是平面上一动点,围绕一定点做等距离运动所留下的封闭曲线”。,正确的定义要遵守以下规则,第一,定义项的概念认知度高于被定义项。一个正确抽象的概念,是作为认识共同体的人的思维成果,又是作为个体的人的
25、认知对象。概念认知度,是指对概念含义的把握程度。上述规则要求,要用较为普及的概念,定义较为生疏的概念,而不是相反;在理论系统中,要用已定义的概念,定义未定义的概念。如果在定义项中必须使用认知度较低的概念,则必须先加定义。违反这一规则,称为晦涩定义。例如,“信息是来自母宇宙族群模式基因的世界生元。(摘自百度百科)在这一定义中,如果不首先定义“世界生元”等生僻概念,就无法让人理解什么是信息。,第二,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违反这一规则,称为归属不当。例如,“前苏联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亚洲国家”,这一定义归属不当。虽然前苏联领土的大部分是在亚洲,但却是欧洲国家,因为其政治、经济中心在欧洲。,第三,定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逻辑 方法论 074 概念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4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