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之一.ppt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之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之一.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之一,授课班级:06中文(1)班 主 讲:贺仁智,第八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总体特征及影响;掌握南北朝乐府民歌不同风格与艺术。教学安排 2课时,第八章 南北朝民歌,继诗经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南北朝乐府民歌是又一批集中出现的人民口头创作。由于长期的南北对峙形成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
2、就。,第一节 南朝民歌,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吴歌主要产生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建业为中心。建业是从东晋到南朝各朝的首都,乐府机关就近采集这一带的民歌,加以整理,配上音乐,就是吴声歌曲。吴声歌曲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乡村,但更多的可能来自城市小市民之口,因而大部分具有市民文学的特点。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地区,以江陵为中心,曲调唱法与吴歌不同。此外,西曲的时代比吴歌稍晚,以齐梁居多。,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因为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商业发
3、达,经济条件充裕,青年男女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产生出怀春之情。,吴歌的特色是艳丽柔弱,多表现羞涩缠绵的情态。以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和读曲歌为代表。子夜歌共42首,相传最初是东晋女子名子夜者所造,其内容或表现对于爱情的渴望,如“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或表现对负心男子的怨恨,如“常虑有贰意,观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情流乖”。还有子夜四时歌、读曲歌,都以清新浅近的语言,表现真挚细腻的感情,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曲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所反映的生活面比吴歌稍广,风格也比吴歌直率、明快。如那
4、呵滩: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男女一唱一和!女子的歌唱,传达出真切的情思和天真的愿望;男子的对答,则表现出薄情与洒脱。,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清妙的歌谣随口唱出,不雕饰,不做作,将内心深处的缠绵情感表现得真切而细腻。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音异字,如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等;另一类是同音同字,如以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匹”,
5、以关门之“关”双关关心之“关”,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这些巧妙的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抒情诗西洲曲,这首民歌曾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内容是写一个青年女子的相思之情,中间穿插着不同季节的景物变化和女主人公的活动、服饰及仪容的点染描绘,对人物内心无尽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极为细腻缠绵而又委婉含蓄。全诗基本上是四句一换韵,又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法,从而形成了回环婉转的旋律,这种特殊的声韵之美,造成一种似断似续的效果,同诗中续续相生的情景结合在一起,余味无穷。这首诗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西洲曲欣赏:http:/,第二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汉 魏晋 南北朝 文学 课件 之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4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