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40标准实例教程第6章.ppt
《roE40标准实例教程第6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oE40标准实例教程第6章.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工程特征的创建,本章将介绍的内容和新命令如下:(1)创建孔特征的方法和步骤;(2)创建圆角特征的方法和步骤;(3)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的方法和步骤;(4)创建倒角特征的方法和步骤;(5)创建抽壳特征的方法和步骤;(6)创建拔模特征的方法和步骤;(7)创建筋特征的方法和步骤。,6.1 孔特征的创建 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孔”命令。图标: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6.1.1 简单孔特征的创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 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绘制二维特征截面,如图6-1所示,设置拉伸深度为200,创建拉伸实体特征,如图6-2所示
2、。,图6-1 二维特征截面 图6-2 拉伸实体特征,第2步,单击 图标按钮,打开“孔特征”操控板,如图6-3所示。第3步,在该操控板中,单击“创建简单孔”图标按钮(此为默认设置)。第4步,单击“放置”按钮,弹出如图6-4所示“放置”上滑面板,在该上滑面板中激活“放置参照收集器”,选择正方体的上表面作为孔的放置平面,模型显示如图6-5所示。,图6-3“孔特征”操控板,图6-4“放置”上滑面板 图6-5 选择孔的放置平面,第5步,在“放置”上滑面板中,设置孔的定位方式的“类型”为线性,并激活“偏移参照收集器”,按住Ctrl键依次选取正方体上表面的两条边作为孔的定位基准,如图6-6所示。第6步,在该
3、上滑面板中,修改“偏移参照收集器”中孔的定位尺寸,如图6-7所示。图6-6 选取偏移参照 图6-7 修改孔的定位尺寸 第7步,单击“形状”按钮,弹出“形状”上滑面板,选择“盲孔”方式以指定钻孔的深度值,并输入“深度值”为100,“直径值”为150,如图6-8所示,单击 图标按钮,生成的简单孔特征如图6-9所示。,图6-8 修改参数后的“形状”上滑面板 图6-9 完成简单孔特征的创建,6.1.2 草绘孔特征的创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6步,同本书第小节第1步第6步。第7步,在“孔特征”操控板中,单击 图标按钮,选取“草绘”定义孔轮廓,如图6-10所示,再单击 图标按钮,系统进入草绘模式。第8步
4、,草绘二维特征截面并修改尺寸值,如图6-11所示,待重生成草绘截面后,单击 图标按钮,回到零件模式。第9步,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草绘孔特征的创建,如图6-12所示。,图6-10 选取“草绘”定义孔轮廓,图6-11 二维特征截面 图6-12 完成草绘孔特征的创建,6.1.3 标准孔特征的创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6步,同本书小节第1步第6步。第7步,在“孔特征”操控板中,单击 图标按钮,以创建标准孔,如图6-13所示。第8步,在该操控板中,单击“添加攻丝”图标按钮(此为默认设置),以创建具有螺纹特征的标准孔,指定标准孔的螺纹类型为“ISO”,输入螺钉的尺寸为“M64x6”,指定钻孔深度的类型为
5、“盲孔”(此为默认设置),单击选择 图标按钮,并输入直到孔尖端的“深度值”为150,设置参数后的操控板如图6-13所示,此时绘图区中模型的显示如图6-14所示。,图6-12 创建标准孔,图6-13 设置参数后的操控板,第9步,单击“形状”按钮,弹出“形状”上滑面板,依次输入螺纹的“深度值”为120,钻孔顶角的“角度值”为120,如图6-15所示。第10步,在“孔特征”操控板中,单击 图标按钮,为标准孔添加“埋头孔”,并在“形状”上滑面板中定义相应的参数值,如图6-16所示,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标准孔特征的创建,如图6-17所示。,图6-14 设置参数后的模型显示 图6-15“形状”上滑面板,图
6、6-16“形状”上滑面板 图6-17 完成标准孔特征的创建,6.1.4 操作及选项说明1.孔的定位方式的类型,在“放置”上滑面板中,可以指定孔的定位方式的类型。(1)线性:使用两个线性尺寸,通过预先指定的偏移参照来确定孔的中心线的坐标位置。(2)径向:使用一个线性尺寸和一个角度尺寸,通过预先指定的参考轴和参考平面来确定孔的中心线的极坐标位置,如图6-18所示。(3)直径:和径向定位方式类似,不同的是其用直径标注极坐标,如图6-19所示。,图6-18 孔的径向定位方式 图6-19 孔的直径定位方式,2.其他选项说明,在“放置”上滑面板中,可以指定孔的定位方式的类型。(1):选中该按钮可以创建具有
7、螺纹特征的标准孔,同时使用该选项可以在螺纹或锥孔和间隙孔或钻孔之间切换,系统默认状态下会选择此项“攻丝”。(2):指定到肩末端的钻孔深度。(3):指定到孔尖端的钻孔深度。(4):允许用户创建锥孔。(5):允许用户创建间隙孔。,6.2 圆角特征的创建 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倒圆角”命令。图标: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6.2.1 恒定倒圆角特征的创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 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边长为200的正方体实体特征。第2步,单击 图标按钮,打开“圆角特征”操控板,如图6-20所示。,图6-20“圆角特征”操控板,
8、第3步,选取正方体的一条边作为倒圆角参照,如图6-21所示,并输入恒定倒圆角的“半径值”为80,如图6-22所示,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恒定倒圆角特征的创建,如图6-23所示。,图6-21 选取倒圆角参照 图6-22 输入倒圆角半径值 图6-23 完成恒定倒圆角特征的创建,6.2.2 完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2步,同本书第小节第1步第2步。第3步,按住Ctrl键选取正方体上表面两侧的两条边线作为完全倒圆角的参照,如图6-24所示。第4步,单击“设置”按钮,弹出“设置”上滑面板,如图6-25所示,单击“完全倒圆角”按钮,此时的模型显示如图6-26所示。,图6-24 选取倒圆角参
9、照 图6-25“设置”上滑面板,第5步,在“圆角特征”操控板中,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完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如图6-27所示。,图6-26“完全倒圆角”操作 图6-27 完成完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6.2.3 可变倒圆角特征的创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2步,同本书小节第1步第2步。第3步,选取正方体的一条边作为倒圆角参照,如图6-28所示。第4步,在绘图区中,将鼠标移至半径或半径句柄处并右击,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半径”选项,如图6-29所示,为圆角添加一个新的半径,此时的模型显示如图6-30所示。,图6-28 选取倒圆角参照 图6-29 选择“添加半径”图6-30 为圆角添加新半径,第5步
10、,在模型中利用相同的方法为圆角再添加一个新的半径,在绘图区中,双击相应的半径值修改其尺寸,如图6-31所示,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可变倒圆角特征的创建,如图6-32所示。,图6-31 修改半径尺寸 图6-32 完成可变倒圆角特征的创建,6.2.4 操作及选项说明1.选取倒圆角参照的方式,(1)在创建恒定倒圆角特征的过程中,也可选取多条边、边链或相邻的两曲面作为倒圆角参照,如图6-33、图6-34、图6-35所示。,图6-33 选取多条边作为参照 图6-34 选取边链作为参照,(2)在创建完全倒圆角特征的过程中,也可选取两个曲面作为参照,利用驱动曲面决定完全倒圆角特征,如图6-36所示。,图6-3
11、5 选取两曲面作为参照 图6-36 驱动曲面决定完全倒圆角,2.其他选项说明,(1):单击该图标按钮,会激活“设置”模式,用来处理倒圆角集,系统默认状态下会选取此项。(2):单击该图标按钮,会激活“过渡”模式,利用该模式可以定义倒圆角特征的所有过渡。(3)“设置”:在该面板上可以定义圆角的类型及各种参数,同时可查看并编辑倒圆角参照及其属性。(4)“过渡”:激活“过渡”模式后可使用此项,该栏列出所有除默认过渡之外的用户定义的过渡(5)“段”:可查看已选的圆角对象及其包括的曲线段。(6)“选项”:单击该按钮,可在弹出的上滑面板中定义实体圆角和曲面圆角。,6.3 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 调用命令的方式
12、如下:菜单:执行“插入”|“自动倒圆角”命令。利用“自动倒圆角”命令可以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 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边长为200的正方体实体特征,如图6-37所示,再以正方体的上表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边长为150的正方体去除材料拉伸特征,如图6-38所示。,图6-37 创建正方体实体特征 图6-38 创建去除材料拉伸特征,第2步,在菜单栏中,执行“插入”|“自动倒圆角”命令,打开“自动倒圆角特征”操控板,如图6-39所示。第3步,单击“范围”按钮,弹出“范围”上滑面板,如图6-40所示,选择“实体几何”单选按钮,并选中“凸边”复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oE40 标准 实例教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4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