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顺序控制梯.ppt
《PLC顺序控制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顺序控制梯.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是指根据系统的顺序功能图设计梯形图的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使用STL指令和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式和仿STL指令的编程方式,绘制顺序功能图时的注意事项,1)步与步之间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转换条件将它们隔开;,2)转换条件与转换条件之间也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步将它们隔开;,3)顺序功能图中的初始步一般对应于系统等待起动的初始状态,这一步可能没有输出,只是做好预备状态;,4)自动控制系统应能多次重复执行同一工艺过程,因此在顺序功能图中一般应有由步和有向连线组成的闭环,即在完成一次工艺过程的全部操作之后,应从最后一步退回初
2、始步,系统停止在初始状态;,图8-16循环序列功能图,5)在顺序功能图中,必须用初始化脉冲M002的常开触点作为转换条件,将初始步预置为活动步,否则因顺序功能图中没有活动步系统将无法工作。,6.1使用STL指令的编程方式单序列的编程方式STL指令:步进梯形指令RET:使STL复位的指令,使LD点返回左侧母线 状态S的使用:S0-S9用于初始步S10-S19用于返回原点S20-S499通用状态S500-S899有断电保持功能S900-S999用于报警 注意:用S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使用STL指令的状态的常开触点称为STL触点,它在梯形图中的符号如下图所示,STL触点驱动的电
3、路块具有三个功能对负载的驱动处理、指定转换条件和指定转换目标,STL指令有以下的特点1 与STL触点相连的触点应使用LD或LDI指令,最后一个STL电路结束时一定要使用RET指令2 STL触点可以直接驱动或通过别的触点驱动Y,M,S,T等元件的线圈,3 PLC只执行活动步对应的电路块,不同的STL触点可以分别驱动同一编程元件的1个线圈。但是同一元件的线圈不能在可能同时为活动步的STL区内出现,在有并行序列的顺序功能图中,应特别注意4 STL触点驱动的电路中不能使用MC和MCR指令5 在中断程序与子程序内,不能使用STL指令6 状态器S编号不能重复使用7 STL触点断开时,与其相连的回路不动作,
4、一个扫描周期后不再执行STL指令,8 定时器线圈与输出线圈一样,也可在不同的状态时间对同一定时器软件编程,但是,在相邻状态下对同一定时器编程时,则状态转移时定时器线圈不断开,当前值不能复位,因此需要注意在相邻状态不要对同一定时器编程,补充:状态转移图一个控制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阶段称为状态。状态与状态之间由转换条件分隔,相邻的状态具有不同的动作,当相邻两状态之间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时,相邻状态就实现转换,即上面的动作结束下面的动作开始,描述这一状态转换过程的图就称为状态转移图状态器软器件S是构成状态转移图的基本元素,共有1000点,如图是一个简单的状态转移图 状态器表示的状态用框图表示,
5、框内是状态器元件的地址编号,状态框之间用有向线段连接,有向线段上的短划线是状态转移条件,步进梯形图指令的特点步进梯形指令仅对状态器S有效,但是对于用作一般辅助继电器的状态器S,则不能采用STL指令,而只能采用基本指令。在STL指令后,只能采用SET和RST指令作为状态器S的置位或复位输出。STL与LD指令比较 转移源自自动复位:采用STL指令,当状态器S接通时,顺序控制转移状态器S的相继状态,同时,转移源状态器S自动复位 允许双重输出:由于STL指令具有转移源自动复位功能,因此STL指令允许双重甚至多重输出,主控功能:使用STL指令,取指令LD移到右边,使用RET指令后,取指令返回到原来的母线
6、上。,6.1.2 选择序列的分支与 合并的编程方式,SET,S21,Y0,X0,S0,SET,S22,Y3,X4,SET,S0,M8002,S21,S22,S23,RET,SET,S23,X3,步进阶梯指令编程方式,6.1.2 选择序列的分支编程方式1 选择序列的分支编程方式,并行序列的编程方式,三、并行序列的分支与 合并的编程方式,S0,S21,S22,S23,M8002,X1,X2,X3,Y2,Y3,X0,S24,S25,X4,Y5,SET,S21,Y0,X0,S0,SET,S22,Y1,X1,Y2,SET,S22,Y4,X1,SET,S0,M8002,S21,S22,S24,SET,S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LC 顺序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4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