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围手术期并发脑卒中抗栓策略.ppt
《PCI围手术期并发脑卒中抗栓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I围手术期并发脑卒中抗栓策略.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CI围手术期并发脑卒中抗栓策略,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心血管中心 全军老年心血管病中心曹雪滨,问题的提出,PCI围手术期脑卒中并非少见(术前、术中、术后.)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病情复杂(出血、缺血或合并存在.)治疗方面有其特殊性(抗栓药物的使用、剂量、取舍.)手术操作过程(栓子、血栓、血压剧烈变化)房颤患者PCI后的抗栓处理(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出血性卒中的抗凝.)新型抗栓药物对脑卒中影响的评价(能否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不增加或减少脑出血的发生),困惑,不可预知性,预警信号不明确后果严重 致死或致残,颅内出血:最严重的出血.防治手段少 循证医学证据少,相关文献少 预防消化道出血 PPI
2、 脑卒中.,主要内容,PCI围手术期脑卒中流行病学PCI围手术期合并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脑卒中分型出血性脑卒中抗栓处理缺血性脑卒中抗栓处理房颤预防栓塞的抗栓处理新型抗栓药物作用评价,流行病学,2002年美国华盛顿地区PCI 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为0.38%,住院病死亡率为37.2%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心血管医疗中心PCI术后院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0.22%,死亡率却高达30%,而无脑卒中者死亡率仅为1%2010年泰国PCI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率约为0.2%-0.4%,死亡率却高达30%-50%我国尚没有权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Fuchs S,et al.Cir culation,2002,106(1
3、):86,PCI围手术期合并脑卒中的高危因素,高龄女性低体重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脑卒中病史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病史严重冠脉病变PCI治疗不理想,脑卒中分型,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PCI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抗栓处理,PCI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卒中判定是动脉-动脉栓塞、心源性栓塞、原位血栓、低灌注性脑梗塞一般认为,PCI围手术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几率偏低有资料证实对72例PCI患者术后行核磁DWI成像检查证实26例(34.7%)有新发的无症状性脑梗塞灶。导管操作时的导致的斑块脱落,1.Shamir R Mehta,et al。the Lancet 2001,18,358:527-533.2.JAMA
4、,November 20,2002 Vol 288,No 19:2411 24203.Sabatine MS,et al.JAMA2005;294:1224-1232.,PCI围手术期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已积累丰厚的循证证据,并得到众多指南推荐,不断积累的临床证据证实:PCI围手术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带来显著临床获益,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血细胞,凝血瀑布激活,血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纤溶酶,纤溶,抗凝,抗血小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小板黏附激活、聚集,WHS研究:阿司匹林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24%,累积缺血性卒中发生率,0,6,8,2,
5、10,0.00,0.01,安慰剂,阿司匹林,P=0.009,随访年,研究纳入39876名45岁(包括)以上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史的健康女性。结果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显著降低首次卒中危险达17%,降低首次脑梗死24%。,4,N Engl J Med 2005;352:1293-304,ATC2009荟萃分析:阿司匹林明显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Lancet 2009;373:184960,2009年5月30日,Lancet上发表了ATC2009荟萃分析:共入选6个一级预防试验,95000例低危患者。共统计660000人年数、3554例严重血管事件,缺血性脑卒中,男性,女性,
6、总计,1.01(),0.77(),0.86(),0.50 0.75 1.0 1.25 1.5,141,138,176,229,317,376,P=0.05,事件(发生率/年)阿司匹林组 安慰剂组,每年事件发生比率阿司匹林:安慰剂,阿司匹林组更佳 阿司匹林组更差,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指南推荐意见,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抗栓治疗,不推荐常规应用双抗药物对于有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或近期接受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推荐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PCI术前发生抗栓处理,如果患者在术前2-4周发生缺血性卒中,通常对后续PCI治疗并无太大影响,双联抗血小板(双抗)治疗可常规应用,但抗凝剂用量应适
7、当减少,术前发生,须对术前2周内发生脑梗死、特别是3-7天之内发病且梗死面积较大者特别警惕,因此时易出现出血性转化应谨慎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权衡利弊后再决定PCI时机,术中发生,立即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脑血管闭塞部位和病因血栓团块所致栓塞可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溶栓药用量小)斑块和碎片等其他栓子致病者,可采用抽吸或机械取栓(微导管、导丝、球囊、支架)注意操作的严密性和规范化至关重要,术中发生,如脑血管造影不能发现病变,应立即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由于患者在术前通常已接受双抗治疗,加之术中肝素抗凝,一般不宜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药用量大),以免发生出血或其他脏器大出血,术后发生,对于已
8、经回到病房的患者,如头颅CT未发现脑出血和明显脑组织肿胀迹象、术中未接受大剂量肝素或血小板膜糖蛋白b/a(GPb/a)受体拮抗剂、活化凝血时间正常的患者,可在对其严密监护下慎重考虑静脉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抗凝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接受PCI治疗患者已服用双抗药物,还没有循证医学证据,目前不宜继续接受抗凝治疗,以免增加出血风险对有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可以考虑有抗凝治疗,缺血性卒中PCI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意见趋向一致在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的分层用药中,合并PCI属于极高危应给予阿司匹林75-150mg联合氯吡格雷75mg/d,同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基本一致,PCI围手术期出血性脑卒
9、中抗栓处理,PCI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卒中判定出血原因:高血压、血管畸形、动脉瘤、药物.原则上处理原则同脑出血脑出血后,ACS患者合适可以接受PCI治疗?PCI后发生脑出血如何抗栓治疗?,小出血不仅会导致PCI患者1年时MACE发生危险显著升高,而且使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停药率增加,这也使患者血栓再发风险增高毫无疑问,脑出血后需要平衡临床获益和出血风险,优化用药方案。按严重出血处理,出血与血栓再发的矛盾,对于颅内、蛛网膜下腔和硬膜下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应停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1-2周,并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维生素K来消除华法林作用硫酸鱼精蛋白可用以对抗肝素相关颅内出血,剂量决定
10、于肝素停用时间,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发布的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预防指南认为:,颅内出血后重启抗栓治疗取决于动静脉血栓栓塞和再出血风险、以及患者整体状态有高血栓栓塞风险患者的治疗药物,以华法林为宜,在出血发生后7-10天重启(b,B类推荐),PCI后并发出血脑卒中的患者,接受抗栓治疗预后与无出血相似建议对症状性出血患者停用抗栓治疗等致出血的药物治疗,一般于出血病情稳定7-10天后给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再发血栓风险相对较大和左主干病变等患者,可于PCI术后3-5天开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房颤患者PCI术后的抗栓策略,房颤抗栓治疗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行PCI介入治
11、疗的冠心病患者中,房颤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脑血管意外、主要血管并发症、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者,房颤抗栓治疗的重要性,非瓣膜病房颤年发生脑卒中率5%,比一般人群高5倍瓣膜病房颤每年发生脑卒中率比无瓣膜病及房颤高17倍脑卒中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接受PCI的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咯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或单用华法林,也优于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特别是药物洗脱支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十分重要,PCI术后合并房颤理论上需要既抗凝又抗血小板,既三联抗栓治疗NASPEAF,CHAMP等研究显示:中等强度的华法林(INR2-3)联合阿司匹林,对房颤脑卒中的预防及死亡率的下降有较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CI 手术 并发 脑卒中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4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