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ppt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ppt(2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新疆地质调查院 门国发二八年三月,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要求GWI-D1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要求GWI-D2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要求GWI-D3地下水潜力评价技术要求GWI-D4地下水功能评价技术要求GWI-D5地下水系统划分导则GWI-A5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概化导则GWI-D8,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要求 GWI-D2,1.术语与基本概念,1.1地下水资源 Groundwater resources是指储存于地下岩层之中,其质和量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的地下水;它服从于大陆水的总循环,通过补给、径流、排泄的运动形
2、式,循环交迭,具有可更新等特点。以地下水开发为目的,可把地下水资源划分为天然补给资源和开采资源。1.2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Natural replenishment groundwater resources是指地下水系统中参与现代水循环和水交替,可以恢复、更新的重力地下水。一般用现状均衡条件下,地下水天然补给总量表示(不包括地下水灌溉回归补给量)。,1.3地下水开采资源Exploitable groundwater resources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不至于引起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可以从含水层中取出的地下水水量,常用于表征区域性的地下水开采资源。1.4地下水可开采资源
3、量 Allowable withdrawal of groundwater在水源地设计的开采时期内,以合理的技术经济开采方案,在不引起开采条件恶化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可以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最大水量。常用于表征地下水源地的可开采水量。1.5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Exploitable storage of deep confined water是指含水系统在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保存下来的,补给来源较少,循环交替相对缓慢的可供利用的深层承压水。开采以消耗储存量为主的显著特点。,1.6生态环境需水量Eco-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 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生态
4、系统中具有生命的生物物体(人、畜除外)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是指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及其水环境所需要的水量。1.7地下水生态水位Ecological groundwater level地下水生态水位是指满足生态环境要求、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地下水位。,2.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2.1基本原则2.1.1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应体现地下水资源与其它各方面相协调,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在充分分析和应用以往勘查、研究的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使用本次工作的最新资料。2.1.2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要在统一的原则、方法、标准下进行,力求规范化。既要按统一的要求,全面展开各地区的工作,又
5、要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突出当地特点。在本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但必须与技术负责单位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后方可变更。,2.1.3地下水是按地下水系统分布的,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地下水系统为评价单元。地下水系统划分详见GWI-A5。2.1.4地下水资源评价必须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特别是在评价地下水开采资源时,应以生态环境要素为约束条件。2.1.5对各地区用水量进行分析,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参照附件1执行。,2.1.6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水质分级以矿化度为标准,统一规定为矿化度5g/L四个等级。淡水 M5g/L已被严重污染的劣质地下水和可引
6、发地方病的地下水,需指出其所在的含水层,圈出其分布范围,在文字报告中予以评价。,2.1.7评价工作充分体现“动态”的观点,着重分析研究30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的影响,判断今后地下水资源可能发生的变化。2.1.8由于地下水资源计算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而开采量则是依据行政单元(市、县等)统计的,所以,用水规划一般也是以行政单元进行编制。为便于提供各种规划部门使用,要求将新评价的地下水资源量分配到各级行政单元中,原则上以最小计算块段所属范围分配。若一个计算块段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单元,则以计算块段中的资源模数、面积并结合当地水
7、文地质条件进行分配。2.1.9在评价工作中,要以人为本,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为保持整个社会各方面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2.2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评价2.2.1要求计算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大气降水量系列要求延长到2003年,计算1956-2003年系列降水量的均值及其相应的降水入渗补给量。2.2.2根据地下水循环和水资源转化特点,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计算采用补给量法,同时要计算排泄量,用水均衡方法进行校核。山间盆地中,盆地内的地下水补给量基本上等于排入河流的总地下径流量时,可根据流出盆地的各个河流流量过程线分割出的地下径流量,统计
8、出盆地的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地下水补给项一般包括:大气降水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渠道渗漏补给量、库塘渗漏补给量、洪水渗漏补给量、地表水灌溉渗漏补给量、侧向径流补给量、越流补给量、人工回灌量等。地下水排泄项一般包括:地下水开采量、潜水蒸发量、侧向流出量、泉水溢出量、越流流出量、向河湖排泄量等。地下水灌溉回归补给量是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量,其天然补给资源中不再列入。鉴于地下水均衡计算和开采资源计算中要考虑地下水灌溉回归补给量,故须将回归量单独列出。,2.2.3本次地下水资源量评价要求采用本次调查的最新资料及数据进行计算,除上述降水量要延长系列外,其他相关数据,如开采量、河川径流量、渠道引水量
9、、灌溉面积、灌溉定额、地下水位埋深等都必须采用2000年以后的新资料。地下水矿化度分级、勘察孔及实验资料也要利用近年的新资料。行政区边界、国界要采用项目组统一提供的地理底图。2.2.4对于一些研究程度比较高、资料比较丰富、资料系列比较长的地区,一般都建立过模型,这类地区可以参考模拟计算所建立的地下水均衡式和分项补给量,并根据近30年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变化,对补给项作适当的修正。,2.2.5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要以动态的观点分析研究各级地下水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联合调度等影响日益显著)影响下,引起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对相应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修
10、改和补充,利用修改后的水文地质参数来评价地下水各个补给项和排泄项。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以下问题进行着重分析研究:(1)降水量年际变化及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降水量资料延长到2003年,对降水观测点上的资料进行计算处理,取得各区面状年降水量,分析降水量多年变化规律、有无增加或减少趋势,降水量多年丰、枯变化周期,20世纪90年代处于降水丰、平、枯变化的何种状态;应用延长的降水系列计算1956-2003年降水均值;,(2)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由于大型水库工程,地表水、地下水调蓄、移民搬迁等影响下河流径流量、渠道引水量有何变化,渠道衬砌工程、渠道利用系数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地下水补给有何
11、影响;(3)井灌、渠灌面积及其分布、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溉方式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地下水补给有何影响;(4)地下水开采后,引起的包气带厚度和水位变动带岩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地下水垂向渗漏补给有何影响;(5)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历史较长的地区,如河北平原、关中盆地、银川一河套平原、下辽河平原、北京平原区、武威一民勤盆地、天山北麓山前绿洲、苏锡常以及一些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建议用近30年来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开采量、地下水水位的多年动态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6)农业种植结构、种植技术及其改变对潜水(或浅层地下水)补给和蒸发的影响;(7)不同岩性、不同埋深,有植被和无植被条件下,地下水蒸发
12、的比较;(8)总结和分析以往和近年调查研究成果,重新认识山区对平原侧向补给的机理和补给量;(9)开采条件下,相邻含水层水力联系的变化,以及对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质的影响;(10)海水入侵、劣质水侵染、地下水严重污染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2.2.6水文地质参数修正应注意的问题地下水资源计算中主要涉及的参数有降水入渗系数、水位变动带岩层给水度,河渠水渗漏系数,灌溉水回渗系数,潜水蒸发极限埋深,含水层导水系数、含水层和弱透水层渗透系数和贮水系数以及越流系数等。由于各地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和研究程度差别较大,根据地下水补给、排泄的变化适当调整参数。采取不同试验方法、不同计算方法所取得的水文地质参数会有差异
13、,要认真作分析,选取接近真实的数据。,(1)降水入渗补给系数(a)降水入渗系数(a)的取值与年降水量大小及年内变化特点、地下水埋深变化、包气带岩性、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有条件的地区,应用观测资料计算,建立降水量(P)降水入渗系数(a)、地下水埋深(h)降水入渗系数(a)关系曲线,以使参数的取值更为合理。(2)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系数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灌溉定额、灌溉次数、包气带岩性结构和厚度等。可在春、夏季节,建立田间临时观测点并取得实测数据。(3)给水度(u)地下水资源研究应用的给水度是指水位变动过程中释放的水量,与室内试验取得的数据其物理意义有所区别,因此尽可能应用野外抽水试验
14、和动态资料计算的给水度。,(4)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T)小口径勘探孔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取得的渗透系数值,对山前粗颗粒岩性来说一般偏小,可以参考类似岩性地区供水孔抽水资料加以修正。(5)渠道渗漏补给系数、河流渗漏系数由于上、下河(渠)断面流量差的方法,往往误差较大,有条件的地方应注意收集和分析河渠岸边附近井水位的变化,进行系数计算和分析。,2.3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2.3.1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中应考虑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2.3.1.1地下水开采过程的环境制约因素(1)根据以往工作基础,主要考虑区域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和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水质恶化与地下水开采的相互制约关系;,(2)
15、以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为指标,作为潜水(或浅层地下水)开采的主要约束条件,可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指标定量确定。总结以往某些典型的地区研究成果,建议如下:防治土壤盐渍化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为大于或等于22.5米;防治土地沙化草旬分布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为小于或等于34米;防治土地沙化乔、灌木分布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条件为小于或等于8米;(3)对地下水原本埋藏较深或近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地区,地下水开采的约束条件为水位不再继续下降并在技术上要保持新的地区性水位动态平衡;(4)脆弱生态环境整治区,应严格调整和控制潜水开采,恢复生态水位。,2.3.1.2地下水开采方式与取水建筑物布
16、局对地下水开采资源量的影响地下水的开采一般有水源地集中开采利用和区域性分散开采利用两大类方式。从我国地下水开采利用总的情况来看,是以分散开采利用为主的(占开采量的90)。因此,对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评价,不能忽视地下水这种分散开采利用的特点和供水能力。2.3.1.3技术和社会经济约束因素按照GB 1521894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中有尚难开采的类型,通过技术进步是可以开采的。如:埋藏较深的地下水,通过深井泉的改造可以开采;又如:水质较差的地下水,通过先进的处理方法,达到不同目的使用标准。但是,使用这些技术,要考虑到经济合理、不致造成水价太高用户不能承受的社会问题。因此,地下水开采资源必须考虑技术
17、和社会经济因素。,2.3.1.4地下水水质对地下水开采利用的影响因素水质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考虑水质的组成,尤其是可造成供水安全和环境影响的水质问题。2.3.2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方法2.3.2.1 重点地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计算方法在有代表性的重点地区,如河北平原、甘肃武威一民勤盆地、天山北麓阜康一奎屯山前绿洲地区,可用近十年以上资料系列,考虑环境因素(地下水生态水位等)的约束,可采用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计算开采资源量。,2.3.2.2一般地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计算方法(1)含水层开采条件比较好、开采程度比较高的平原地区,用补给量减去不可夺取
18、的消耗量作为开采资源量;(2)在富水地段,以往已经完成的选定开采方案条件下,通过模型计算的开采资源量;(3)有长期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地区,根据QS曲线分析,利用QS观测资料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不同水位降深(S)下的地下水开采资源量;(4)开采和观测历史较长的地区,采用地下水水位变幅稳定时段的开采量作为开采资源量;,(5)群井抽水试验或较长时间的单井开采抽水试验所取得的开采资源量;(6)研究程度较差、资料较少地区,用现状开采量加上规划水源地开采资源量近似计算;(7)用代表性地区取得的开采系数,类比用到相似地区计算开采资源量;(8)山间盆地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大多是针对局部供水
19、水源地进行。可采用试验开采法确定开采资源;也可根据一定的设计降深并采用影响半径法计算断面流量作为开采资源;还可根据已开采的资料用开采模数比拟法推算开采资源。,2.4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评价深层承压水组成包括少量的补给量、弹性释放量、弱透水层被压缩释放量、越流补给量。由于各地地下水勘察研究、开采利用程度差异极大,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都尚有待解决,因此,应根据本地区情况提供精度不同的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并在今后调查和开发利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2.4.1评价要包括勘查(钻探、物探)深度内揭露的所有深层淡水承压含水层。2.4.2研究程度高,具有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地区,要求对各个深层承压含水层的容积储
20、存量、侧向补给量、弹性释放量、弱透水层被压缩释放量、越流量逐项分别计算。,2.4.3对于研究和开采程度都比较高,并具有较长时间观测资料地区,要求建立模型计算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2.4.4对于缺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地区,可利用钻孔单位涌水量,采用平均布井法计算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但须注意在确定井距和井密度时,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和当地对水的需求等。2.4.5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评价要考虑环境约束,根据国内外经验,一般以地面沉降作为约束条件,即以每年地面沉降量和总地面沉降量作为水头允许下降的约束条件,进而依据水头允许下降计算可采储量。由于各地水文地质条件差异,确定统一的地面沉降标准不科学,原则上要求
21、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地下水质量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为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科学合理地开发地下水资源,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制定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3.1评价原则3.1.1在系统总结以往水文地质普查、勘探和地下水开发研究以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所取得的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次工作取得的地下水检测实验数据,对地下水质量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价。3.1.2要紧密配合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工作,确保工作目标、评价对象以及结论和决策意见的一致性。3.1.3要以系统的观点即动态、辩证统一的观点设计和开展研究工作。,3.1.4充分利
22、用以往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和长期监测资料,在查明地下水质量背景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类。3.1.5评价中重视采用先进的评价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力求使评价结果准确、客观,便于决策者理解和使用。3.1.6在强调地区性特点即研究程度差异的同时,按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评价。3.1.7重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影响作用。3.1.8在评价中充分考虑以往的工作基础,充分利用以往的相关成果,要重视和遵守各种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3.2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中心工作,是进行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和供水安全论证的基础。本次评价的方法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制定。3.2
23、.1地下水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3.2.2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3.2.2.1单项参数评价方法单项参数评价按本标准分类指标划分为5类,不同类
24、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例:挥发性酚类、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类,不定为类。,3.2.2.2多项综合参数评价方法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参加评分的项目不少于以下规定的监测项目: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总溶解性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研究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不包括细菌学指标。评价步骤:(1)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2)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3)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4)根据F值,按地
25、下水质量分级表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表 地下水质量分级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要求GWI-D3,1.术语与基本概念,1.1 地下水脆弱性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地下水系统对人类和(或)自然的敏感性。地下水脆弱性一般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1.2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Groundwater intrinsic vulnerability固有脆弱性是指在天然状态下含水层对污染所表现的内部固有的敏感属性。它不考虑污染源或污染物的性质和类型,是静态、不可变和人为不可控制的。1.3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G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地下水 资源 及其 环境 问题 调查 评价 技术 要求 门国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4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