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应用.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应用,答辩内容,NBI装置及对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 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各模块的实现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参数预设 真空度和低温监控 放电脉冲时序控制小结:系统调试和应用 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 工作总结及进一步改进之处,NBI装置&对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NBI装置介绍,离子源 2.预抽系统 3.加速栅 4.中性化室 5.主真空室 6.偏转磁铁 7.离子收集板 8.束斑调整板 9.支撑架 10.等离子体 11.环绕磁铁 12.真空导管 13.漂移管道 14.2万L低温泵 15.量热计 16.40万L低温泵图,HT-7 中性束注入系统结构图,NBI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
2、,NBI采集和监控系统相当于整个NBI装置的大脑。其功能为:1、测量和分析实验中的物理参数;2、监测实验运行的状态;3、提供对实验参数的预设;4、控制脉冲放电的时序。在实验开始及运行过程中,对各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控制;对各种实验参数进行采集;对系统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保存,最后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实验人员。,NBI装置对数据采集系统要求,2030路模拟量输入,610路数字量输出;真空、低温长时间监控,PLC脉冲时序控制;使用、操作方便;通用性好,易于扩充;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由于功能模块独立性和地理位置分布性特点,系统设计为分布式结构,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总体
3、框架,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各模块的实现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参数预设 真空度和低温监控 放电脉冲时序控制小结:系统调试和应用.,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模块实现(1)-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目标和要求:模拟电压值范围:-10V-10V 单通道采样频率:6 k 以上采集时间:10s板卡数:多卡同时工作抗干扰:多模光纤(高压隔离)炮号自动增加;修改后参数自动保存;存盘为实际值;具有内外两种触发方式;网络传输功能。,高速数据采集需要测量的信号量,PCI 9112卡配置&数据采集框图,1、采用单端输入法;2、板卡系统内部时钟;3、量程范围为-1010V;装载驱动,设置缓存,通过“我的电脑”“属性”“
4、硬件”“设备管理器”可以查看板卡是否能正常使用。,PCI同步、连续单缓冲编程模式,高速数据采集的软件设计,数据采集程序流程简图,数据本地存盘的格式,按GT-7文件格式要求,采用Gt-7为终端图形显示软件,高速数据采集子系统的界面,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模块实现(2)-参数预设系统,设计目标、要求:输出0-10V左右的模拟电压,输出精度尽可能高,输出端口设计为16路,输出参数具有本地可调和远程可调两种功能。用户界面设为“通道名”、“实际设置值”和“放大倍数”三栏,板卡实际输出的电压为实际设置值/放大倍数。参数具有自动存储功能。,参数预设信号量&DA卡编程模式,参数预设界面,NBI分布式数据采集
5、系统模块实现(3)-真空度和低温泵温度监控,设计目标和要求:真空度和低温泵温度监控属于长时间、低速数据采集,和高速、短时间数据采集不同。使用RS232接口进行数据通讯。1、实时监测真空度和低温泵温度;2、根据历史数据画出变化曲线 硬件选择:1、DL-7程控真空计2、8个PT100型热电阻传感器,RM411远端热电阻采集模块,低温泵结构和原理示意图,1.液氦杜瓦 2.液氮杜瓦 3.液氮人形挡板 4.液氦冷屏 5.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6.铑铁电阻温度传感器,串口通信硬件结构图,tank,低温冷凝泵温度监控硬件连接图,DL-7程控真空计,RS232信号,计算机,真空度监控硬件连接图,9针串口针脚说明和
6、接线方法,串口通信程序编写,通信程序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利用ActiveX控件和使用API 通信函数。使用ActiveX控件,程序实现非常简单,结构清晰。VC+6.0提供的MSComm控件通过串行端口发送和接收数据。,串口通信程序流程简图,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模块实现(4)-放电脉冲时序控制,1、NBI装置起弧为脉冲方式,有上百路开关量信号要被控制,每路开关量控制的时间为ms量级;2、各开关量之间存在着先后的时序关系,且对时间精确度要求越高越好。PLC控制能精确到us量级,能满足系统的要求。因此选择了OMRON CPM2A 型PLC。,PLC输入、输出的开关量,PLC程序流程图,小结:系统
7、调试和应用,需要测试的功能:1、A/D数据采集模块 2、D/A参数预设模块 3、PLC脉冲时序控制 4、数据服务器应用 5、网络通信,系统台面测试流程,系统台面测试结果,系统在实验中的应用-(图1),幅值180A,放电时间2500ms的弧流波形,系统在实验中的应用-(图2),数据服务器端程序界面,系统在实验中的应用-(图3),温度变化历史曲线,真空度变化历史曲线,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设计目标:实验数据的管理与使用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如何快速有效地从众多的数据中获得所需数据是解决问题关键,用关系数据库来管理和查询每炮实验记录,进而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快速有效使用。设计方法
8、:该系统是以Windows 2000作为服务器平台,选用IIS5.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作为Web服务器,Microsoft Access 2000为数据库引擎,采用了Microsoft FrontPage2003为开发工具。系统分为“浏览”、“查询”和“编辑”三个模块,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和ASP技术开发。,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结构图,本系统采用了典型的三层分布式B/S模式,即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划分为“浏览”、“查询”和“编辑”三个模块,数据库设计,放电信息表:,数据库设计-接上页(1),数据库设计-接上页
9、(2),每条记录有47个关键字段,数据库设计,用户验证表:login,用户使用本系统前,都要登录本系统,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将在login表格中查询,如果存在该用户且密码也正确,然后再判断该用户是普通用户还是管理员,管理员除具备“浏览”和“查询”权限外,还具备输入和修改数据库的权限。若不存在该用户或密码错误,则不能使用本系统任何功能。表中的信息由管理员直接录入数据库中。,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主要页面结构图,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程序流程图,Web应用程序的功能块,(1)客户端显示器分辨率确认(2)用户身份验证(3)组合查询(4)输入合法性检查(5)查询结果显示(6)记录的插入和删除,
10、部分页面展示-1,组合查询页面图,部分页面展示-2,字段选择页面,部分页面展示-3,查询结果分页显示页面,小结:系统测试和应用,网址:http:/wyjun/index.asp,http:/wyjun/index.asp,工作总结及进一步改进之处,工作总结(1),1、比较圆满地完成了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工作,并成功地 应用于NBI物理实验,取得许多满意的实验结果。2、进一步开发了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大大方便了实验数据的检索,是 数据采集系统的进一步延伸。本人的工作也是以“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为主,NBI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也是论文的主体,是文章的重点和核心,也是NBI物理实验
11、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是管理和使用实验数据的一个有力工具。两个系统都是围绕NBI物理实验的正常运行而开发,两个系统结合使用,有效地促进了NBI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总结(2),已发表论文:1、HT-7中性束注入装置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和应用(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年第八期,第一作者)2、Control System of Neutral Beam Injection On HT-7(Plasma Science&Technology,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3、分布式控制系统在中性束注入实验中的应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第5期,第二作者),进一步工作建议,1、在实验中检验和完善NBI实验记录查询系统;2、改变A/D采集模式,提高采集时间;3、优化系统,提高系统集成度;4、提高可靠性,稳定性,加强各模块间的联系;5、加强数据的安全性管理,数据经常性备份和用户身份验证,致谢,感谢NBI控制工作组,我们在工作中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感谢胡纯栋老师、王绍虎书记给我们提供很好的 工作环境。感谢 7 室和 2 室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在我工作的过程中提供 了很大的帮助,给了很多的启发,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感谢研究生部的老师,她们为我们研究生做出很多的工作,使我们能安心工作。,Thank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4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