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利益的学者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著书立说,争相发表见解。,阅读教材导读和p10阅读与思考,分别从经济、政治、阶级和文化方面思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发启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1、百家:,2、争鸣:,一、“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1、经济:,2、政治:,3、阶级:,4、文化:,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稷下学宫,学以致用,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
2、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A;B;C;D;,D,2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B,二、各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影响,(一)孟子和儒家,孟子,1、孟子的生平:,2、孟子的主要思想:,(1)政治观,(2)人性观,(3)人格观,仁政学说,人性本善,“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君轻民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王道和霸道:王道以德服人“以德行
3、仁者王”。霸道以力服人,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3、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孟子的影响:,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以德行仁政者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材料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4、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阅读教材p6和以下材料,思考孟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仁政”学说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性善论,“养浩然之气”和“舍生取义”,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著作有荀子。,思想体系庞杂,被视为异端、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二)荀子和儒家,1)天命观: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界。2)人性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可以凭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3)治国策:(政治)主张治国应当是礼法并用,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君舟民水,荀子
5、的主要思想,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材料二、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材料三:“治之经,礼与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阅读以上材料,思考荀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有哪些?,性恶论,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学以致用,2下列言论是孟子思想的体现的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制天命而用之”“人之初,性本善”A B C D,B,3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出地体现了他(
6、1)“性恶论”的主张(2)礼法并施的政治主张(3)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4)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A、(1)(2)B、(3)(4)C、(2)(3)(4)D、(1)(2)(3)(4),B,以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为背景,深度刻画了人类在面对战乱纷扰时最原始的人性,剧中的主角是来自于墨家的革离,他带领人民抵抗庞大的军队攻击。,(三)墨子与墨家,1、墨子其人:,2、墨子的思想:,3、墨子的影响:,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兼爱”、“非攻”,“尚贤”,“尚力”,“节用”、“节葬”,(三)墨子与墨家,墨家学派组织严密:成员为墨者,领导人成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最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4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