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T与rTMS在抑郁症的应用现状.ppt
《MECT与rTMS在抑郁症的应用现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CT与rTMS在抑郁症的应用现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ECT与rTMS在抑郁症的应用现状,黄雄 主任医师,精神科物理治疗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精神科物理治疗发展迅速,除了电抽搐疗法(ECT)以外,一些新的物理治疗方法尤其是脑刺激疗法如迷走神经刺激、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初步用于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下面重点介绍近年来精神科物理治疗的一些进展。1938年 电抽搐治疗(ECT)1985年 经颅磁刺激治疗(TMS)1987年 深部脑刺激治疗(DBS)1988年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电抽搐治疗(ECT),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 意识丧失 全身性抽搐发作 控制精神病症状,ECT的历史,MECT的历史,国外使用情况,Jan
2、icak等(1985),美国72%的精神科医师认为ECT安全、有效、经济Stromgren(1991),北欧国家使用ECT的精神科医师比例84%(1977年)、87%(1987年)西欧、美、英等国,接受ECT的患者/精神患者=5-10%,国外使用情况,地区差异 1988年的1项研究调查了317个大型城市ECT应用情况,结果发现,ECT的使用率在0.481.2/10,000人口,其中,另有36%的地区还没有开展ECT中上阶层的人群接受ECT的比例较低社会阶层的人群要高老年患者接受ECT的比例比年轻患者高女性患者使用ECT的比例高近5年来门诊患者使用ECT的人数超过住院患者,国内使用情况,20世纪
3、90年代,开展无抽搐ECT各地卫生机构开展无抽搐ECT的单位占全国精神卫生机构15%(2005年)地区差异,集中于沿海,MECT治疗的机理,人为地给予大脑一个足以使有效数量神经元去极化的电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抑制大脑异常活动,使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合成与摄取增加,提高对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敏感性。对多巴胺能递质系统也有若干影响,从而使精神症状消失(张明园,2001)。治疗对激素的释放具有选择性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应激所导致的垂体或下丘脑各种激素的全面释放。MECT的作用可能是多方面的,是对多受体的全面即刻协同作用,使中枢神经递质系统达到新的相对平衡,以此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故对各类精神障碍
4、均有疗效(黄文升等,2004)。该治疗机制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复杂,它可能反向揭示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但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一)MECT室的设置,1.治疗室:环境舒适,光线充足有保证医务人员及设备正常运转的空间有候诊区、醒复区及治疗区最大限度 地不相互干扰,2.治疗设备:具有EEG、ECG 监测功能的电抽搐治疗仪可满足全身麻醉的麻醉机及可靠的供氧设备气管插管的配套设施生命体征监护仪及除颤仪,(二)人员设置,一名高年资的精神科医生两名护士一名专业麻醉医师一名低年资的住院医师观察醒复的 患者。,(三)MECT的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者及明显自责、自罪的患者尤
5、为合适拒食、违拗和木僵者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的患者,2.禁忌症已知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脑器质性疾病:脑占位性疾病、脑血管病、脑炎症病变、颅脑损伤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严重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严重或难以纠正的心肌供血不足(冠心病、心肌病等)、动脉瘤、严重的心瓣膜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的支气管炎、哮喘、咯血、重症肺结核急性全身感染骨关节 疾病严重肝、肾及内分泌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青光眼及视网膜病变孕妇正在服用中高剂量的精神活性药物及其他对呼吸循环中枢有抑制的药物,(四)治疗前的准备工作,病人既往的麻醉史、手术史及电休克史既往及目前的
6、用药情况体格检查、实验室辅助检查禁食、禁水8小时,(四)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对一些有相对禁忌症的患者应请内科医师会诊会诊的目的 是针对疾病给予相应的医疗干预,使MECT能够顺利进行,并不是排除使用MECT签定MECT知情同意书,(五)慎用和禁忌药物,1.合用利血平可出现致命性的心血管功能衰竭、呼吸抑制2.氯丙嗪、氯氮平等低效价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3.锂盐,可以延长司可林对神经肌肉的阻断时间,并且增加出现谵妄的可能性4.抗癫痫药的应用影响皮层放电,增高发作阈值,(六)麻醉选择静脉全麻,由于电刺激可以引起肌肉抽搐、牙关紧闭,易导致缺氧等并发症发生,清醒病人会有恐惧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的引进为精
7、神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同时也对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药物选择的原则,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复苏快能避免患者电击时出现应激反应保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药物选择的原则,丙泊酚:诱导迅速,抑制强电流所致应激反映,可使脑耗氧减少,脑代谢所需能量降低,避免电击时缺氧性脑损伤的发生,减轻治疗后患者认知记忆障碍(?),不引起喉和支气管痉挛和术后呕吐瑞芬太尼的使用(试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增强肌松作用琥珀胆碱: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药,能有效防止电刺激性肌肉抽搐阿托品:减轻电击治疗时及琥珀胆碱所致的短暂的心动过缓,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七)治疗过程,监测、治疗电极的安装检查喉镜、气管插管、口咽通
8、气道、吸痰器、氧气、麻醉机、监护仪、急救药品等开放静脉,(七)治疗过程,给药:(1)阿托品00.5mg(2)丙泊酚1-mg/公斤体重,推注速度可根据麻醉程度控制(3)司可林1-mg/公斤体重,快速推注加压人工通气,密切观察肌束震颤情况一旦全身肌肉松弛,除下面罩,口内置入牙垫,托好下颌,(七)治疗过程,通电:根据年龄设定电休克能量百分比,测试电阻值按下治疗键,完成治疗后即取出牙垫,给予加压吸氧自主呼吸满意,血氧饱和度95以上,意识恢复,呛咳反射恢复后即可离开治疗室,(七)治疗过程,每周23次,6-12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后患者无痛苦、恐惧感,精神症状消失或者减轻。,MECT治疗抑郁症的现状,对重性
9、抑郁伴妄想、自杀、拒食者,应为首选 ECT的对抑郁症的显效率,国外80-90%(Weiner,1989);国内89.9(鲁龙光,1981)。并且起效时间优于抗抑郁剂。对抗抑郁剂治疗无效者,应用ECT后其显效率可达66-85.9%(Schnur,1992;charles,1979),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难治性的单相抑郁和双相重性抑郁发作的有效率超过80%。(美国精神疾病治疗协会所属电抽搐治疗工作小组(2001)。在美国,80%以上接受ECT的病人为抑郁症。世界上约85-100%的精神科医生将抑郁症作为ECT的适应证(Stromgren,1991)。ECT能迅速消除抑郁症状,但不能预防复发。,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ECT rTMS 抑郁症 应用 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3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