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工程师认证培训.ppt
《MAPGIS工程师认证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PGIS工程师认证培训.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APGIS工程师认证培训V6.7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MAPGIS认证中心主讲:谌柯二00七年九月,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软件,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地物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2.地图数字化数据来源:(1)野外测量坐标数据:用于没有底图的地区,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GPS接收机等测量仪器实地测量,精度最高,费用也高。(2)各种介质的原图数据:包括各种已绘制好的锯齿薄膜图、兰晒图、航测处理成图的纸质图、卫片处理成图的纸质图等。为底图进行数字化。,MAPGIS使用基础,3.数字化成图方法:(1)数字测图法:将野外测定碎部点的位置(坐标)录入系统,并根据地物的关系、地物属
2、性信息和确定的连接信息、编码信息将坐标连接起来成图,最后输出成果图。(2)跟踪数字化:用数字化仪对原图的地形特征点逐点进行跟踪采集,将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处理成数字地形图的过程。它的精度比较低,图件质量不高,现在基本淘汰,几乎不再使用。(3)扫描数字化:用扫描仪扫描原图,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存储、处理并可再回放成图。扫描数字化仪比使用手扶数字化仪数字化的精度要高,故在地图数字化生产中常用之。,MAPGIS使用基础,MAPGIS单图幅制图工艺流程,图件扫描 影像校正 图像矢量化(输入编辑)误差校正 投影变换 输出(打印或输出为其它格式),MAPGIS项目制图工艺流程,图件扫描 影像校正 矢量化点
3、线(输入编辑)误差校正 投影变换 多图幅拼接接边(地图库管理)分离文件(输入编辑)拓扑造区(输入编辑)录入属性(输入编辑或属性库)多图幅拼接(地图库管理)成果应用(空间分析或应用到专业系统),制图基础投影变换(1),1.地图:它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并使用符号、注记来描述,最后经过制图综合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地图分类:常用的地图分类方法按内容,按用途,按比例等。按标准分幅图形状则可分为:矩形图和梯形图。3.矩形图和梯形图理论图框的生成。,影像校正,1、文件格式转换2、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3、非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文件转换,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数据输入”或“数据输出”,系统弹出“数据转换
4、”对话框:,文件转换,第一步:选择“数据转换类型”,这里选择“TIFF文件”,如右图;,第二步:单击“添加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转换的文件,单击“打开”按钮,装入代转换的栅格文件;,文件转换,第三步:单击“转换”按钮,系统提示保存结果文件,并弹出“操作成功完成”或“失败”对话框;,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影像”命令,打开待校正的标准分幅的栅格影像;,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第一步:单击“镶嵌融合/DRG生产”菜单下的“图幅生成控制点”命令,系统弹出“图幅生成控制点”对话框;,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单击“输入图幅信息”按钮,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输入图幅号,单击“确定”
5、;、依次确定四个内图廓点:单击“左上角”单选按钮,然后单击标准图幅中相应的内图廓交叉点,余者依次类推;、单击“生成GCP”按钮;,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第二步:单击“镶嵌融合/DRG生产”菜单下的“顺序修改控制点”命令,依次调整每个控制点的位置,并按“空格键”确认修改;,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第三步:单击“镶嵌融合/DRG生产”菜单下的“逐格网校正”命令,保存校正后的结果文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非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影像”命令,打开待校正的非标准影像;,非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第一步: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打开参照文件/参照线文件”命令;,非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第二
6、步: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删除所有控制点”命令;,第三步: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添加控制点”命令,依次添加至少四个控制点;,非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分别单击左边影像内一点和右边线文件中相应的点,并分别按“空格键”确认,系统会弹出提示对话框,单击“是”按钮,系统会自动添加一控制点;,添加方法如下:,第四步: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校正预览”命令;,非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非标准分幅的影像校正,第五步: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影像校正”命令,并保存校正结果;,输入编辑,1、数据类型和数据的组织关系2、输入编辑系统环境3、输入编辑的界面风格与操作特点4、文件矢量化流程和线编辑、点编辑5、系统库编辑6
7、、工程文件矢量化流程7、拓扑处理流程8、其它,输入编辑数据类型与组织关系,1.数据类型:工程和文件2.数据组织关系图层:一个图层就是一类地理要素层,用于管理不同要素层,便于不同要素层的提取与管理。文件:文件根据地物形状分三类:点、线、区文件的三种状态:打开、关闭、编辑状态、当前编辑状态;工程:便于多文件的管理。是一种索引,包含文件名,文件路径,文件地图参数等信息。注意:同类文件只能有一个处于当前编辑状态。,输入编辑系统环境,工作目录:用户数据存储目录矢量字库目录:系统字库存储目录系统库目录:系统子图、线型、图案存储目录 系统临时目录:系统临时文件存储目录,输入编辑的界面风格与操作特点,界面风格
8、:分左右两部分窗口。窗口与菜单的联系。操作特点:鼠标左右键夹杂使用。,单文件矢量化和线编辑、点编辑,1、图形输入的前期准备 具体步骤如下:装入光栅文件、读图、分层 新建文件 编辑层名词典,即修改层名 编辑系统库,如符号库、线形库、颜色库等2、矢量化 线图形参数作用说明 矢量化过程中线编辑功能的灵活使用。,新建工程,单击“输入编辑”子系统,在弹出的每个对话框中默认设置,依次单击“确定”按钮,新建一工程;,新建工程,新建工程如右图所示:,矢量化的基本流程,第一步:新建工程后,单击“矢量化”菜单下的“装入光栅文件”命令,装入待矢量化的光栅文件,如图:,矢量化的基本流程,第二步:读图、分层,建点、线、
9、面文件。这里以创建点文件为例,线、区文件创建方法类似(见下页);,对整个底图有个了解,然后对底图上的图形要素进行分类;,排除同种类型文件的干扰,便于做专题地图,读图的目的:,分层的意义:,矢量化的基本流程,新建文件:在左边的工程管理窗口,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点”命令,弹出新建点文件对话框,命名后单击“创建”按钮即可;,矢量化的基本流程,第三步:建图例板(后面讲);作用:矢量化时,在输入每一类符号、注记之前,都要进入菜单修改它们的缺省参数,这样既重复操作影响工作效率,又不便于数据采集的集成化管理。生成含有固定参数的工程图例,并将其放到图例板中,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矢量化的基本
10、流程图例板制作,第一步:在“工程管理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工程图例”命令,如图:,矢量化的基本流程图例板制作,则系统弹出“工程图例编辑器”对话框,如图:首先选择“图例类型”,然后给该图例命名,并修改其对应的编码码和分类码(这里采用默认为0);单击“图例参数”按钮,设定图例的各项参数,如点文件的子图号、高宽等,线文件的线型,颜色,X、Y方向的比例系数等;单击“添加”按钮,则该图例就添加到当前的图例文件中;所有的图例编辑完成后,单击“全部保存”按钮,保存后缀为“.CLN”的图例文件;,矢量化的基本流程图例板制作,第二步:在“工程管理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
11、捷菜单中,选择“关联图例文件”,如图:,系统弹出关联工程图例对话框,单击“修改图例文件”按钮,找到上一步生成的图例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如左上图,则将图例文件关联起来,单击“确定”;,第三步:在“工程管理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图例板”,如右图,开始矢量化;,矢量化的基本流程图例板制作,第四步:矢量化。保存文件:依次选中每个“处于当前编辑”状态的文件,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保存项目”,如左图;保存工程:在左边“工程管理”窗口中,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工程”,如右图;,矢量化的基本流程,线编辑,参数、属性和属性结构根据属性赋参数根据参
12、数赋属性剪断线钝化线延长缩短线光滑抽稀线相交线剪断自动线标注,点编辑,点图员类型不同类型点图元的定位点判断方法,区编辑,区定义:由封闭弧段和填充色两部分构成。构造弧段的方法构造填充色的方法其它功能使用方法提示,拓扑处理流程,数据准备 清除重叠坐标及自相交检查 清除重叠线 自动剪断线 线拓扑错误检查 线转弧段 拓扑重建,工程裁剪,在实际的工作中,打印图幅时,常常会遇到只要打印图幅的一部分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图幅进行裁剪;参照“等高线自动赋值”中所讲的方法将演示数据调入当前工程,如图:,工程裁剪,第一步:新建一完整的“工程裁减框”区文件(注意这里的裁剪框不是线或者仅弧段围成的框,而是一个完整的区,
13、具体方法参照“矢量化的基本流程”中的“输入区”部分);第二步:选中裁减框区文件,右键“保存项目”并“删除项目”;,工程裁剪,第三步:单击“其它”菜单下的“工程裁剪”命令,系统弹出一对话框,如右图,“选择裁剪文件的存放目录”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点:裁剪后的结果文件不要和原文件存在同一个文件夹下,否则结果文件会将原文件覆盖掉;,工程裁剪,系统弹出“工程裁剪”对话框,如图:依次单击“添加全部”、“选择全部”、“生成被裁工程”按钮,裁减类型为“内裁”、若想保留裁剪后区文件的空间拓扑关系,裁剪方式为“拓扑裁剪”;裁剪后的工程重新命名,并单击“参数应用”按钮;,单击“装入裁剪框”按钮,将第一步做的“
14、cjk.wp”装入,单击“开始裁剪”按钮即可,裁剪后的文件会在右边窗口中显示;,误差校正,全自动误差校正交互式误差校正(略),误差校正,误差的来源:在矢量化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误差,数字化设备精度、图纸变形等因素,使输入后的图形与实际图形所在的位置往往有偏差;有些图元,由于位置发生偏移,虽经编辑,很难达到实际要求的精度,说明图形经扫描输入或数字化输入后,存在着变形或畸变,须经过误差校正,清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使之满足实际要求分类;误差的分类:源误差、处理误差和应用误差;源误差:指数据采集和录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处理误差:指数据录入后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应用误差:指空间数据被使用过程中
15、出现的误差。其中数据处理误差远远小于数据源的误差,应用误差不属于数据本身的误差,因此误差校正主要是来校正数据源误差;误差校正方法:全自动误差校正、交互式误差校正;,误差校正,全自动误差校正的基本原理:系统自动采集实际控制点和理论控制点的坐标值,并计算出实际控制点的误差系数,根据所得到的误差系数来依次校正点、线、面文件;误差校正需要三类文件:、实际控制点文件:用点型或线型矢量化图像上的“+”字格网得到;、理论控制点文件:根据文件的投影参数、比例尺、坐 标系等在“投影变化”模块中所建立 的一个相同大小的标准图框;、待校正的点、线、面文件;,全自动误差校正,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文件”命令,将“
16、全自动误差校正”所需的三类文件打开,如图,可以看到矢量化的文件已偏移到黑色的理论框外面;,全自动误差校正,第一步,单击“控制点”菜单下“设置控制点参数”命令,如左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采集数据值类型”选择“实际值”,如右图;,全自动误差校正,第二步:单击“控制点”菜单下“选择采集文件”命令,如左图,选择采集文件为“方里网.WT”,如右图;,全自动误差校正,第三步:单击“控制点”菜单下“自动采集控制点”命令,如左上图,系统会提示“是否新建控制点文件”,如左下图,单击“是”,结果如右图;,全自动误差校正,第四步,单击“控制点”菜单下“设置控制点参数”命令,如左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采集数据值类
17、型”选择“理论值”,如右图;,全自动误差校正,第五步:单击“控制点”菜单下“选择采集文件”命令,如左图,选择采集文件为“标准.WL”,如右图;,全自动误差校正,第六步:单击“控制点”菜单下“自动采集控制点”命令,如左上图,系统会弹出“理论值和实际值匹配定位框”,如左下图,单击“确定”,结果如右图;,全自动误差校正,第七步:单击“数据校正”菜单下“线文件校正转换”命令,如左图,系统弹出“选择转换文件”对话框,选择“综合.WL”,单击“确定”按钮;依照此方法依次校正点、线、面文件;,全自动误差校正,校正完成后,在当前的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位”命令,弹出“选择文件名”对话框,如右上图;选中
18、校正后的三个新的文件,以及“标准.WL”文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看到校正后的结果,如右下图,可以和校正前对比看看;保存校正后的结果文件;,投影变换,1、四类图框的生成 2、单文件的投影变换3、成批文件的投影变换 4、用户文件的投影变换,投影基础知识,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地球表面(椭球面或圆球面)表示在地图平面上,由于地球椭球面或圆球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即不可能展开成水面,而地图又必须是一个平面,所以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地图平面必然产生裂隙或褶皱;投影:就是建立地球表面上点(Q,)和平面上的点(,)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过程;投影变换:就是根据不同的地图投影函数关系式变换地图的过程。这些变化
19、因素包括坐标系,投影类型,椭球参数,比例尺,坐标单位,投影带等等;任一因素发生变化,都需要进行投影变换。,投影基础知识,北京54坐标系:解放后,为了建立我国天文大地网,鉴于当时历史条件,在东北黑龙江边境上同苏联大地网联测,推算出其坐标作为我国天文大地网的起算数据;随后,通过锁网的大地坐标计算,推算出北京点的坐标,并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其原点不在北京,而在苏联普尔科沃。该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作为参考椭球,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以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缺点:误差累计较大、参考椭球和国际不一致;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
20、月召开的“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上决定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称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其大地原点设在西安西北的永乐镇,简称西安原点。椭球参数选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6界大会的推荐值。简称IUUG-75地球椭球参数或IAG-75地球椭球;,高斯投影,地图投影的分类方法和投影类型有很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用途的地图采用的投影类型各不相同,我国根据我国地理位置分布情况主要采用高斯投影。由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出,后经克吕格扩充并推导出计算公式,故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为了控制变形,本投影采用分带的方法;6度分带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起,每6度分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为60
21、个投影带;3度分带法从东经1度30分算起,每3度为一带。这样分带的方法在于使6度带的中央经线均为3度带的中央经线;我国1:2.5-1:50万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高斯投影,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使用时只需变一个带号即可;,四类图框的生成,小于1:5000时,图幅为小比例尺,梯形图幅,单位为经纬度;大于1:5000时,图幅为大比例尺,矩形图幅,单位为公里值;四类图框:、小比例尺的标准框、小比例尺的非标准框、大比例尺的标准框、大比例尺的非标准框,小比例尺的标准框,以1:1万为例,其他小比例
22、尺的标准框生成方法类似;单击“系列标准图框”菜单下“生成1:1万图框”命令,系统弹出“1:1万图框”对话框,输入起始经纬度,单击“确定”;单击“椭球参数”,可以设置相应的椭球参数,如右图;,小比例尺的标准框,系统弹出“图框参数输入”对话框,如左图,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弹出“输入接图表内容”对话框,如右图,默认设置,单击“确定”;,小比例尺的标准框,系统自动投影生成“1:1万”标准图框,如图:,小比例尺的非标准框,单击“投影变换”菜单下“绘制投影经纬网”命令,如左图,系统弹出“参数输入”对话框,分别输入起始经纬度和间隔等参数,如右图;,小比例尺的非标准框,单击“角度单位”按钮,坐标单位要
23、和输入的起始经纬度的单位保持一致,这里设置为“度分秒”,如左图;单击“投影参数”按钮,设置图框投影参数,这里默认设置,其中“投影中心点经度”设置方法见下一页;,小比例尺的非标准框,“投影中心点经度”设置方法:由比例尺为“1:10万”知道,图框的投影带类型为6度分带,由起始经度为“1170000”,查阅“帮助”中 的“6度分带表”可知,图框的中央经线恰好为“1170000”;,小比例尺的非标准框,设置好“角度单位”、“投影参数”、起始经纬度、经纬线间隔、经纬线点密度等参数后,单击“绘经纬网”或者“绘公里网”单选按钮,如左图,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如右图所示对话框,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
24、钮;,小比例尺的非标准框,系统自动投影生成“1:10万”非标准图框,单击右键选择“复位”命令,选择显示点、线文件,“确定”即可,如图;,大比例尺的标准框,以1:2000为例,其他大比例尺的标准框生成方法类似;单击“系列标准图框”菜单下“生成1:2000图框”命令,弹出“1:2000图框”如图,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生成1:2000标准图框;,大比例尺的标准框,1:2000标准图框的投影结果如图:,大比例尺的非标准框,以1:2000为例,其他大比例尺的非标准框生成方法类似;单击“系列标准图框”菜单下“生成1:2000图框”命令,弹出“1:2000图框”如图:,矩形分幅方法为:任意矩形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APGIS 工程师 认证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3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