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ppt
《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设计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要考虑:1、设备的正常运行;2、合理、有效的资金投入;3、在满足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根据生产工艺的变化扩展部分功能。,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一、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1、分析被控对象、明确控制要求2、制定电气控制方案3、确定输入/输出设备及信号特点4、选择可编程控制器5、分配输入/输出点地址6、设计电气线路7、设计控制程序8、调试(包括模拟调试和联机调试)9、技术文件整理,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一、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1)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
2、制要求 详细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了解被控对象机、电、液之间的配合,提出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拟定设计任务书。2)确定输入输出设备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全部输入设备(如:按纽、位置开关、转换开关及各种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及其它执行器等),从而确定与PLC有关的输入/输出设备,以确定PLC的I/O点数。,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一、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3)选择PLC PLC选择包括对PLC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等的选择。4)分配I/O点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 分配I/O点:画出PLC的
3、I/O点与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图或对应关系表。PLC外围硬件线路:画出系统其它部分的电气线路图,包括主电路和未进入PLC的控制电路等。由PLC的I/O连接图和PLC外围电气线路图组成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到此为止系统的硬件电气线路已经确定。,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一、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5)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1)控制程序;2)初始化程序;3)检测、故障诊断和显示等程序;4)保护和连锁程序。模拟调试:根据产生现场信号的方式不同,模拟调试有硬件模拟法和软件模拟法两种形式。6)硬件实施 设计控制柜和操作台等部分的电器布置图及安装接线图;设计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电气互连图;根据施工图纸进行
4、现场接线,并进行详细检查。由于程序设计与硬件实施可同时进行,因此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周期可大大缩短。,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一、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7)联机调试 联机调试是将通过模拟调试的程序进一步进行在线统调。联机调试过程应循序渐进,从PLC只连接输入设备、再连接输出设备、再接上实际负载等逐步进行调试。如不符合要求,则对硬件和程序作调整。通常只需修改部份程序即可。全部调试完毕后,交付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如果工作正常、程序不需要修改,应将程序固化到EPROM中,以防程序丢失。8)整理和编写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硬件原理图、安装接线图、电气元件明细表、PLC程
5、序以及使用说明书等。,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二、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随着PLC技术的发展,PLC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不同型号的PLC,其结构形式、性能、容量、指令系统、编程方式、价格等也各有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各有侧重。因此,合理选用PLC,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着重要意义。PLC的选择主要应从PLC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模块、特殊功能模块、通信联网能力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1、可编程控制器的机型选择,PLC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功能要求及保证可靠、维护方便的前提下,力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
6、点:1)合理的结构型式 PLC主要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型式。2)安装方式的选择 安装方式有集中式、远程IO式以及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3)相应的功能要求4)响应速度要求5)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应考虑是否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6)机型尽量统一 便于备品备件的采购和管理;有利于技术力量的培训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外部设备通用,资源可共享,易于联网通信。,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2、指令系统的选择,1)总指令数2)指令种类3)表达方式4)编程工具,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3、I/O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1)输入信号的类型及电压等级
7、 有直流输入、交流输入和交流直流输入三种类型。选择时主要根据现场输入信号和周围环境因素等。直流输入模块的延迟时间较短,还可以直接与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电子输入设备连接;交流输入模块可靠性好,适合于有油雾、粉尘的恶劣环境。开关量输入模块的电压等级有:直流5、12、24、48、60等;交流110、220等。选择时主要根据现场输入设备与输入模块之间的距离来考虑。一般5、12、24用于传输距离较近场合,如5输入模块最远不得超过米。距离较远的应选用输入电压等级较高的。,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3、I/O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2)输入接线方式 主要有汇点式和分组式两种接线方式,
8、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3、I/O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3)注意同时接通的输入点数量 对于选用高密度的输入模块(如30点、40点等),应考虑该模块同时接通的点数一般不要超过输入点数的60。4)输入门槛电平 门槛电平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传输距离也越远,具体可参阅PLC说明书。,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3、I/O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1)输出方式 开关量输出模块有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和晶体管输出三种方式:继电器输出:价格便宜,可以驱动交、直流负载,适用的电压大小范围较宽、导通压降小,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但动作速度较慢(驱动感
9、性负载时,触点动作频率不超过1HZ)、寿命较短、可靠性较差,只能适用于不频繁通断的场合。对于频繁通断的负载,应该选用晶闸管输出或晶体管输出,它们属于无触点元件。但晶闸管输出只能用于交流负载,而晶体管输出只能用于直流负载。,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3、I/O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2)输出接线方式 开关量输出模块主要有分组式和分隔式两种接线方式,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3、I/O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3)驱动能力 应根据实际输出设备的电流大小来选择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如果实际输出设备的电流较大,输出模块无法直接驱动,可增加中间放大环节。4)注
10、意同时接通的输出点数量 同时接通输出设备的累计电流值必须小于公共端所允许通过的电流值。一般来讲,同时接通的点数不要超出同一公共端输出点数的60 5)输出的最大电流与负载类型、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与不同的负载类型密切相关,特别是输出的最大电流。晶闸管的最大输出电流随环境温度升高会降低,在实际使用中也应注意。,5.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PLC选型,3、I/O模块的选择,模拟量I/O模块的选择 模拟量输入(A/D)模块是将现场由传感器检测而产生的连续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PLC内部可接受的数字量;模拟量输出(D/A)模块是将PLC内部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输出。典型模拟量I/O模块的量程为-10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C 控制系统 硬件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3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