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模型与局域网.ppt
《IEEE802模型与局域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EE802模型与局域网.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IEEE802模型与局域网,局域网模型 令牌网 以太网 交换式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5.1 局域网模型,局域网工作在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之内,所以早期的局域网不需考 虑通过广域网和其他局域网相连的问题。故在其内部只需考虑通过 何种通信手段完成有效传递信息即可 因拓扑结构简单,无需进行路由选择和交换功能,故网络层可不设 置,而流量控制等功能放在数据链路层中实现。早期的局域网参考 模型和OSI七层模型相比,只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 物理层:完成通信中的物理连接及传输媒质上的比特传送 数据链路层:对信息帧进行传送和控制 随着局域网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和广域网相连要求的不断增加,再
2、加上虚拟局域网的出现等原因,都使局域网参考模型也相应发生了 变化,网络层的功能出现。只是在广域网协议的支持之下,局域网 的网络层功能没有多大的发挥余地,决定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就是如何控制多个结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 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共享介质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 共享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主要有:1、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总线型局域网)2、令牌总线方法(TOKEN BUS);(总线型局域网)3、令牌环方法(TOKEN RING);(环型局域网)总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采用的是“共
3、享介质”方式 ETHERNET(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方法既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应用技术,IEEE802模型,IEEE802是主要的局域网标准,该标准描述的局域网是通过共享 的传输介质通信,IEEE802标准之间关系,1、IEEE 802模型的特点,在数据链路层中分了两层:(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层进行传输介质访问控制,LLC层来处理逻辑上的链路问题 LLC子层与具体使用的介质访问方式无关,主要为高层协议与局域 网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之间提供统一的接口 物理层也分两个子层,既物理信号层和介质连接单元;下层用于 对传输介质进行说明;上层用于发送
4、/接收比特、编码及介质处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分解的目的:1)将功能中与硬件相关的部分和与硬件无关的部分分开,以适 应不同的传输介质 2)解决共享信道(如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问题,使帧的传输独 立于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按功能划分为两个子层:LLC 和 MAC,说明:LLC:与介质、拓扑无关;MAC:与介质、拓扑相关,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的特点:。局域网链路支持多路访问,支持成组地址和广播;。支持介质访问控制功能;。提供某些网络层的功能,如网络服务访问点(SAP)、多路复用、流量控制、差错控制、.,2、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处理与传输介质有关和在物理层传输比特的无差错通信等问题 MA
5、C层的主要功能:。将上层交来的数据封装成帧进行发送(接收时相反)。按MAC地址(即帧地址)寻址 进行差错检测和MAC层的维护及管理,3、LLC子层的主要功能,处理与接入介质无关而又属于数据链路层处理的问题 主要功能:。提供与高层的接口。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给帧加序号。为高层提供数据链路层逻辑 连接的建立和释放服务,信道的多点共享访问控制,多路复用技术 将一条物理信道分割成多条逻辑信道,使多个用户信息在 同一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技术 多点共享技术(多个节点使用同一条信道的控制策略)。多点共享技术也称:多点共享控制技术、多点投入技术、多点访问技术、介质共享技术 即某一时刻只允许传送一个用户数据目
6、前的多点访问控制方式。无竞争(受控)方式 各节点必须在某一控制原则下接入,形 成一种无冲突的访问控制方式。竞争方式 各节点以竞争方式取得介质的使用权,5.2 令牌网,令牌传递是一种受控访问控制方法。按其拓扑结构分有: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和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两种,1、令牌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令牌环网(Token Ring)与IEEE802.5标准,(1)拓扑结构 物理上是由一系列环接口和接口间的点点链路构成的闭合环 路,各站点通过环接口连到网上(2)特 点。一种无冲突的介质共享方式。轻负荷时,存在等待令牌时间,故效率较低;重负荷时,对各 站公平访问且效率高,(3)令牌环的工作原理,令牌是一特殊比
7、特序列。网络空闲时,有一空闲令牌在环路上绕行 当某站点要发数据时,须等待并获取令牌 环中每个站点边转发数据,边检查帧中目的地址,若为本站点地 址,便读取其中所携带的数据 数据帧绕环一周返回时,发送站将其从环路上撤消,同时根据返 回的有关信息确定所传数据有无出错。若有错则重发存于缓冲区 中的待确认帧,否则释放缓冲区中 的待确认帧。发送站点完成发送后,重新产生一 个令牌传至下一个站点,以使其它 站点获得发送数据帧许可权,令牌总线网与IEEE802.4标准,1、拓扑结构 令牌总线网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式2、工作原理 使令牌一站接着一站地在总线上传递,到最后一站时反绕 到第一个站点,形成一个逻辑环 令牌在
8、逻辑环上依次(123456781)循环传递,5.3 以太网技术,1、以太网是当今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70 年代早期。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标准。2、以太网中所有机器被一条同轴电缆连接,采用带有冲突检测的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结构 3、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 4、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 使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 此之间相互连接,概 述,以太网和IEEE802.3。以太网是Xerox公司发明的基带LAN标准。而IEEE802.3标准是在
9、最 初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于1980年开发成功的。以太网采用CSMA/CD访问协议,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同轴电 缆。所以现在以太网一词泛指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在采用CSMA/CD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工作站 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发送前工作站需侦听网络是否堵塞 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802.3提供了多种电缆规范,规范中连接电缆称连接单元接口(AUI),网络连接设备称介质访问单元(MAU)。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 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10 Mbps 10Base-T Etherne
10、t(802.3)100 Mbps Fast Ethernet(802.3u)1000 Mbps Gigabit Ethernet(802.3z)10 Gigabit Ethernet IEEE 802.3ae,以太网和IEEE802.3服务的差别 尽管以太网与IEEE802.3标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1层和第2层。802.3对应于OSI的第1、2层的信道访问部分(第2层的一部分)。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定义了几个不同物理层,而 以太网只定义了一个。802.3的每个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其特征,分别是LAN的 速度、信号传
11、输方式和物理介质类型,以太网和IEEE802.3的工作原理。在基于广播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 帧。每个工作站都要确认该信息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一旦确认 是发给自己的,就将它发送到高一层的协议层。基于竞争以太网中,只要网络空闲,任一工作站均可发送数据。当 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出数据时,就发生冲突。这时,两个传送操作都遭到破坏,工作站必须在一定时间后重发,何时重 发由延时算法决定,CSMA/CD 即带有冲突检测(CD)的载波侦听(CS)多路访问(MA),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以太网数据传输控制技术,CSMA/CD的工作原理 1、技术手段 为防止冲突,采用“先听后说”
12、2、工作原理:。发前先听 忙则等待;。无声则讲 冲突即停,后退(等待 一段随机时间)重发,多次无效(仍 冲突),放弃发送 3、技术特点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 止,随机延迟后重发,5.3.1 CSMA/CD协议,加强冲突信号,+,载波侦听是欲发送数据节点进行的第一件工作,即在数据发 送之前先检测信道(线路)上有无信号正在传送,即“先听后发”如信道(线路)上无信号传输,站点就可以发送数据帧,不同介质采用不同的侦听方式。基带机制 以线路上有无脉冲波变化为判断依据。宽带机制 以有无载波信号来判断是否有信号传输 以太网传送帧时,两帧间须保留12个字节(96BIT)的帧间隙,以 确保前后两帧不重叠产
13、生干扰。10Mb/S以太网时间间隔为9.6S。100Mb/S以太网来为0.96S,1、CSMA,(1)载波侦听(CSCarrier Sense),(2)CSMA的坚持与不坚持算法,当监听到信道上有信号时,可以采用下面两种算法,坚 持 算法 就是当有信号占用信道时,要一直坚持监听 不坚持算法 就是当有信号占用信道时,暂不再监听,上述两种算法的三种表现形式,1_坚持型CSMA(节约信道空闲时间)特点:信道空,发送;忙则继续侦听,直到发现空闲立即发送,发生冲突时,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在发送 非坚持型CSMA(减少冲突,信道利用利最高为89.5)特点:信道空,发送;忙不再监听,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在发送 P
14、_坚持型CSMA(用于分隙信道)特点:信道闲,它以随机概率发送(P),并以1-P的概率把该次 发送推迟到下一个时隙;下一时隙还闲,再从复上述过程,直到发送成功或另一站开始发送,2、冲突检测(CD-Collision Detection),冲突的产生。两个以上节点都准备发送信号,并同时进行载波侦听,又在 侦听到空闲后都把信号送到线路上,而造成冲突。一个节点先检测到信道空闲,并发送了信号,但因传输延迟 信号没有按时到达接收节点,而接收节点因没有检测发送节 点已发送的信号,它也发送信号,造成冲突,注意:冲突会造成已发送帧的破坏,所以在发送帧的过程中,应当“边发边听”,且“冲突即停(停止本次发送)”,
15、丢弃受损帧,等 待下一个随机时间再发送,(2)检 测 目前,应用较多的冲突检测方法是主机发送器把数据发送到 信道上,然后,该主机接收机在把数据接收回来,并与发送数据 相比判别。若一致,则无冲突发生;若不一致,则表示有冲突发 生。IEEE802.3标准限制了线缆的长度。,IEEE802.3标准线缆长度的规定,细,(3)后退等待,冲突后,发送站点发出一干扰信号(一串3248位的“1”),清除 巳发出的帧,通知所有站点“冲突发生”,请所有站点都暂停 发送,以免持续冲突造成网络瘫痪。这样就存在一个等待停 滞时间(退让)退让时间各站点均不相同,否则会连续发生冲突。所以采用随 机退让时间,以便有效减少冲突
16、的连续发生 退让时间的选择:能使各站点尽快将帧发出、能够拥塞控制 一般情况下,重传16次后,如仍发生冲突,放弃传输,(4)接收处理 两项任务:接收效验(碎片、目的地址、完整性)和本地处理。碎片效验长度小于64字节(512位)的帧。目的地址判断是否是本地地址。完 整 性是否为畸形帧(大于1518字节)或没通过CRC效验及 定界符不对,IEEE802.3与10Mb/s以太网,1、IEEE802.3标准的特点 标准规定了CSMA/CD访问和物理层技术规范,其特点有:。指定了以太网使用的物理媒体以及工作特征。采用1坚持CSMA/CD协议。规定MAC帧的长度范围是641518字节。按CSMA/CD方法接
17、收数据时,每个节点必须检测通过该节点 的所有数据,完整时接收。发生冲突后,采用等待一随机时间。采用算法为: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两种格式:DIX(DEC、Intel、Xerox)格式和IEEE802.3格式 区别:IEEE802.3格式是16bit数字长度、DIX是16bit类型字段 IEEE802.3格式说明(MAC帧)。前同步码由7字节的前导码(101010)和1宇节的帧同步码(10101011)组成。前56个“0,1”位使接收/发同步,最后“ll”使接收者开始接收。目的地址(MAC)指接收帧的网卡地址。源地址(MAC)指发送站的网卡地址。类 型消息协议类型,标识该帧交给那个高层协议(IP、
18、ARP等)。数据长度:有效帧长度(最大帧1518字节,最小帧64字节)。校验FCS:帧的循环冗余校验序列,2、以太网的帧结构,46-1500字节,FCS,3、以太网的组成,遵循IEEE802.3标准的网络(基带总线网)称以太网,以太网的结构 由传输介质、收发器、网卡和计算机(工作站)组成 传输介质 粗缆、细缆、双绞线(100米)收发器 接收和发送数据、检测在总线上发生的帧的冲突、接口与电子设备的电器隔离 网 卡 通信关键设备 功 能:。数据的封装和解封。链路管理,实现CSMA/CD。编码和解码,10Mb/s以太网目前有5种物理层标准 1)10Base-5标准,标准以太网或粗缆以太网,总线连接
19、2)10Base-2标准(IEEE802.3a),细缆以太网,总线连接 3)10Base-T标准(IEEE802.3i),双绞线以太网,无屏蔽双绞线、星型方式连接 4)10Base-F标准(IEEE802.3j),光缆以太网,星型方式连接,4、10Mb/s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5、IEEE802.3以太网体系结构,802.3规范为便于物理层功能的实现,把物理层分了两层,分 别是物理信令子层(PLS)和物理介质附件(PMA)子层,物理信令子层(PLS)负责向MAC层提供服务、曼彻斯特的编码和解码、载波侦听(2)物理介质(PMA)子层 负责向PLS层提供服务、冲突检测、超长控制、发/收串行比特,连接
20、单元接口(AUI),介质访问单元(MAU),物理信号层,介质相关接口,100Mb/s以太网,1、100Base-T与IEEE802.3u,100Base-T也称快速以太网,相应标准为IEEE802.3u 主要特点:。保留以太网的CSMA/CD介质控制协议。采用简单不归零码,每个比特发送时间从100ns降低到10ns,提 高了10Mb/s的10倍。增加自适应功能,10M和100M的带宽上自适应;可用全双工 100Base-T的物理层标准。100Base-TX:支持2对5类非屏蔽双绞线;速率100Mb/s;介质长度100M。100Base-T4:支持4对3、4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其中3对用于数据传
21、 输,1对用于冲突检测,速率100Mb/s。100Base-FX:支持2条光纤,速率100Mb/s,媒体段长度100m,跨度400M。100Base-T2:支持2对3类非屏蔽双绞线,速率100Mb/s,最大距离100M,IEEE802.3u CSMA/CD模型,介质无关接口,协调子层,数据通路4位,物理介质子层,IEEE802.3z与千兆位以太网,采用802.3z CSMA/CD模型,层次结构与快速以太网相似,1、千兆位以太网的物理标准,千兆位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的区别仅在于把每个比特的发送时间进一步降低到1ns,它可支持多种介质,目前制定通信介质标准。1000Base-SX:支持波长为850n
22、m多模光纤,长度可达300550M。1000Base-LX:支持波长为1300nm单模光纤,长度可达3000M。1000Base-CX:支持屏蔽双绞线(150),双绞线长度可达25M。1000Base-T:支持5类非屏蔽双绞线,双绞线长度可达100M,千兆位以太网IEEE802.3ab标准(1999年6月通过)。保护用户在5类UTP布线系统上的投资,是100Base-T自然扩展。与10Base-T、100Base-T全兼容,在5类UTP上传输1000Mbit/s的。需解决5类UTP的串扰和衰减问题,因此,使得IEEE802.3ab工作 组的开发任务要比IEEE802.3z复杂,1998年,2、
23、千兆位以太网的层次结构,协调子层,千兆介质无关接口,数据通路8位,物理编码子层,物理介质子层,IEEE802.3ae草案与万兆以太网,1、万兆以太网出现的背景,a.技术原因 作城域网骨干带宽太低(10M以及100M快速以太网的时代)b.传输距离。无论是10M、100M还是千兆以太网,传输距离都是100m 802.3规定1000Base-SX接口使用纤芯62.5m的多模光纤最长传 输距离275m,使用纤芯50m的多模光纤最长传输距离550m;1000Base-LX接口使用纤芯62.5m的多模光纤最长传输距离550m,使用纤芯50m的多模光纤最长传输距离550m,使用纤芯为10m 的单模光纤最长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EEE802 模型 局域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3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