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主讲教师冯继健.ppt
《统计学主讲教师冯继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主讲教师冯继健.ppt(3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统 计 学,北京现代职业学校主讲人:冯继健,统 计 学 主讲教师:冯继健,第一章 统计总论,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四章 综合指标,第七章 抽样估计,第八章 假设检验,第六章 指数分析,第五章 动态数列分析,第一章 统 计 总 论,教学目的 本章对统计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介绍,如统计的基本涵义、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统计工作过程与任务、统计的职能、统计组织等等。本章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对统计学科的性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的职能和组织,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及相互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每一位在校生创设更为广泛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门路和良机,拓展思维空间,决定在所有与经济类等相关专业开设统计课。,开设统计课的目的、意义,工 业:总产值、利润,农 业: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建筑业:原材料、施工进度,国民经济按产业部门分类,第 一产 业,第 二产 业,金融、房地产、保险、文化、教育科研公安、综合技术服务、运输邮电卫生体育、商业,第 三产 业,课程设计基本框架图,统计基础 50%,卫生统计 33%,统计态势 17%,统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中 国 统 计 史 简 表,世 界 统 计 史 简 表,统计实践活动,它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
3、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第一章 统计总论,例如:要了解我国人口情况,统计部门首先就要编制调查表,设计调查项目,然后派调查人员逐户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最后得出我国人口的各种总量指标、构成指标及反映人口发展变化情况的指标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统计工作。,统计工作,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及相互关系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总论,它是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总称。,统计资料,1998年北京市国民生产总值2011.77亿元人民币,比1997年增长9.8%。,商业企业某月销售额资料(单位:万元)10,60,40,80,130,
4、7050,98,200,某企业五年毛线销售量资料,计量单位:万斤,毛线销售量趋势图,二 年 级 珠 算 通 级 率,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第一章 统计总论,哪些是我们所需的资料?,应当怎样搜集所需的资料?,对搜集到的数字资料应当进行怎样整理才能反映资料的真实分布特征?,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数字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解决一切问题所用的方法均由统计学提供,三 种 涵 义 的 关 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
5、点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例如:对我国人口状况进行研究,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其中:总人口116000万人 大陆人口11336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1.5%女性人口48.5%,1995年全国GDP57733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19.7%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49.%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31.3%,1990年总人口110000万人 2000年总人口130000万人,十六大报告指出:2000年底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实现小康,产业构成资料,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5,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第一章
6、统计总论,统 计 学 的 研 究 方 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大量观察法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全部和足 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统计分组法指根据事物的内在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研究方法。例如:人口按年龄分组、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类、国民经济按部门分类等。,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在统计分析中广泛运用着各种综合指标来反映总体内部的各种数量关系。如动态分析、因素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等。,统计
7、模型法指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经济变量、基本关系式、模型参数,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从事实到概括的一种推理方法,推断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观察,推断出总体的数量特征的研究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统计工作搜集的资料都是样本资料,样本资料分散、零碎,必须经过整理归纳才能据此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所以归纳推断法在统计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 异 与 变 量,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总体:(POPULATION)是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
8、别事物的集合体称为统计总体。总体单位:(INDIVIDUAL)是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总体单位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企业机构、地域或状态、长度、时间等等。,例如:了解城镇居民生活状况,城镇全部居民就构成统计总体,城镇每一位居民就是总体单位。了解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统计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总体单位。,注意: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的范围可大可小,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总体的范围,当总体确定了则相应的总体单位也就确定了。,根据总体包括的总体单位是否有限,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无限总体: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无限多,数不清。有限总体: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有限多。可以数清。
9、,单位标志:简称标志(SIGN)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属性和标志值两种。,例如:职业是品质标志,标志表现具体为工人、公务员、商业职工、教师等。年龄是数量标志,标志表现具体为10岁、20岁、30岁等。,变异:(VARIATION)就是差异,指某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表现不同。变量:(VARIABLE)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统计指标(STATISTICAL INDEX)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如工业总 产值、商品销售额等。,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统计指标体系: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用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
10、相互制约的关系。,区 别,联 系,指标,标志,第一章 统计总论,统 计 的 职 能,国家统计系统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是国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国家管理系统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和监督系统,国家统计则兼有其中的信息、咨询、监督三种系统的职能。,统 计 的 组 织,综合统计系统,专业统计系统,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综合统计 国家统计局 系统构成 地方各级统计机构,第一章 统计总论,一、判 断 对 错,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
11、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5、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第一章 统计总论,二、单 项 选 择 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D,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
12、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B,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B,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A,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B,三、多项选择题部分,第一章 统计总论,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
13、标志 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A B D,2、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A C D,3、在工业普查中()、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B C E,教 学 目 的,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阶段。所搜集的数据资料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的结果。因此,搜集统计资料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方式、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统
14、计调查的意义、种类,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各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的应用条件。,第二章 统 计 调 查,第二章 统计调查,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和统计调查的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资料的检查,第二章 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划分,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连续调查,非连续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划分,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统 计 调 查 的 种 类,准确性,及时性,工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单位负责人:请您真实地表达对以下问题的看法,每个问题只选一个答案,在标准答卷的相应题号中
15、用2B铅笔将答案号涂黑;您的答案将影响宏观决策和社会对您所在行业的形式判断;请您仔细阅读下面一句话。,“我保证我所填写的是真实的感受”,(二)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趋势判断,短期设备投资,就 业,企业资金状况,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方案的内 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期限,调查的组织工作,统计调查方案是指导统计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调查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调查数据的质量。不同调查任务的调查方案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会有一定的差别,但包括的主要内容大体是一致的。,Why,Who,What,When,Whole,Survey table,第二章 统计调查,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
16、达到的具体目标,它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调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调查目的的写作应简明扼要。,例如: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办法规定:“为了准确查清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在人口数量、地区分布、构成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统一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料,订于1990年进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目的,第二章 统计调查,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是搜集数据资料的基本单位。,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所解决的问题是:,向谁调查?,由谁
17、来提供所需资料?,例如: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举例:调查目的是要取得国营工业企业产品质量、产量成本等资料,举例:调查目的是要取得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资料,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填报单位?,第二章 统计调查,它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如一个人的年龄、收入,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调查表是用于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表格,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外附加三部分组成。,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如一个人的性别、
18、职业,一个企业的经济类型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中学生健康状况调查表,填报单位:制表机关:市教育局、卫生局 地 址:批准机关:市统计局 批准文号:19370061,填表人:填表日期:,第二章 统计调查,为确保调查资料的准确性,统计调查必须规定这两种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即规定所调查的是哪个时期或时点的资料。,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即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度。,例如: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 7月1日0时”,并要求在“1990年7月1日至10日 完成普查的登记工作”。,1990年7月1日0时就是调查时间,1990年7月1日至10日就是调查时限。,调查时间:,调查时限
19、:,调查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 工 作,这项内容包括的比较多,如调查机构的确定,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调查经费的来源和支出预算,以及其它一些调查工作的准备等。,为拟订本厂三座新家属楼的分房方案,合理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某厂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工作计划案 例,调 查 目 的,它包括本厂职工中已婚职工住房困难户。不包括青年职工、临时工及住房无困难户。说明:1、住房困难户指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m2。2、家庭成员中不包括已婚就业子女和非直系亲属。,调 查 范 围,该厂职工住房情况调查表,户主姓名_工作单位_职务_住房总面积_m2,填表日期:年 月 日,调查表通过各车间科室工会小组发
20、职工住房户要求:1、表中调查内容均填写1991年末的实际情况 2、调查表于1992年3月15日以前发职工困难户 3、各科室于1992年3月底以前收齐交工会汇总,此项调查由工会人事科,分房委员会共同组织,由工会抽一名副主席具体领导。工会结合调查结果编制出本厂职工住房困难情况分组表,汇同人事科和分房委员会具体研究,于某月某日前拟出分房方案,报厂部审批。,调 查 时 间,调查组织实施计划,Why,Who,What,When,Whole,五 个“W”原 则,第二章 统计调查,普查 抽样调查 统计报表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普查,涵义: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 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
21、查。,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普查必须规定标准调查时间,作用:普查主要用来搜集那些反映国 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例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物资库存普查、乡镇企业普查、商业饮食业普查等等。,统计调查方法,第二章 统计调查,抽 样 调 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是又要 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简单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
22、等距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组织形式,对总体不进行任何整理,直接从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作用,特点,涵义,优点,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进行分类,再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大小顺序排列,然后依一定间隔抽取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先将总体各单位划分为许多群,再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选部分群,对中选群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第二章 统计调查,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都属于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是对 总体中的重点 单位进行调查,典型调查是对总体中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指其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如:对大型钢铁基地进行调查,二者共同点,二 者 区
23、 别,根据客观标准选择重点单位,在对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典型单位,典型单位指总体中具有典型性的单位。如先进典型、落后典型等,更重要的是能够代表现象一般水平的典型。,统 计 报 表,1、什么是统计报表?,2、基本特点是什么?,3、有何作用?,4、有哪几种类型?,原 始 记 录,统 计 台 帐,608玻璃制品厂,班、组负责人 年月日,企 业 内 部 统 计 报 表,车间主任(或班组长)统计员,企 业 内 部 统 计 报 表,608玻璃制品厂 全厂生产日报 年月日,厂部负责人统计员,第二章 统计调查,调 查 资 料 的 检 查,准确性 完整性 及时性,准确性检查就是对调查误差的检查,登记性误
24、差,代表性误差,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这种误差可以避免,根据样本单位的数量特征推断总体数量特征时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不可避免,登记性误差:逻辑检查、计算检查,代表性误差:可计算出误差,并通过调整 一些条件控制误差的大小。,第二章 统计调查,一、判 断 对 错,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资料是 否全面来划分的。(),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3、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 填报单位是户。(),4、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 大的单位。()
25、,5、统计调查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 实而发生的误差。(),6、典型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 反映的实际情况。(),7、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第二章 统计调查,二、单 项 选 择 题,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B,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B,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主讲 教师 冯继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3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