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程6ppt课件.ppt
《统计学教程6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教程6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统计学,叶 思 荣,东 南 大 学经济管理学院,第 六 章,第六章 动态数列,61 动态数列概述,一 动态数列的概念,二 动态数列的分类,三 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62 动态分析指标,一 动态比较分析指标,1发展水平,2增长量,3发展速度,4增长速度,5增长百分之一绝对值,第六章 动态数列,61 动态数列概述,62 动态分析指标,一 动态比较分析指标,一 动态平均分析指标,1平均发展水平,2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63 动态数列分析,一 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1长期趋势,2季节变动,3循环变动,4不规则变动,第六章 动态数列,61 动态数列概述,62 动态分析指标,63 动态数列分析,
2、一 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二 长期趋势的测定,1 时距扩大法,2 移动平均法,3 数学模型法,三 季节变动的测定,动态数列(时间数列)把一系列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拥挤指标数值,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而成。,两要素,统计指标数值,通常用ai或yi表示,通常用ti或fi表示,经济现象所属时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年份,国内生产总值,1990,1415.50,1991,1601.38,1992,2136.02,1993,1998.16,1994,4057.39,1995,5155.25,1996,6004.21,1997,6680.34,1998,7699.82,1999,7199.
3、95,8582.73,2000,9511.91,2001,10636.30,2002,动态数列描述了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反映出现象的发展趋势。同时,动态数列又是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并为进一步分析现象动态发展的规律提供依据。,1计算各种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考察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速度与结果,并进行动态比较。,2用于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趋势,揭示其变动规律,对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3将不同动态数列纳入同一个模型中进行分析研究,揭示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及其动态演变关系。,动态数列,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相对指标,两个时期指标对比,两个时点指
4、标对比,一个时期指标和一个时点指标对比,GDP、产量、工资总额等,企业数、职工人数、库存额等,产值利润率、GDP构成等,职工的构成、资金构成等,资金利润率、人均GDP等,平均指标,总体单位平均数,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序时平均数,编制动态数列,最重要的是遵循可比性原则。所谓可比性,指的是数列中对应于不同时间的指标值可以相互比较;符合这一性质的动态数列才能够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动过程和规律。贯彻可比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同一动态数列,指标值所属时间应当统一,2总体范围应一致,3经济内容应一致,4计算方法要一致,5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要一致,发展水平 处于量变过程的经济现象在某一时期(时点)所
5、达到的实际规模和水平。,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增长量 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年距增长量,*平均增长量,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年,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1990年2001年中国出口总额,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年距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1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即:,2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环比发展速度,即:,增长速度 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年距增长速度:,91
6、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年,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环比增长速度动态数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问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计算公式为:,用符号表示可以将上式化间:,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亿美元,年,6.21,7.18,8.49,9.17,12.10,14.88,15.11,18.28,19.38,19.49,24.
7、92,26.62,发展水平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而绝对数又有时期数和时点数之分,它们在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方法各有不同。下面分别讨论。,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动态数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序时平均数作为一种平均数,与一般(静态)平均数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抽象了现象的个别差异,以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但二者又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序时平均数抽象的是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因而它能够从动态上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一般(静态)平均数抽象的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同一时间上的差异,因此,它是从静态上说明现象总体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8、。,1)绝对数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由于绝对数动态数列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之分,在具体处理上有所不同。,*时期指标动态数列,*时点指标动态数列,时点指标动态数列,连续时点,逐日登记(简单算术平均数),发生变化时登记(加全平均数),间断时点,时点间隔相等(首末折半法),时点间隔不等,时点间隔相等:,时点间隔不等,P-193,P-194,假定:,2)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动态数列是派生数列,它可以是两个时期数列或两个时点数列的对应项对比的结果,也可以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对应项对比的结果。因此,要计算相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不能就数列中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直接进行平均计算;而
9、必须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用公式表示为:,*两个时期指标进行对比:,*两个时点指标进行对比:,*两个时点指标进行对比:,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平均速度指标。前者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后者则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因此,这两个指标在国民经济管理和统计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是编制和检查计划的重,要依据,还可以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阶段发展状况的比较,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发展状况的比较。,平均发展速度是一定时期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各时期对比的基础不同,所以不能采用一般序时
10、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主要有几何平均法和高次方程法。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原理,就应当按连乘法,即几何平均数公式计算各指标值的平均数。,设有一动态数列:,不难看出,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隐含着一个假设:即从动态数列的最初水平 出发,以数列的平均发展速度代替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计算出的期末理论值水平应与期末实际水平相一致。这也就是几何平均法又称水平法的缘由。,或,就计算方法来说,讨论的重点是平均发展速度指标。因为平均增长速度既不能由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求得,也不能根据一定时期的总增长
11、速度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是通过它与平均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几何平均法是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常用方法。但其计算过程只考虑现象的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而舍象了中间各期水平差异造成的影响。如果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过高或过低,或者中间各期水平波动很大,都会影响平均速度的代表性甚至使它失去意义。因此,运用几何平均法要注意各期水平的波动状况,用具体的环比发展速度补充总平均发展速度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对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得出正确而完整的认识。,另外,对平均速度指标的分析要充分利用原始动态数列的信息。平均速度指标是一个总括性指标,其计算过程中舍弃了现象随时间变化的大量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教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3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