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pt
《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背景及其相应发展二、土地私有化的问题所在三、土地国有化的困难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存在历史性五、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道路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建设问题。,一、研究背景及其相应发展,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包产、包干到户的1979 1985 年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超常规增长,1984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温饱问题。,中国1977-1997年近20年粮食产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公报),1986 年到1991年,1979到 1985年,在1 9 8 5 年
2、至199 8 年这4 年间,我国种植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9%,远低于1 9 7 8 一1 9 8 0 年的4.5%和1 9 8 1 一1 9 8 4 年的8.6%,明显地表现出停滞和徘徊的状态。,这一阶段的时间起止大约是从1986 年到1991 年。在这一阶段,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粮食生产由1984 年的高峰跌入1985 年的低谷,随后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徘徊。在这一背景下,理论界开始反思“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很多学者开始探索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突破口。,农业经营规模过小,产权问题,(1978-1998),(1999-至今),农业经营规模过小(1978-1998),农业经营规模不经
3、济现象,(1)土地分割细碎,增加边梗占地,浪费了土地,降低了土地利用率。(2)分布零散,耕作不便,农业劳动辅助时间增加,限制了劳动效率的提高。,农业经营规模不经济的社会延伸,(1)在一些地区不仅机械耕作困难,甚至牲畜也难以使用,只好倒退为靠人力耕翻、种植,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地块过小,现代的农业技术措施,如良种、轮作、化肥、灌溉、(2)植保等都难以实施(3)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经营规模不经济的社会延伸,(4)投资能力有限,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比重缩小,农业日益副业化、兼业化,农户对土地投资兴趣不高,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农业物质投入减少,土城肥力降低,弃耕荒芜土
4、地(5)使农业生产的自给性增强,农产品商品率降低。这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保证农产品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经营规模太小的根源又是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首先,土地平均承包制度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所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定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据1986 年调查,平均每户承包土地.0.61公顷(9.2亩),分为9块,平均每块土地0.068会顷(1.02亩)。日本是世界上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很小的国家,1984年平均每农户经营耕地1.67公顷,相当于我国平均每农户承包土地面积的1.7
5、5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构想 毕宝德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0年第六期),时间段划分原因,这一阶段的时间起止是从1998 年底至今。到1998 年,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运行了20 年。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一制度安排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 年的政策,同时,加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产权(2000-至今),鹤壁市淇县:非法征地毁青苗 官员大玩“躲猫猫”,2013年3月1日,
6、正值“两会”召开的第二天,鹤壁市淇县高村乡发生了一件让村民欲哭无泪的事儿:该村几十位农民的50余亩小麦田一夜之间被铲平,村民口粮绝收,上告无门。,守住全国耕地 不少于亿亩这条红线,目前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解决人民公社制度遗留下来的土地产权不清问题,存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产生的主体虚位的弊端。在改革前,农村土地实行生产队、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但到底由谁来行使所有权是不完全明确的。,所有权认知调查,权属认知频数分析,资料来源:教育部课题农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调查问卷,作为产权主体的“集体”到底是指谁?,法律的规定:交叉宪法: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民法通则:土地归
7、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业法和土地管理法:乡(镇)、村或村内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不清与身份模糊:必然“弱化”产权的排他性进而导致产权侵蚀“乡镇、村、组”三级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代表。三级官僚等级制度,必将导致职位等级制度。后果:各个“上级”以土地所有者的名义侵犯农民的土地产权。,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分税制的激励,投资竞争,土地掠夺,优惠条件,产能过剩,出口依赖,三无农民,外部危机,内部隐患,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压缩消费,内需不足,农业萎缩,农村凋零,二、土地私有化的问题所在,第一,农地私有不一定能促进土地长期投资的增长。,在解决温饱问题阶段,所追求的主要是
8、产品数量,而不是效益。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农民投资的取向主要是追求效益,获得更多货币收入以致富。1987 年农村中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首次超过农业。主要是因为农业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构想 毕宝德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0年第六期),第二,农地私有不一定有利于土地流转与集中。,一种是欧美大农场模式,一种是东南亚小规模经营模式(包括中国)。在中国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环境里,农地私有会阻碍规模经营的发展,其根本原因仍然是交易费用太高单个农户利用和修建农田基础设施(比如灌溉机井、水渠、田间道路等)的交易成本将非常巨大,甚至会使交易和谈判无法进行,进而阻碍农户对土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2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