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重组技术的原理及步骤.ppt
《DNA重组技术的原理及步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重组技术的原理及步骤.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NA重组技术的原理及步骤,第五组:郑桂贤,一、发展历史,1951年,美国学者E莱德伯格等发现了噬菌体。1957年日本学者发现了抗药性质粒。20世纪70年代初,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也为重组DNA技术奠定了基础1978年,诺贝尔生医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的纳森斯、亚伯与史密斯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基因工程、遗传工程、分子克隆作为DNA重组技术的代名词被广泛使用。,二、DNA重组技术的原理,1.目的基因的获取2.克隆载体的选择与构建3.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4.重组DNA导入受体菌5.重组体的筛选6.克隆基因的表达,三、DNA重组技术的步骤,1.分:
2、分离目的基因 2.切:对目的基因和载体适当切割 3.接: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 4.转:重组DNA转入受体菌 5.筛:筛选出含有重组体的受菌体,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从细胞中分离出DNA,(一)分:目的基因的获取,1.化学合成法:较短的基因(60-80bp)用途:PCR引物、测序引物、核酸杂交探针、定点突变 2.基因组DNA、cDNA 3.聚合酶链反应,cDNA文库,基因重组,反转录酶,mRNA,cDNA,基因组DNA文库,限制性内切酶,基因组DNA,基因重组,转化细菌,体外包装,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理想载体具备的条件:可转移性、复制功能、多克隆位点(广泛、特异)
3、、显著的筛选标志,便于筛选和鉴定、安全性常用克隆载体:质粒DNA、噬菌体DNA、病毒DNA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带有抗性基因及表型识别等遗传性标记;经改造后具有多克隆位点。pBR322是一个人工构建的重要质粒,有万能质粒之称。它是由pSF2124、pMB1及pSC101三个亲本质粒经复杂的重组过程构建而成的。,多克隆位点,ori,复制起始点,遗传标记,Amp,polylinker,质粒载体,(二)切:对目的基因和载体适当切割,(1)与DNA分子相关的几种酶及基因工程的其他工具,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在特异位点上切割DNA分子分三类,常用为类酶识别序列呈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NA 重组 技术 原理 步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2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