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与修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损伤与修复.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NA损伤与修复 DNA Damage and Repair,第十五章,各种体内外因素所导致的DNA组成与结构的变化称为DNA损伤(DNA damage),其一,DNA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永久性改变,即突变 a.基因型突变 b.表型突变其二,导致DNA失去作为复制和/或转录的模板的功能,DNA损伤的后果:,生物多样性依赖于:,DNA突变,DNA修复,平衡,DNA损伤DNA Damage,第一节,一、多种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导致DNA损伤,(一)体内因素,DNA复制错误 DNA自身的不稳定性 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DNA复制错误:,在DNA复制过程中,碱基的异构互变、4种dNTP之间浓度的不平衡等
2、均可能引起碱基的错配DNA复制的错配率约1/1010复制错误还表现为片段的缺失或插入。特别是DNA上的短片段重复序列,在真核细胞染色体上广泛分布,导致DNA复制系统工作时可能出现“打滑”现象,使得新生成的DNA上的重复序列拷贝数发生变化。亨廷顿病、脆性X综合征、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DNA自身的不稳定性:,DNA结构自身的不稳定性是DNA自发性损伤中最频繁和最重要的因素。当DNA受热或所处环境的pH值发生改变时,DNA分子上连接碱基和核糖之间的糖苷键可自发发生水解,导致碱基的丢失或脱落,其中以脱嘌呤最为普遍。含有氨基的碱基还可能自发脱氨基反应,转变为另一种碱基,即碱基的转变,如C转变为U,A转
3、变为I(次黄嘌呤)等。,(二)体外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ultra violet,UV),常见的二聚体:T-T,C-T,C-C,化学因素:,自由基导致的DNA损伤碱基类似物导致的DNA损伤 碱基修饰剂、烷化剂导致的DNA损伤 嵌入性染料导致的DNA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对DNA的损伤,二、DNA损伤有多种类型,碱基脱落碱基结构破坏嘧啶二聚体形成DNA单链或双链断裂DNA交联,碱基损伤与糖基破坏:,化学毒物可通过对碱基的某些基团进行修饰而改变碱基的性质。由于碱基损伤或糖基破坏,在DNA链上可能形成一些不稳定点,最终可导致DNA链的断裂。,碱基之间发
4、生错配:,碱基类似物的掺入、碱基修饰剂的作用可改变碱基的性质,导致DNA序列中的错误配对。在正常的DNA复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自发碱基错配。最常见的是组成RNA的尿嘧啶替代胸腺嘧啶掺入到DNA分子中。,DNA链发生断裂:,电离辐射、化学毒剂、磷酸二酯键的断裂、脱氧戊糖的破坏、碱基的损伤和脱落都是引起DNA断裂的原因。碱基损伤或糖基破坏可引起DNA双螺旋局部变性,形成酶敏感性位点,特异的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并切割这样的部位,造成链断裂。DNA链上被损伤的碱基也可以被另一种特异的DNA-糖基化酶除去,形成无嘌呤嘧啶位点(apurinic-apyrimidinic site,AP site),或称
5、无碱基位点(abasic site),这些位点在内切酶等的作用下可形成链断裂。,DNA 的共价交联:,DNA双螺旋链中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与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以共价键结合,称为DNA链间交联(DNA interstrand cross-linking)。DNA分子中同一条链中的两个碱基以共价键结合,称为DNA链内交联(DNA intrastrand cross-linking)。DNA分子还可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称为DNA-蛋白质交联(DNA protein cross-linking)。,DNA损伤可导致,碱基置换缺失 插入 重排,DNA分子上的碱基错配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
6、自发突变和不少化学诱变都能引起DNA上某一碱基的置换。点突变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可导致氨基酸改变。,(一)错配可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错配分类,镰形红细胞贫血病人Hb(HbS)亚基,正常成人Hb(HbA)亚基,镰形红细胞贫血病人,(二)缺失、插入和框移突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大分子上消失。插入:原来没有的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间。缺失或插入都可导致框移突变。框移突变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缺失引起框移突变:,(三)重组或重排常可引起遗传、肿瘤等疾病,DNA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称为重
7、组或重排。移位的DNA可以在新位点上颠倒方向反置(倒位),也可以在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重组。,由基因重排引起的两种地中海贫血基因型:,DNA损伤(突变)可能造成两种结果:其一是导致复制或转录障碍(如胸腺嘧啶二聚体,DNA骨架中产生切口或断裂);其二是导致复制后基因突变(如胞嘧啶自发脱氨基转变为尿嘧啶),使DNA 序列发生永久性改变。所以,必须通过进化使细胞拥有灵敏的机制,以识别和修复这些损伤,否则细胞无法维持正常代谢。,DNA损伤的修复The repair of DNA damage,第二节,DNA修复(DNA repair)是指纠正DNA两条单链间错配的碱基、清除DNA链上受损的碱基或糖基、恢
8、复DNA的正常结构的过程。DNA修复是机体维持DNA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保证生命延续和物种稳定的重要环节。,一、有些DNA损伤可以直接修复,嘧啶二聚体的直接修复 烷基化碱基的直接修复 无嘌呤位点的直接修复 单链断裂的直接修复,嘧啶二聚体的直接修复,烷基化碱基的直接修复,无嘌呤位点的直接修复,DNA嘌呤插入酶能催化游离嘌呤碱基或脱氧核苷与DNA嘌呤缺如部位重新生成糖苷共价键,导致嘌呤碱基的直接插入。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单链断裂的直接修复,DNA连接酶能够催化DNA双螺旋结构中一条链上缺口处的5-磷酸基团与相邻片段的3-羟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直接参与部分DNA单链断裂的修复,如电离辐射所造
9、成的切口。,二、切除修复是最普遍的DNA损伤修复方式,碱基切除修复 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识别水解:DNA糖基化酶特异性识别DNA链中已受损的碱基并将其水解去除,产生一个无碱基位点;切除:在此位点的5端,无碱基位点核酸内切酶将DNA链的磷酸二酯键切开,去除剩余的磷酸核糖部分;合成:DNA聚合酶在缺口处以另一条链为模板修补合成互补序列;连接:由DNA连接酶将切口重新连接,使DNA恢复正常结构,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首先,由一个酶系统识别DNA损伤部位;其次,在损伤两侧切开DNA链,去除两个切口之
10、间的一段受损的寡核苷酸;再次,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一段新的DNA,填补缺损区;最后由连接酶连接,完成损伤修复。,E.coli的NER主要由4种蛋白质组成:UvrAUvrBUvrCUvrD,人类的DNA损伤核苷酸切除修复,首先由损伤部位识别蛋白XPC和XPA等,再加上DNA复制所需的SSB,结合在损伤DNA的部位;XPB、XPD发挥解旋酶的活性,与上述物质共同作用在受损DNA周围形成一个凸起;XPG与XPF发生构象改变,分别在凸起的3-端和5-端发挥核酸内切酶活性,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帮助下,切除并释放受损的寡核苷酸;遗留的缺损区由聚合酶或进行修补合成;最后,由
11、连接酶完成连接。,着色性干皮病(XP)是第一个与DNA损伤修复缺陷有关的人类疾病,可累及各种族人群。患者细胞存在UV照射后DNA损伤修复功能缺陷,患者的皮肤部位缺乏核酸内切酶,不能修复被紫外线损伤的皮肤的DNA,因此在日光照射后皮肤容易被紫外线损伤,先是出现皮肤炎症,继而可发生皮肤癌。,患者发生皮肤癌的可能性非常高。XP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遗传异质性。缺陷基因编码的蛋白都参与DNA的切除修复。XPA、XPB、XPC、XPD、XPE、XPF、XPG、XPH,NER不仅能够修复整个基因组中的损伤,而且能拯救因转录模板链损伤而暂停转录的RNA聚合酶,即参与转录偶联修复(transcriptio
12、n-coupled repair)。作用方式:NER蛋白质被募集于暂停的RNA聚合酶。转录偶联修复的意义:将修复酶集中于正在转录DNA,使该区域的损伤尽快得以修复。,碱基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错配是指非Watson-Crick碱基配对。碱基错配修复也可被看作是碱基切除修复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负责纠正:复制与重组中出现的碱基配对错误;因碱基损伤所致的碱基配对错误;碱基插入;碱基缺失。,E.coli错配修复系统修复复制差错,Dam甲基化酶(methylase)使E.coli处于暂时的半甲基化状态,标记母链和新合成的DNA链,帮助新合成的DNA链被错配修复系统识别并修复。,模板
13、链的GATC序列甲基化,MutH仅切割新合成的DNA链,MSH(MutS homologs)蛋白与MutL同源的MLH和PMS蛋白,真核细胞错配修复系统即无MutH蛋白,也无半甲基化标记母链。错配修复系统利用冈崎片段连接前的DNA缺口辨别错配碱基所在的DNA链。,真核细胞核苷酸修复错配系统:,三、DNA严重损伤时需要重组修复,同源重组修复:参加重组的两段双链DNA在相当长的范围内序列相同(/=200bp),保证重组后生成的新区序列正确。非同源末端连接的重组修复:哺乳动物修复方式。,同源重组修复,四、某些修复发生在跨越损伤DNA的复制事件之后,重组跨越损伤修复 合成跨越损伤修复,重组跨越损伤修复
14、,SOS修复中LexA-RecA操纵子的作用机制,常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DNA损伤和修复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DNA damage and repair,第三节,一、DNA损伤具有双重效应,一是给DNA带来永久性的改变即突变,可能改变基因的编码序列或者基因的调控序列;二是DNA的这些改变使得DNA不能用作复制和转录的模板,使细胞的功能出现障碍,重则死亡。,DNA损伤通常有两个生物学后果,二、DNA损伤修复障碍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DNA损伤与肿瘤、衰老以及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由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引
15、起的对结直肠癌及某些其他癌症(如子宫内膜癌、胃癌)的遗传易感性。这些MMR基因突变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主要包括MLH1、MSH2(622位C/T转换,脯氨酸变成亮氨酸)、MSH6及PMS2基因突变,前二者较多见。,BRCA1基因1990年,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直接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命名为乳腺癌1号基因,英文简称BRCA1。1994年,又发现另外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称为BRCA2。,BRCA1/2是两种具有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基因,在调节人体细胞的复制、遗传物质DNA损伤修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拥有这个基因的家族倾向于具有高乳腺癌发生率,通常发生在较年轻时,病人的两侧乳房都确癌,且同时患有卵巢癌。已癌变的细胞本身的DNA修复功能却显著升高,能修复化疗药物引起的DNA损伤。,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症(AT)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高辐射敏感性、进行性神经退变、免疫缺陷、早衰及易患癌症等.AT致病基因(ATM),1995年被克隆。定位于人染色体11q22-23.全长150kb,编码序列12kb。,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2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