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3 版)3-8-16.docx
《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3 版)3-8-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3 版)3-8-16.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1前言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热环境下体育竞技和军事训练中常见的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在热射病的实际防治过程中经常存在误诊漏诊、对其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治疗方案实施不正确等情况,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急诊是热射病救治的重要关口,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提高热射病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急诊医护人员对热射病及其救治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热射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生存质量。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急诊医护人员对热射病核心知识掌握程度有待提高。其中,诊断要点和救治要点的掌握比率最低,仅为30.9%和13.3%Ul因此提高
2、急诊一线救治人员的认知水平,加强培训和宣教,是早期识别和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鉴于临床实践需求,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以及中国国情,在2019年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中国成人急诊临床实践特点的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十分必要,对于提高我国急诊热射病诊治水平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成立共识筹划工作组后,检索文献并筛选,提出推荐意见,最终确定共识.2制定过程与推荐依据本共识是由来自全国急诊医学、重症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所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制定,2021年8月各方达成了共识,完成第4轮讨论,10月份定稿。专家成员对推荐意见逐一进行了表决,在最终轮投票进行表决时达成一致。推荐
3、强度和循证证据等级见表I、表2。3热射病病理生理热射病的病理生理判I制庞大而复杂,近年来,双通道机制被多数学者逐渐认同。第一通道即热暴露使核心温度升高造成的直接对各器官系统的损害;第二通道则是热暴露引起的热应激、内毒素血症,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免疫功能紊乱,这种病理过程被定义为热射病“类脓毒症反应“,造成患者多器表1临床推荐分级推荐强度等级释义及临床建议A强。循证证据肯定或良好(I-Lt级);或循症证据一般(11I-IV级),但在国内外指南中明确推荐。能够改善健康结局,利大于弊B中等。循症证据一般(In-IV级).可以改善健康结局。C弱。循症证据不足或矛质。
4、无法明确利弊,但可能改善健康结局表2循证证据等级证据等级分级释义基于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或系统评价;大1宗随机试验基于至少1个质量较高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规范、结果明确的观察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基于设计良好的非随机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性研究,非前瞻性队列研究IV基于m瞄机性回顾性研究;病例报告;专家共识官功能碍,如不及时有就台疗,病癖可高达60%以上。目前认为热射病就是源于热暴露导致的直接细胞损害和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脏器损害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过程4热射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1 热射病的诊断及分型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
5、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oC,伴有皮侬热、意识摩1(如澹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又称非劳力型热射病,classicheat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heatstroke,EHS)l4,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而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A等支诊断标准网如下:
6、病史信息: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高强度运动。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澹妄、行为异常等);核心温度超过40;多器官(2个)功能损伤表现(肝脏、肾脏、横纹肌、胃肠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i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由病史信息中任意一条加上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考虑热射病的诊断。本共识建议以直肠温度作为核心温度的标准。如果在急诊诊治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不能第一时间测量直肠温度,而采取其他测量体内温度的方法,测出的体内温度应换算为直肠温度。通常情况下,直肠温度较腋温高0.81.()。
7、(:(表3)0直肠温度与其他温度的换算关系及操作方法可参阅文献。推荐意见1: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对于发热原因不明、曾处于封闭环境中的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的患者,若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除外脑卒中的可能)时,急诊医务人员应首先考虑到经典型热射病。当患者有高温(高湿)环境作业或高强度体力运动经历,并出现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急诊医务人员应首先考虑到劳力型热射病。推荐意见2:建议在热射病急诊诊治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测量直肠温度的方法。如果无条件测量直肠温度而采取其他测量方式,需换算成直肠温度。通常情况下,直肠温度较腋温高0810C.推荐意见3:建议采取以下诊断标准:病史信息:暴露于高温、
8、高湿环境;高强度运动;(2)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澹妄、行为异常等);核心温度超过40;多器官(N2个)功能损伤表现(肝脏、肾脏、横纹肌胃肠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DICo由病史信息中任意一条加上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考虑热射病的诊断。4.2 热射病的易感因素4.2.1 经典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的易感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1)个体因素:揄出疾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螃病等;:如老年人、婴幼儿;防暑意识不足:如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等;脱水:老年人体内水分含量低,易脱水;超重或低体重:身
9、体质凝数(bodymassindex.BMI)25或150mmoVL影像学检查早期多无异常发现随庚械t展,可晒与蒯器官损伤相关的改变Cr可准确提供出血位置、中线位移及出血垃等参数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头部Cr可用于确定诱因或其他伴发毓-表5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鉴别要点A如诊断依据热射病脓毒血症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4版减少性紫撅诱因高温高湿环境、高强皮脚曲等病毒感染、化学因素等病毒感染、化学因素等与自身免疫有关度体力运动发热常见高热可见高热可见高热可见高热可见高热意识障碍常见可见可见可见可见凝血障碍常有常有可有的常有磁雕极少见可见少见可见多见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或局部肿块极少见
10、极少见常见极少见极少见实验室检查早期血常规等检直白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白细胞多正常,伴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血1领计数减少、出血细胞增高或正常红细胞计数001,淋巴细雌对或相对细胞计数0.01,骨髓小时间延长、骨能检查巨骨髓闹空虚增多粒空虚核细胞成熟障碍影像学检查早期多无异常发现,B超可见肿大的淋巴随疾病进展,可出现结,正电子发射计算与组织器官损伤相关机体层显像CT可显的改变示淋巴瘤病灶及部位病原学检查血培养、骨髓培养可-阳性表6特殊情况下热射病鉴别要点K川诊断依据劳力型热射病哮喘急性发作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硒死黄体破裂常见诱因高温高湿环境、高强气候变化、运动因素高强度体力运动高强度体力运动、情绪
11、波腹内压增忌,如剧烈奔跑、度体力活动动、天气变化跳跃遗传因素基本生命体征无明显遗传倾向具有遗传倾向具有遗传倾向无明显遗传倾向无明显遗传倾向体温高热可有高热少见高热常有高热可出热呼吸早期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呼14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可有气喘可出现呼吸困难脉搏IM可增快可降低三g嗡舸场赢可升高可见双峰脉可升高可正常、增快或减慢,严重左心衰竭时可出现交替脉严重时脉搏细速可跖氐、甚至发生休克可降低烧血氧颜喷可下降可下降可下降可下降可下降意识障碍常有RlWRlWRlWRJW胸痛少见极少见劳力性胸痛常位于中下段胸骨后,也胸痛少见,可表现为下腹可在物氐,一侧突发性疼痛持续时间长,濒死感心血管系统表现心律失常
12、严理者可出现心律少见以房葆为最常见的持续性24h内最多见,室性心律少见失常心律失常失常酸多见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出现心力少见严重者可演变为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少见衰竭在起病最初几天发生消化系统表现发病72h内即可出少见少见搂痛剧烈时常伴频繁恶心、痛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现用肠功能紊乱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呕吐和上腹胀痛呕吐和上腹胀和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早期可无异常改变唔酸性粒细胞数常无特异性改变白细胞常升高可引起血红蛋白下降,血升高细胞1:熔正常或降低而背心肌坏死标记物早期可出现不同程无明显异常RJ升局常升高无明显异常度的升高*6三心电图无特异性
13、心电图无特异性可出现ST-T改变、病理学心电图有特征性和动态性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改变改变Q波变化影像学检查早期多无异常发现,发作早期,胸部X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室不对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血管出血量大时阴道后穹魔穿随疾病进展,可出现线可见双肺透亮度称性肥谆而无心室腔增大堵寒怙况剌可抽出不凝血与组织器官损伤相增加关的改变凝抗凝、早抗炎、早肠内营养、早脱水、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舌阊禁止手术。推荐意见6:急(接)诊医师在救治热射病患者的过程中应贯彻“十早一禁”原则。其包括: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补凝抗凝、早抗炎、早肠内营养、早脱水、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5.2
14、 现场急救急诊医务人员应快速识立刻采取现场处置措施内(图1),其中现场处置六步法包括(表7):(1)立即脱离热环境;(2)快速测量体温;(3)积极有效降温;(4)快速液体复苏;(5)气道保护与氧疗;(6)控制抽搐。推荐意见7: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热射病的首要治疗措施。积极有效的降温措施包括:(1)水浴或冰水擦浴;(2)电子冰毯冰帽;(3)快速液体复苏;(4)不提倡药物降温。推荐意见8:在热射病救治现场,应快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在现场第1小时输液量为30mL/kg或总量1500*2000mL,维持患者尿量为100*200mLho推荐意见9:抽搐、躁动不仅干扰降温治疗,而且使产热和耗氧量增加
15、,加剧神经系统损伤。现场控制抽搐、躁动非常关键。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抽搐控制不理想时,可在地西泮的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58mgkg,肌内注射。5.3 转运后送热射病患者后送前应反复评估体温、意识、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有无呼吸道梗阻、心律失常等情况是否适合转运。以下4种情况M,须及时后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检图1现场急救处置流程查和救治(图2):(1)缺乏必要的救治条件;(2)训练中出现昏迷,即使很快清醒也要立即送医院诊治;(3)对于热损伤症状比较严重,经过现场处置无法及时缓解,或发生热痉挛肌肉抽搐伴疼痛、意识不清、体温持续居高不下者,须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院检杳救治;(4)当患者已
16、初步判定为热射病,经现场救治后应立即送医院抢救.转运过程中应做到:密切监测体温,如有条件应测量直肠温度,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记录;勖撷有效降温,不能因转运后送而延误降温治疗。尽量在30min内将直肠温度降至390C以下,2h内降至385C以下3表7现场急救处置重要步骤关键救治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推荐等级证据等级立即脱离热环境应第一时间拆除运动装备,同时测量核心温度(以直肠温度为最佳)AIV快速测量体温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腰带,脱去外衣以利于呼吸和散热,有条件可送至有电风扇或空调的房间AIV积极觎降温采用水浴或冰水擦浴,有条件时可以使用调节温度的电子冰毯、冰帽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3 版3-8-16 热射病 急诊 诊断 治疗 专家 共识 16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2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