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河南地矿局 固体矿产勘查与报告编写要求.ppt
《008河南地矿局 固体矿产勘查与报告编写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河南地矿局 固体矿产勘查与报告编写要求.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固体矿产勘查与报告编写要求(简化版),二八年十二月八日,河南地矿局 张宗恒,固体矿产勘查与报告编写要求,根据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 0033-2002,参照固体矿产勘查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 0131-94整理,!,1.报告编写基本准则2.报告编写常见问题3.报告编辑一般要求,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要求,1 报告编写基本准则,评审中心受理的报告可大体分为五类:地质勘查类报告(持勘查许可证)、小小矿资源储量报告(持采矿许可证或划定矿区范围批文、准予编制报告函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批文、准予编制报告函件)、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建设项目立
2、项批文)、矿山闭坑报告(采矿许可证)。,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勘查报告作用有二:(1)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2)作为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1)DZ/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2)DZ/T 01311994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3)DZ/T 00791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4)引用标准
3、:GB788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7713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1.1 报告编制依据,1.2 报告编写准则,(1)地质勘查报告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充分可靠。表达形式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1.2 报告编写准则,(2)DZT00332002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所有探矿工程均应附素描图),不应遗漏。,(3)野外勘查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
4、关矿种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业主)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地市地矿行政)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野外资料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得进行报告编写。,1.2 报告编写准则,(4)在报告编写前,项目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实际以及业主的具体要求,以评审中心通用提纲(或DZ/T00332002标准附录A)为基础,通过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编写提纲。报告编写中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各类问题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1.2 报告编写准则,(5)报告编写提纲,原
5、则上应送勘查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需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矿业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1.2 报告编写准则,2 报告编写常见问题,2.1 绪论编写常见问题,2.1.1 勘查目的和任务表述的不准确开展矿产勘查工作,首先要把握矿产勘查各个阶段的目的任务。近几年来,在评审立项申请、设计、报告中,经常发现一些张冠李戴的错误和概念不清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没把握住各个阶段的目的任务。这些错误和问题,常常会造成不良后果。,该部分应简要说明勘查依据、委托方及委托勘查的目的及
6、要求,依据业主(业主出具的书面意见或勘查合同)、矿山设计部门和规范的要求,结合工作区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明确说明本次勘查的目的及本次工作的具体任务。,各勘查阶段任务各不相同,如普查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和找矿信息,在选定的普查区内,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寻找、发现与评价各类物化探异常和矿(化)点,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矿体(层),通过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有限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做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原固体矿产普查规范要求:(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产
7、分布规律和成矿远景。(2)对矿体形状、产状和分布情况、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的控制和研究程度,应达到探求DE级(煤则为CD级)储量要求。(3)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对比和研究,做出是否可能作为工业原料的评价。(4)大致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5)对矿床进行概略的技术经济评价。,2.1.1 勘查目的和任务表述的不准确,新规范厘定矿产普查的主要任务有七项:(1)关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大致查明普查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即在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主要控矿因素,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产分布
8、规律、找矿标志和成矿远景。,2.1.1 勘查目的和任务表述的不准确,(2)关于控制程度的要求。通过1:100001:2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有效的物化探,遥感、重砂等方法手段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查明主要矿体(层)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地表要用取样工程稀疏控制,深部要有工程证实,不要求系统工程控制。,(3)关于成矿物质的研究。利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岩矿鉴定,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成分、有用组分含量、主要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结构构造、粒度大小、嵌布特征,矿石质量(矿石品位)及共伴生的有益、有害组分,自然类型等,对于有色金属、贵金属还要大致查明氧化带特征,并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4
9、)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研究。在普查阶段,对已发现的矿产,只要求与邻区同类型已开采矿山进行全面的对比和研究,并就矿石加工选冶的性能做出概略评述。对无可类比的或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为是否值得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5)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区域和普查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依据与同类型矿山开采条件的对比,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做出评价;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进行适当的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以及近矿围岩强度等。,(6)资源量估算。采用矿种规范的一般工业指标,估算推断
10、的和预测的资源量。(7)概略技术经济评价。依据普查所获得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国内、外市场情况,对矿床进行概略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有无投资机会,是否值得转入详查或直接转入开发。,2.1.2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常见问题是对以往各阶段地质工作质量评述不够。对于勘查报告,要突出前一阶段的勘查方法,控制程度、研究程度;对于核实报告要重点说明核实工作所依据的原储量报告(核实对象)勘查阶段、投入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审批单位、时间、文号及批准的资源储量类别和数量。要突出本矿山及相邻矿山开采情况,有无影响开采的重大(安全)问题等。未建矿山要阐述矿区现状以及民采状况,资源储量损失量。,2.1.3 本次工作情况,主要问题是
11、重点不突出,常常过于简略。勘查类报告应重点说明工作起讫年月、简要经过,要突出野外工作方法、野外验收时间及结论,主要技术分工、责任人。还应详细说明本次勘查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投入资金总额,取得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及新认识,查明的资源储量、开发利用前景等。,2.2 勘查区地质编写常见问题,勘查区地质,包括了勘查区内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两部分。地质背景是区内所共有的,如勘查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的共有特征等等,而成矿地质条件则是区内由某种地质因素引起的局部特征。勘查的任务就是通过多种勘查手段,收集、分析、研究这种属于局部的成矿地质条件,从而查明所寻矿产的全貌。,2.2.
12、1 区域地质部分常见问题,不是过于简略,就是大段抄录区域地质报告。建议该章降为一节,以新的1:5万(1:25万)区调成果为依据,重点突出勘查区所在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控矿地质条件,对区内成矿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特征,区域物化探、遥感、重砂异常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进行简要说明。文字要尽量简练。,地层:要突出含矿地层,一般应根据1:5万区调资料划分地层层序、岩性组合、岩相分带、确定含矿层位。沉积矿产还应研究含矿层的物质组成以及沉积环境与成矿关系等。区域地质图中的其他地层用一个简表说明即可,但一定要注明地层划分的资料来源,应根据新地层指南,尽量使用岩石地层单位,不
13、要用生物地层单位,地层注记要规范。,构造:应简明扼要地说明勘查区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最好附一张构造纲要插图。对于煤炭勘查报告,还应说明所在煤田、井田的基本特征,勘查区内各种比例尺的地球物理(地震)特征及其找矿效果。对于脉状矿床,描述的重点是控矿构造,对于层状矿床研究的重点是破矿构造,一般应研究构造的性质、形态、产状,了解其空间分布、发育程度、先后序次、组成岩石及蚀变带的分布规律等。,岩浆岩:对于内生矿产,应了解或大致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岩类、岩性、岩相、演化特点、形成时代、接触带产状、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等。对于外生矿产,应重点了解或大致查明岩浆岩对矿体的破坏、改造作用。变质岩:对变质矿床
14、应了解或研究变质作用性质、强度、影响因素、变质相带的分布、叠加变质作用及其对矿床形成或改造的影响,其他矿产区域变质作用的研究可以从略。,围岩蚀变:对热液矿床应重点了解或研究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矿物组成、规模、强度、分带性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物化探异常特征: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详细描述异常的空间位置、形态、规模、强度、异常区内地质背景,分析引起异常的原因。对物探、化探异常进行III级查证。,2.2.2 矿区地质部分常见问题,常见毛病是与区域地质部分重复或缺项。该部分描述重点是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对于沉积矿产(煤、铝土矿等),应将重点放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地层对比、
15、沉积类型、厚度变化、沉积相模式或沉积成矿作用上。对于热液矿床描述的重点应是控(容)矿构造和热液蚀变。,2.3 矿床地质部分常见问题,矿床地质,包括了矿体的外形、空间特征和矿体内部的物质组成及作为某种工业用途的矿产质量特征。前者称作矿体特征,它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探矿方法、不同间距的探矿工程来控制;后者称作矿石特征,它又可分为矿石物质组成和矿石质量特征,需要通过采集分析各种不同的样品来查明。,矿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对于矿山的总体布局、开采方案、生产方法、工程量以及投资等影响很大,必须按照各个不同阶段的要求,在矿产勘查的各个阶段努力查明。例如,矿体空间形态较大幅度的摆动,厚度较明显的变化,氧化带界限较明
16、显的升降,破坏矿体断层较明显的变化等,都能对矿山建设方案造成重大影响,甚至推倒重来。,矿体特征是通过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和采样工程揭露实现的,主要特征有:矿体的分布范围、空间位置、形态、规模、产状、数量及相互间关系,矿体的厚度、品位及变化,矿石的岩性组成、“三带”(风化带)特征等;还包括矿体围岩、夹石的岩性、产状、形态,成矿后断层(脉岩)对矿体的破坏情况,矿体的对比连接标志,各类资源储量的分布等。,2.3.1 矿体特征部分常见问题,常见的毛病是参数不全、漏项太多,尤以小小型报告最明显。应先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再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
17、形态、空间位置、控制程度(主要控制工程),产状、长度、延深,赋存标高、厚度、品位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变化系数)、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还要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矿体(层)内夹石(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矿体保存情况,成矿后断层(脉岩)对矿体的影响;各类资源储量数量、品位,占全矿区的比例等。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2.3.2 矿石质量部分常见问题,矿石特征包括矿石物质组成和矿石质量特征。对于金属
18、矿,应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详细描述。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的论述。,矿石特征主要影响矿石的采选工艺流程,它与矿山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矿山,要把资源变成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采选冶将分散在矿石中的有用组份或矿物提取出来,加工成矿产品,且回收率或合格率越高越好。其中矿石的物质组成,粒度、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等是关键,必须研究清楚,从而获得一个合理的工艺流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2.3.3 综合评价部分常见问题,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之一,就是“杂”,即除主矿产外,共、伴生矿产较多,这看似有利,实则增加了选矿的难度,甚至造成连
19、主矿产都无法利用。如铁锡、铜锌的分离等都是难题,需要攻关。当然,也有许多共、伴生矿产与主矿产一样,都能回收利用。,综合评价必须区分开共生与伴生矿产。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称作共生矿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达标成型”。又可分为同体共生和异体共生两种,前者是共生矿产与主矿产同产于一体,而后者则是在同一矿区中,二者分作两处。伴生矿产,则是通常低于一般工业指标,但在工艺流程中可以顺便回收,或在尾矿中可以回收等。不论通过那种方式回收,它都必须是有经济效益的,否则就不是共、伴生矿产。,共伴生矿产特别强调价值大小、需求程度、开发的可能性以及适销对路、经济价值、经济效益。因为现今科技条件,任何岩
20、石通过加工都可能成为产品,但面向市场就有一个适销对路、需求程度、经济价值及经济效益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否为共伴生矿,尤其是伴生矿,要有一个市场的需求指标。一定要了解市场,不能盲目评价。对于本地区蕴藏量甚大的伴生矿产,应视具体情况,作适量的评价或不作评价。,规范要求在勘查主矿产的同时,对于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共生矿产或伴生的其它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但一定要据市场需求程度、经济价值大小、开发利用的可能性等条件,优先考虑同体共生矿,运用综合指标圈定矿体整体勘查;对异体共生矿,应利用勘查主矿产的工程进行顺便控制,其控制程度,应视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市场需要等具体情况确定其评价程度。
21、,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中常见问题,不同勘查阶段对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程度要求差距很大。普查阶段只要求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区域和普查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的矿床,只要求通过与同类型矿山开采条件类比,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对矿化好、拟开展详查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应进行适当的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以及近矿围岩强度等。,因为普查尚处于找矿阶段,既使找到一些矿体,工业价值待定,开采技术条件工作不宜过多,达到大致了解即可。只有当矿化明显,拟进一步开展详查工作,而水文地质条件又较复杂时,应开展适当的水文地质
22、工作,目的是为编制详查设计提供依据。,2.6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常见问题,2.6.1 勘查类型确定和划分划分勘查类型是为了科学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控制和圈定。确定勘查类型的主要地质因素: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组份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等。有些矿种则分别将岩溶发育程度、矿体连续性、含矿率、脉岩、夹石、基岩起伏等作为主要地质因素之一,河流砂矿的矿体宽度是主要因素。,矿体的分布、数量、规模、形态对于任一矿区来说,都没有模式。沉积(海相、湖相)矿产勘查,以构造复杂程度、矿层稳定程度或以岩溶发育程度为主要因素来确定工程间距,G层
23、铝土矿,剥蚀、侵蚀对其规模影响甚大,就应将其作为主要因素之一来考虑;风化壳类型矿床的工程间距,应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合理确定(坡顶、坡腰、坡脚),不能死扣网度;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岩浆矿床、变质矿床则另有特征。,(1)矿床勘查类型划分应以一个或几个主矿体为主,对于巨大矿体也可据不同地段勘查的难易程度,分段确定勘查类型。(2)由大矿脉(体)分割的小矿山,应根据矿体的整体规模与变化特征确定勘查类型。(3)按矿床地质特征将勘查类型划分为简单(I类型)、中等(II类型)、复杂(III类型)3个类型。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允许有过渡类型存在。,2.6.1 勘查类型确定和
24、划分,(4)对于以类型系数确定勘查类型的金属矿,各要素的权重不一样,通常矿体规模权重最大。因矿体规模较小,工程就少,缺乏品位、厚度变化的统计意义,片面地造成厚度稳定程度和组分均匀程度较高。因此小小矿在确定勘查类型时,应以矿体的规模为首要因素。对大多数金属矿来说,构造复杂程度、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有用组份均匀程度,也都是重要影响因素。,2.6.1 勘查类型确定和划分,2.6.2 工程间距确定原则,工程间距是指控制矿体的相邻勘查工程的实际距离。不同勘查类型的矿床其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不同。即使是分段勘查,也要据矿体的整体规模,并结合其他地质因素确定工程间距。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
25、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程应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工程间距为什么要以主矿体整体规模为主来考虑?因为勘查的重点是主矿体,控制是针对整个主矿体的,矿体规模大工程间距可适当放稀,反之就要密些。分段勘查也要从矿体的整体规模着眼,否则工程就会过密。主矿体相邻或上、下盘的小矿体,一般是随主矿体一并勘查,必要时可适当加密。以往规范中提供的参考工程间距,对于D级和C级工程间距的关系,都是放稀一倍,非常不切合实际,因为矿体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规范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改为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这一点非常重要。,规范所列确定勘查工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8河南地矿局 固体矿产勘查与报告编写要求 008 河南 矿局 固体 矿产 勘查 报告 编写 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