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印刷电路板的缩写.pp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缩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oard印刷电路板的缩写.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CB是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缩写。一、印刷电路板及其设计要求 PCB是以绝缘覆铜板为基材,经过印刷、腐蚀、钻孔及后处理等工序,将电路中的元器件用一组导电图形及孔位制作在覆铜板上,最后成为一定形状的板子。PCB板设计有关的几个问题:1、PCB中的版图类型(1)布线层版图(Layer):指描述元器件连接关系的PCB版图。(2)阻焊层版图(Solder Mask):预先在焊盘以外的部分铺设一层不沾焊锡的“阻焊剂”,分为顶层阻焊层(Top Solder Mak)(3)丝印层版图(Silk Screen):用于确定在PCB板上用油墨丝印方法添加的文字和图案,起说明注释作
2、用。,第八章 PCB设计软件Layout Plus,(4)钻孔定位版图(Drills):PCB上有两种钻孔。一种是用于放置插针式元器件的钻孔(穿透整个PCB板)。一种形成通孔的钻孔,实现不同布线层之间的电学连接。2、印刷电路板版图的设计要求(1)元器件布局安放合理。(2)布线平滑无毛刺。(3)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电源地线分开排布。(4)高频器件就近安装滤波电容,滤除本地产生的干扰。(5)尽可能采用宽的连线。设计PCB时,需要不断实践逐步积累经验才能充分发挥CAD软件的功能,设计出美观大方并满足线路性能要求的印制板图。,三.PCB设计流程,1设计PCB时首先应该调用Capture软件完成电路图设
3、计,并生成符合Layout Plus格式要求的电连接网表文件,其扩展名为.mnl。2.调用Orcad/Layout Plus软件,屏幕上出现Layout Plus管理窗口,进入PCB设计阶段。3.指定板框(.tpl)或技术文件(.tch).4.调入电路连接网表文件(.mnl)。5.指定存放PCB设计结果的文件名(.max),进入Layout Plus编辑窗口。6.采用自动/手工布局方法,将对应的元器件封装放在印制板上。,7采用自动/手工布线方法完成印制板布线。8.对设计好的印制板进行后处理,生成有关报表。9.将设计好的PCB版图以要求的数据格式存盘输出。10.在PCB设计过程中除了可以调用元器
4、件封装库中符号外,还可以在库管理器窗口中编辑、修改或新建封装符号。(1)设置交流分析,得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频率特性,用标尺测出中频区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设置瞬态分析,按照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实际测试方法测出。,二.测量输入输出电阻,1直耦放大器 同测量电压放大倍数一起用直流传输特性分析(TF分析)求出。举例:实验6 差动放大器 2阻容耦合放大器(1)设置交流分析,得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频率特性,用标尺测出中频区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设置瞬态分析,按照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实际测试方法测出。,二.测量输入输出电阻,1直耦放大器 同测量电压放大倍数一起用直流传输特性分析(TF分析
5、)求出。举例:实验6 差动放大器 2阻容耦合放大器(1)设置交流分析,得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频率特性,用标尺测出中频区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设置瞬态分析,按照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实际测试方法测出。,二.测量输入输出电阻,1直耦放大器 同测量电压放大倍数一起用直流传输特性分析(TF分析)求出。举例:实验6 差动放大器 2阻容耦合放大器(1)设置交流分析,得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频率特性,用标尺测出中频区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设置瞬态分析,按照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实际测试方法测出。,(2)进行交流分析。运行后在Probe窗口中,执行Trace/Add Trace命令,选择V(Out)
6、/V(Vs:+)作输出量。启动标尺测出中频处的电压放大倍数。,举例:实验3 基本放大器解:用上述两种方法测试。(1)进行瞬态分析。运行后得到输入输出波形。启动标尺测出VO、VS的峰值,两者相除,得到电压放大倍数。,二.测量输入输出电阻,1直耦放大器 同测量电压放大倍数一起用直流传输特性分析(TF分析)求出。举例:实验6 差动放大器 2阻容耦合放大器(1)设置交流分析,得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频率特性,用标尺测出中频区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设置瞬态分析,按照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实际测试方法测出。,举例:实验3 基本放大器。求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解:用设置交流分析的方法测量(1)进行交流分析
7、后,在Probe窗口中,执行Trace/Add Trace命令,选择V(Vs:+)/I(C1)作输出量,显示出输入电阻的频率特性,启动标尺测出在=10kHz处的输入电阻888.8W。(2)将电路的输入端短路,负载开路,在输出端加一信号源VO。进行交流分析后,在Probe窗口中,执行Trace/Add Trace命令,选择V(VO:+)/I(C2)作输出量,显示出输出电阻的频率特性。启动标尺测出在=10kHz处的输出电阻1.78KW。,三.测量最大输出幅度、输出功率,1设置直流扫描分析通过直流扫描分析,可得到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从曲线上可读出最大输出幅度。通过直流扫描分析,也可得到电路的输出
8、功率、管耗和电源提供的功率随输出电压变化的曲线,从曲线上可读出最大输出功率或某一输出幅值下的功率。但这一方法不能用于有隔直电容的电路。,2设置瞬态分析 通过瞬态分析,可得到电路的输出波形,然后将横轴改为输入变量,得到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从曲线上可读出最大输出幅度。瞬态分析后,根据输出功率的定义 利用Probe中信号运算的功能可得到上述积分曲线,在t等于周期T时刻曲线上的值,就是相应的功率值。这一方法也适用于有隔直电容的电路。,举例: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如图所示。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Vom、最大输出功率Pom和电源提供的功率Pv。,解: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测量。(1)用直流扫描分析。求最大不失真
9、输出幅度Vom。进行直流(DC)扫描分析:设置输入信号VIN为变量,扫描范围为-12+12V。运行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启动标尺,可读出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Vom6.5V。,求最大输出功率Pom和电源提供的功率Pv。进行直流(DC)扫描分析,将X轴变量改为V(Out),将X轴刻度范围改为(07V)。根据Po、Pv的定义,执行Trace/Add Trace命令后,在“Trace Expression”文本框中键入“V(Out)*I(RL)/2”,得到Po曲线。同理键入“ABS(V(VCC1:+)*I(VCC1)/1.414)”,可得电源提供功率Pv曲线。启动标尺可读出最大输出功率Po
10、m1.36W,此时电源提供的功率Pv3.49W。注:由于功率的定义是有效值电压乘以有效值电流,而直流分析得到的相当于峰值电压和峰值电流,所以在求Po曲线时,用电压乘以电流再除以2(即)。电源电压VCC1和VCC2是直流量,所以在求Pv曲线时只除以即可。又因为VCC1和VCC2只在半个周期有电流,当电路对称时,表达式ABS(V(VCC1:+)*I(VCC1)/1.414)求出的是两个电源的总功率。,(2)用瞬态分析。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Vom。将输入信号振幅设置为12V(电源电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电路的输出波形。然后将横轴改为V(VIN:+),得到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与图基本一致,启动标
11、尺可读出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Vom6.5V。求最大输出功率Pom和电源提供的功率PV。将输入信号设置为振幅=6.5V,频率=1kHz。进行瞬态分析,分析时间为:01ms(1个周期)。运行后,根据Po的定义,在“Trace Expression”文本框中键入输出功率的积分表达式“S(V(Out)*I(RL)*1000”,得到Po的积分曲线。启动标尺读出在t=T(周期)=1ms时的值,即最大输出功率Pom1.16W。(表达式中乘以1000是因为Po等于积分表达式除以周期T,T=1ms,所以要乘以1000),同理,根据PV的定义在“Trace Expression”文本框中键入积分表达式“S(V(VC
12、C1:+)*I(VCC1)*1000”,可得如图所示的积分曲线。启动标尺读出在t=1ms(周期)时的值,即此时电源提供的功率1.74W。用积分表达式算出的是一个电源提供的功率,两个电源提供的总功率PV3.48W。,四.根据指标要求确定某元件的参数值,这属于电路的设计方法,常用两种方法来完成。(1)设置直流扫描分析: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分析与直流有关的性能分析,如静态工作点等。(2)电路性能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与参数扫描分析、瞬态分析、交流分析、直流分析等相配合:可分析参数变化对电路各种性能指标的影响,依此来确定元件的参数值。,举例: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要求Vi=0时V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oard 印刷 电路板 缩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