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制图技术基本绘制命令.ppt
《AutoCAD制图技术基本绘制命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utoCAD制图技术基本绘制命令.ppt(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篇AutoCAD制图技术 10 基本绘制命令,目录,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1)绘图过程中应尽量使用11的绘图比例。图纸幅面大小应根据该比例的要求进行设置。打印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打印比例”选项中设置所需的比例来改变输出图样的大小。(2)用途相同的图线及图块在设置时其颜色、线型及线宽应保持一致,其中线型及线宽的设置应遵循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规定并由对应的图层控制(BYLAYER),在绘图过程中不应再单独进行设置。,(3)不同用途的字体在设置“文字样式”时应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规定选择相应的字体、字高,不应随意设置,破坏图样的美观和整齐性。(4)图样上同一
2、类型的标注及使用的符号在设置及布局时应遵循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规定并保持一致性。(5)对于图形文件及文件中的有名对象,如视图、图层、图块、线型、文字样式、打印样式等,命名时不仅要简明而且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便于查找和使用。,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6)将一些常用设置,如图层、标注样式、文字样式、栅格捕捉等内容设置在一图形模板文件中(即另存为*.DWT文件),以后绘制新图时,可在创建新图形向导中单击“使用模板”来打开图时不必再进行相应的设置。(7)绘图过程中注意选用合适的命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尽管可能有多种命令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但如果命令选用得当,则会明显减少操
3、作步骤,从而提高绘图效率。(8)可根据绘图过程的需要建立用户自己的工具条,从而提高绘图速度。,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9)绘图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打开或关闭(冻结/解冻;锁定/解锁)一些图层,从而达到简化图形,提高绘图速度的目的。(10)应及时清理图形,删除不需要的线条及一些不需要的图层、图块、文本样式、尺寸标注样式、线型等对象。,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1.设置绘图单位及精度AutoCAD 2005的单位类型包括长度单位和角度单位。系统默认长度单位为毫米,默认的类型为小数(十进制),精度为小数点后四位。默认角度单位为十进制角度单位,
4、类型为十进制角度,精度为个位,角度测量的起始方向为“东”(即水平方向),角度方向为逆时针方向。,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10.1.2.1 设置绘图环境,建筑制图的长度单位为毫米,没有小数点,所以需重新设置长度单位精度,也可以在绘图过程中,在命令行输入“units”并回车,或打开“格式”下拉式菜单,执行“单位”命令,在如图10.1所示的“图形单位”对话框中进行设置。,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2.设置绘图界限在AutoCAD中通常是按11的比例绘图,最后绘图输出时,在“打印比例”选项中设置所需比例来改变输出图样的大小,所以绘图界限一般按所绘图形的
5、实际尺寸进行设置。AutoCAD 2005默认的绘图界限是A3横放的图纸(420297)。如需更改,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a格式菜单单击下拉菜单【格式】【图形界限】;b键盘输入在命令行命令提示符号下,输入Limits回车。,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启动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指定左下角点或开(ON)/关(OFF):(指绘图区域左下角坐标X,Y值。可直接回车取默认值(0,0);也可以输入新的X,Y值,回车确认)开(ON)/关(OFF)选项用于控制是否允许在设置的绘图界限外作图。在命令提示后输入“ON”,回车,则打开图形界限,此时系统不允许在设置的绘图界限外生成对象;
6、若输入“OFF”,回车,则关闭图形界限,此时系统允许在设置的绘图界限外生成对象。,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命令:指定右上角点:(指绘图区域右上角坐标X,Y值。可直接回车取默认值(420,297);也可以输入新的X,Y值回车确认。例如:输入59400,42000,回车,就是按A2图纸的大小,且绘图比例为1100的图样设置的图形界限),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3.按图样需要建立若干图层创建图层的方法有三种:a工具栏单击图层特性管理器的命令按钮;b格式菜单单击下拉菜单栏【格式】【图层】;c键盘输入在命令行命令提示符下,输入Layer后,回车。启动创
7、建图层命令后,弹出如图10.2所示的“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多个新图层。,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1)新建图层单击“新建图层”命令按钮,创建新图层。列表中将显示名为图层1的图层。该名称处于选中状态,从而可以直接输入一个新图层名。新图层将继承图层列表中当前选定图层的特性(颜色、开/关状态、线型、线宽等)。,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2)删除图层鼠标(或结合Ctrl键)单击图层名称,可选定一个或多个图层。单击“删除图层”命令按钮,标记将要删除的图层。单击“应用”或“确定”命令按钮后,即可删除相应图层。只能删除未参照的图层。参
8、照图层包括图层0和DEFPOINTS、包含对象(包括块定义中的对象)的图层、当前图层和依赖外部参照的图层。,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3)置为当前选定某一图层,单击“置为当前”命令按钮,设置该层为当前图层。单击“确定”命令按钮后,返回绘图区,所创建的对象即被放置在该层上。(4)重命名图层要重命名图层,只需选中该图层后,在图层原有名称上单击鼠标左键,输入新的图层名称即可。,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5)修改图层特性及添加说明 修改某图层的颜色设置可单击图层列表中该图层的颜色名称,在弹出的如图10.3所示的选择颜色对话框中进行设置。修改某图层的线
9、型设置可单击图层列表中该图层的线型名称,在弹出的如图10.4所示的“选择线型”对话框中进行设置。设置时,通过鼠标单击选中某一线型后,单击“确定”按钮,该对话框关闭,同时完成图层的线型设置。,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如果已加载的线型中没有需要的线型,则单击“加载”命令按钮,打开如图10.5所示的“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加载线型。在该对话框中,用鼠标单击选择要加载的线型,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线型加载,同时关闭该对话框,返回“选择线型”对话框,继续线型设置。修改某图层的线宽设置可单击图层列表中该图层的线宽值,在弹出的如图10.6所示的“线宽”对话框中进行设置。,10.1
10、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修改某图层的打印设置可单击图层列表中该图层的打印机小图标,控制该图层上的对象是否被打印。修改某图层的说明设置若该处无任何内容,可在该图层的说明位置上用鼠标单击两次;如该区域已经有内容,则应再次单击保留原有内容,然后输入新内容。,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6)图层状态控制图层列表中提供了一组状态开关,用于控制图层上实体(图形)的整体属性,具体如下:“开”:在控制图标上单击可关闭该图层。关闭后,该层上的实体(图形)不再显示或绘图输出。新的操作仍然有效但不显示,只有再次在控制图标上单击打开图层后才显示。,10.1 AutoCAD作图的
11、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冻结”:在控制图标上单击可冻结该图层。冻结后的图层不能被设置为当前层,而当前层是不能被冻结的,所以新的操作不能在冻结的图层上进行,只有再次在控制图标上单击“解冻图层”后才能在该层上继续操作。“锁定”:在控制图标上单击可锁定该图层。锁定后,该层上的实体(图形)可以显示或绘图输出,但不能进行编辑和修改,只有再次在控制图标上单击“解锁”后才能在该层上继续进行编辑和修改。,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图10.1“图形单位”对话框,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图10.2“图层特性管理器”对
12、话框,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图10.3 图层的颜色设置对话框,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图10.4 线型设置对话框,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图10.5“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图10.6“线宽”设置对话框,(1)制作图块。根据绘图的需要,在相应的图层上先将一些需重复绘制的对象要素如门、窗、柱、餐厨设备、卫浴设备、符号等按要求制作成图块。建议使用WBLOCK命令生成图块。(2)放样。从“图层”工具条上的图层下拉列表中切换到设置好的图层,利用构造线画出所有的柱心或墙心的位
13、置。,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10.1.2.2 绘图步骤,(3)切换图层,插入柱的图块。(4)切换图层,绘制墙线并加入墙剖面线。(5)开门窗洞口。(6)切换图层,插入门窗的图块。(7)切换图层,绘制所有柱、墙、梁的粉刷线。(8)切换图层,绘制楼梯。(9)切换图层,绘制室外排水沟。(10)切换图层,插入卫浴等设备的图块。,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步骤,(11)检查图形,删除无用的线条。(12)切换图层,标注尺寸。(13)切换图层,标示符号。(14)切换图层,注写文字。(15)全面检查,补漏拾遗,完成图样的绘制。,10.1 AutoCAD作图的一般原则
14、及方法步骤,10.2 绘制线形,绘制直线的命令是Line,执行Line命令一次,可以画一条线段,也可以画出连续的多条线段,但每一条线段都是独立的。启动直线命令的三种方法:a 工具栏单击标注工具栏的命令按钮;b 绘图菜单单击下拉菜单栏【绘图】【直线(L)】;c 键盘输入在命令行命令提示符下,输入Line或L后,回车。,启动直线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及操作如下: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在此输入线段起点坐标值,回车确认)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在此输入线段端点坐标值,回车确认)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在此输入线段下一个端点坐标值,回车确认)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可以继续输
15、入线段下一个端点坐标值,回车确认;也可以输入C,回车,将上一点与起点用直线连接;若输入U,回车,则取消上一步的操作),10.2 绘制线形,输入线段起点和终点的方法之一是在命令行的提示下,输入点的坐标值,如:X,Y,Z,回车确认。方法之二是用十字光标在绘图区直接通过“对象捕捉”获取已经绘制出的点(点的捕捉),输入完成后,回车结束。,10.2 绘制线形,【例10.1】利用直线命令画边长为50的正多边形。启动直线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及操作如下: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200,200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500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50-60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16、50-120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50180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50120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C回车执行完上述操作后,得到如图10.7所示的图形。,10.2 绘制线形,10.2 绘制线形,图10.7 应用“直线”绘制图形,绘制射线的命令是Ray,执行Ray命令一次,可以画一条射线,也可以画出连续的多条射线,但每一条的起点都是相同的。启动射线命令的两种方法:a绘图菜单单击下拉菜单栏【绘图】【射线(R)】;b键盘输入在命令行命令提示符下,输入Ray回车。,10.2 绘制线形,启动射线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ray指定起点:(在
17、此输入射线起始端点坐标值,回车确认)指定通过点:(在此输入射线上另一个点的坐标值,回车确认)指定通过点:(在此输入点的坐标值,回车确认,生成一条新的射线,该射线与上一条射线具有共同的起点),10.2 绘制线形,绘制构造线的命令是Xline,执行Xline命令一次,可以画一条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也可以连续画出两端无限延伸的多条直线,但每一条直线的起点都是相同的。启动构造线命令的三种方法:a工具栏单击标注工具栏的命令按钮;b绘图菜单单击下拉菜单栏【绘图】【构造线(T)】;c键盘输入在命令行命令提示符下,输入Xline或XL后,回车。,10.2 绘制线形,启动构造线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及操作如下:命令
18、:_xline指定点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在此,可从命令行输入构造线经过的某一点坐标值,回车确认。也可以通过鼠标在绘图区单击,输入点的坐标)指定通过点:(在此输入构造线经过的另一点坐标值,回车确认。完成一条构造线的绘制)指定通过点:(在此输入点坐标值,回车确认可继续绘制构造线。若不想再继续绘制构造线,则再次回车结束该命令),10.2 绘制线形,其他命令选项的操作如下:(1)水平(H):输入H回车,可连续画出多条水平构造线。(2)垂直(V):输入V回车,可连续画出多条铅垂构造线。(3)角度(A):输入A回车。命令行提示:输入构造线的角度(O)或参照(
19、R):(输入角度值,回车,可连续画出多条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构造线),10.2 绘制线形,若输入R回车,则命令行提示如下:选择直线对象:(鼠标可单击,选择图形上已有的直线作为参考线)命令行继续提示:输入构造线的角度O:(输入要绘制的构造线和刚才选择的参考线之间的角度值,回车确认后可绘制出相应角度要求的构造线),10.2 绘制线形,(4)二等分(B):输入B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角的顶点:(输入要进行二等分的角的顶点坐标(一般结合对象捕捉输入顶点坐标)输入完成后,命令行继续提示:指定角的起点:(输入要进行二等分的角的起点坐标(一般结合对象捕捉输入顶点坐标)输入完成后,命令行继续提示:指定角的端
20、点:(输入要进行二等分的角的端点坐标(一般结合对象捕捉输入顶点坐标),完成一个角的二等分线的绘制),10.2 绘制线形,(5)偏移(O):输入O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输入距离值(该距离值是将要绘制的构造线和图形上已经生成的某一直线之间的距离),回车)命令行继续提示:选择直线对象:(鼠标可单击选择图形上已有的直线)命令行继续提示:指定向哪侧偏移:(鼠标在刚才选中的直线一侧单击,生成由已有直线定距偏移的构造线。该操作可继续进行,偏移距离不变,可选择不同直线,进行偏移),10.2 绘制线形,若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输入T回车)命令行提示:选择直线对象:
21、(鼠标可单击,选择图形上已有的直线)命令行继续提示:指定通过点:(输入点的坐标(一般结合对象捕捉输入点的坐标),回车,生成经过输入点和刚才选中的直线平行的构造线),10.2 绘制线形,绘制多线的命令是Mline,执行Mline命令一次,可绘制一条多线。多线的绘制可以是连续的,并且从起点到终点间的线条是一个整体对象。启动多线命令的两种方法:a绘图菜单单击下拉菜单栏【绘图】【多线(M)】;b键盘输入在命令行命令提示符下,输入Mline或ML后,回车。,10.2 绘制线形,启动多线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指定起点或 对正(J)/比例(S)/样式(ST):此时,多线按默认的样式绘制,即按命令窗口中的历
22、史提示行中的当前设置:对正=上,比例=20.00,样式=STANDARD在此,可从命令行输入多线起点坐标值,回车确认。也可以通过鼠标在绘图区单击(结合点的捕捉)输入点的坐标。,10.2 绘制线形,命令行继续提示: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从命令行输入多线下一点的坐标值,回车确认。或通过鼠标在绘图区单击(结合点的捕捉),输入点的坐标)命令行继续提示: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继续从命令行输入多线下一点的坐标值,回车确认。或通过鼠标在绘图区单击(结合点的捕捉),输入点的坐标。也可以键入C,回车,形成终点与起点间的封闭曲线。如果输入错误,也可键入U,回车,取消上一步操作),10.2
23、绘制线形,如果需要设置新的样式,则应在命令行提示:对正(J)/比例(S)/样式(ST):(输入相应选项后的字母,回车,启动该选项)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其他命令选项的操作如下:1.对正(J)输入J,回车,设置多线的对齐方式。命令行提示:输入对正类型 上(T)/无(Z)/下(B):(输入相应选项后的字母,回车,返回多线绘制状态,以选择的对齐方式绘制多线),10.2 绘制线形,(1)选项“上(T)”一般为默认选项,在此对齐方式下,从左向右绘制多线,以多线最上端的直线为点的坐标输入基准;从右向左绘制多线,以多线最下端的直线为点的坐标输入基准;从下向上绘制多线,以多线最左端的直线为点的坐标输入基准;从
24、上向下绘制多线,以多线最右端的直线为点的坐标输入基准。(2)选项“无(Z)”在此对齐方式下,以多线中心线为点的坐标输入基准。(3)选项“下(B)”在此对齐方式下,多线点的坐标输入基准与选项“上(T)”相反。,10.2 绘制线形,2.比例(S)输入S,回车,设置多线的比例,即多线两条最外侧直线间的距离,该距离等于比例选项值乘以多线原来设定的宽度值,默认比例选项值为20,多线原来设定的宽度值为1,所以,绘制的多线最外侧直线间的距离为20。命令行提示:输入多线比例:(根据需要输入比例数值,回车确认),10.2 绘制线形,3.样式(ST)输入ST,回车,调用已设置好的多线样式进行绘制。命令行提示:输入
25、多线样式名或?:(输入已设置好的多线样式名称,回车确认)多线的样式可在“格式”下拉菜单中启动“多线样式”命令,在弹出的如图10.8所示的“多线样式”对话框中进行设置。,10.2 绘制线形,鼠标单击“元素特性”按钮,可在弹出的如图10.9所示的“元素特性”对话框中对构成多线的直线的偏移量(多线原来设定的宽度值)、线型、颜色进行设置,也可删除或添加元素数目。鼠标单击“多线特性”按钮,可在弹出的如图10.10所示的“多线特性”对话框中对多线的起点、端点样式进行设置,还可以对多线直线间的颜色填充进行设置。,10.2 绘制线形,10.2 绘制线形,图10.8“多线样式”对话框,10.2 绘制线形,图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utoCAD 制图 技术 基本 绘制 命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