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基本知识概念.ppt
《ATM基本知识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TM基本知识概念.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宽带ISDN的关键技术ATM,7.1 B-ISDN基本概念7.2 ATM的基本概念7.3 ATM协议结构7.4 ATM交换7.4 IP/ATM集成交换,7.1 B-ISDN基本概念 B-ISDN是一种宽带的,独立于业务的网络,这种网络能够提供高于一次群速率的业务,适用于从低速到高速的各种业务的传送和交换,做到整个网络资源共享。B-ISDN分为交互型业务和分配型业务,B-ISDN业务的分类,B-ISDN必备的条件既能传输高速数据业务也能传输低速数据业务网络设备与业务的特性无关信息的传输与交换都与业务无关时延和时延抖动小ATM 作为B-ISDN中信息表达、传送和交换的方式,7.2 ATM的
2、基本概念7.2.1 ATM的发展背景 窄带ISDN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局限:(1)窄带ISDN的信息传输速率有限。(2)窄带ISDN是在数字电话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内部的交换是基于64 kbit/s的电路交换方式,而电路交换方式对技术发展的适应性较差。以固定比特率传输,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这种传递方式的优点是时延和时延抖动小。但是固定的比特率约束了传输的业务,如果选用低于峰值的速率时,会降低业务质量,若采用峰值速率作为传输速率,则会浪费网络资源,(3)窄带ISDN虽然也综合了分组交换业务,但是这种综合仅在用户网络接口的D通道上实现。分组交换传递是异步传递方式,采用统计时分复用。,ATM基
3、本概念 习惯上将传输、复用、交换三个部分合起来统称为传递方式,传递方式通常分为同步传递方式和异步传递方式。同步传递方式是各路信号按一定时间间隔周期性的出现,可根据时间识别信号;异步传递方式是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各路信号不按照一定时间周期性出现,要根据标志标识每路信号。主要有:电路传递方式、分组传递方式、帧中继和ATM(异步传输方式),ATM定义 ATM也是一种异步转移模式,这种模式将信息组织成固定长度的信元,来自某用户一段信息的各个信元并不周期性的出现,ATM以信元为单位异步时分复用、传输和交换,7.2.3 ATM的基本工作原理 ATM是英文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4、异步转送方式)的缩写。1.信元 2.复用 3.交换,7.2.4 ATM信元的格式 ATM信元分为两部分:5个字节的信头和48个字节的信息段,共53个字节。信头表征信元去向的逻辑地址、优先等级等控制信息。信息字段包含不同用户的信息。注:包含某一段信息的信元取决于这段信息所要求的比特率 或瞬间比特率,7.2.5 ATM信元的信头格式,结构图7-1 ATM信元的信格式a图是终端与网络间信元结构 b图是网络内交换机的信元结构,GFC(Generil Flow Control)一般流量控制,用于控制用户向网上发送信息的流量。防止缓冲区内信元过满而丢失信元 VPI(Virtual Path Identif
5、er)和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虚通道标识符和虚通路标识符,用来将一条传送ATM信元的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PTI(Payload Type Indicator)净荷类型,指明48字节信息字段的信息类型 CLP(Cell Loss Priority)信元优先级比特,CLP=0标识高优先级别,不可以丢弃 HEC(Header Error Check)信头校验码,采用CRC校验,有8bit;HEC产生方法:信元前4个字节所对应的多项式乘以x8,然后除以(x8+x2+x+1)所得余数就是HEC,ATM复用 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元汇集在一个缓冲器中排队,队列中的信元
6、按输出次序复用在传输线路上,信息和它在时域中的位置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按照信头中的优先标志来区分。如果缓冲区中的队列已满,则后面的信元被丢弃掉,如果缓冲区还有空余,但是没有了用户信息,此时就要分配空闲信元,它不包含任何信息,图7-2 ATM多路复用,3交换,图7-3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7.2.7 与电路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方式的比较1电路交换方式,图7-4 同步时分复用中的帧和时隙,电路交换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在通信开始时应首先建立连接。一个连接在通信期间始终占用某一固定的数字子信道,这些数字子信道是依据其在时间轴上的位置确定的。建立连接以后,信息在系统中的传输时延基本上是一个恒定值。同步时分复
7、用系统中的各个子信道的速率是固定分配的,不可能在不改变此系统的情况下临时调配各个子信道的速率。交换节点对传输中出现的错误不进行校正,对节点的处理要求简单。,2分组交换方式 通信网中传输、复用和交换的基本单位是分组。分组交换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分组交换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法,可以将信道按照需要动态地分配给各个用户,信道利用率较高。在分组交换中普遍采用逐段反馈重发的措施,以保证数据传输是无差错的。分组数据在通信网中传送的时延是随机的,这主要是因为数据分组在交换节点有可能要排队等待,另外,逐段反馈也可能引入附加的时延。由于要进行逐段差错控制,交换节点的处理负担较重。,3ATM兼具电路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方
8、式的优点ATM与分组交换方式的基本差别是:ATM信元的长度固定,并使用了空闲信元填充信道,这使信道被划分为等长的时间小段,为提供固定比特率和固定时延的电信业务创造了条件。取消了逐段的差错控制,减轻了交换节点的处理负担。,7.2.8 ATM的特点1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方式2取消了逐段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1)适当的资源分配和队列容量设计使队列溢出的概率很低,信元丢失率可压低到10-810-12;(2)在呼叫建立时审查用户申请的带宽,当确信网络中有足够的资源时才接受这个呼叫。3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4信头的功能被简化5信元长度固定,信息段长度短,ATM网络结构,1.ATM网络结构 ATM以光纤线路为传输介
9、质,采用电交换的形式,所以信道容量大,传输损失小 ATM网络是由复用设备、ATM传输系统和ATM交换机组成ATM复用设备:将终端各类信息变换成信元格式,并时分复用到ATM网络,发端与收端复用设备功能相反 ATM传输信道采用光纤信道,信元的传送有三种方式:基于SDH的传输方式、基于PDH的传输方式、基于信元的传输方式(参考课本图7.11)。,此外,通过ATM集线器(HUB),ATM路由器(router),网桥(bridge)等可实现电话网,数字数据网(DDN),以太网和帧中继网等与公用ATM网的互连,2.B-ISDN用户-网络接口(参看课本图7.12)B-TE1:第一类宽带终端设备,即标准B-I
10、SDN设备B-TE2:第二类宽带终端设备,即非标准B-ISDN设备TE2:N-ISDN标准终端,非信元格式,需经过B-TA适配接入ATMB-TA:宽带终端适配器,可以适配TE2和B-TE2设备B-NT1:第一类宽带网络终端,物理线路终端设备,具有网络 维护,管理等功能B-NT2:第二类宽带网络终端,物理设备大多是专用ATM交换机B-LT:宽带线路终端,由公用ATM交换机实现其功能B-ET:宽带交换终端,R接口:专用UNI接口,处理非信元格式的终端业务SB接口:专用UNI接口,此接口处的信息是信元格式的,传 输线路可以适用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同 轴电缆及光纤等TB接口:公用UNI接口,接口
11、处的信息是信元格式的,传 输线路可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同轴电缆或光纤UB接口:公用UNI接口,信元格式信息,其传输线路采用光 纤介质,公用UNI与专用UNI的区别,接口位置不同,公用UNI是公用ATM与用户终端设备或与专用ATM网的接口;专用UNI是专用ATM网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链路类型不同,公用UNI采用光纤线路,专用UNI采用同轴电缆接口标准的规定组织不同,公用UNI标准由ITU-T规定;而专用UNI标准由ATM论坛规定,7.3 ATM协议结构7.3.1 B-ISDN的协议参考模型,图7-5 ATM协议参考模型,用户平面主要用于用户信息的传输,采用分层结构。控制平面负责呼叫控制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TM 基本知识 概念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