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ppt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 宋艳萍 2012.9.25,相关法规,根据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监测目录如下:1、医院感染暴发监测2、全院综合性监测3、手术部位感染监测4、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5、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6、细菌耐药性监测7、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8、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相关法规,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等。,相关法规,目标性监测 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产生,对本院的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已基
2、本搞清,医院工作人员基本树立了控制医院感染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用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目标性监测方法才应运而生。,相关法规,目标性监测 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三甲评审标准要求,4.20.3.1 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监测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的全部项目,并有记录。有医院感染监测记录与分析报告,有失控原因、处理方法及影响程度分析,提出预防及改进措施。,手术部位感染定义,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如果没有植入物,发生在术后30天内的感染 如果有植入物,发生在
3、术后1年内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分类,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SSI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感染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下列情况不属于表浅切口感染,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度烧伤创面。,SSI深部切口感染,感染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
4、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SSI深部切口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SSI器官(腔隙)感染,感染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
5、者腔隙感染的证据,下列情况需怀疑SSI,术后三天以后,发热T38 伤口外观改变,发红,有分泌物 伤口敷料变化,有脓液、脓血渗出 需用抗生素控制 需要提前拆线引流伤口分泌物流出临床已诊断切口感染,说 明,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手术切口深部和浅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局限性的刺伤切口感染不算外科切口感染,应根据其深度纳入皮肤软组织感染
6、。外阴切开术切口感染应记在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标本采样方法(1),非开放性感染灶(封闭性脓肿)不要急于开放病灶,以碘酊消毒脓肿局部皮肤(消毒面心积以穿刺点为中,直径5cm)用无菌注射器将脓肿内容物吸出3-10ml,注入无菌试管或成人血培养瓶内送检 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应做床边接种或注入厌氧培养瓶内送检最佳方法:采集组织送检 将脓肿内容物吸出后切开引流,取部分脓肿壁送检,标本采样方法(2),开放性脓肿以无菌生理盐水或75%酒精冲洗拭去溃疡表面渗出物,尽可能抽取置于注射器内送检。此类标本不适合做厌氧菌培养。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往实验室,厌氧培养要在10分钟内送检,送检前宜话电联系微生物室。,目前我国SS
7、I监测存在的问题,没有重视SSI对外科病人的影响没有分层分析和危险因素调整后的比较漏报不报或瞒报失访监测网络不够健全,数据不够完整标本采集不规范,送检量少,流行病学病原体来源,工作人员:手术组人员污染的手;手术组人员和病人的皮肤是重要的储菌源;手术人员的头发是另一储菌源;上呼吸道是细菌次要的储菌源。病人:病人的皮肤、口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中的正常菌群亦可造成术后感染。环境、手术器械:污染的手术器械、敷料和皮肤消毒剂可以引起手术部位感染;污染的空调系统亦是手术室储菌源。,流行病学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手术人员手上的细菌经手套破口进入手术野;手术人员皮肤上的细菌可经潮湿的手术衣进入
8、手术野空腔脏器切开后,细菌经手术人员的手、器械、绷带、纱布、冲洗液等直接进入手术野;被细菌污染的器械、敷料、消毒液和绷带可将细菌直接传入切口。间接传播:皮屑、飞沫、头发上的细菌通过流动空气和污染的媒介进入切口。空气传播:手术室中的空气细菌浓度与感染有关。,流行病学易感人群,所有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年龄:婴幼儿和高龄病人易发生感染;病人的本身体质:肥胖、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者易感染: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增加感染的发生率,还可掩盖感染而延误诊断;有远离切口的感染灶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增高;手术前住院时间越长越易感染;手术区皮肤的准备尽可能不去毛备皮或缩短备皮与手术之间的时间;,手术
9、部位感染危险因素,麻醉:全麻或局麻剂中加入肾上腺素会增加感染率;手术操作技巧:术中轻柔的操作可保持组织良好的血供和抵抗力,用反应最小的缝线、不留无效腔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术后引流:正确的留置闭式引流管可降低感染率;切口的类型:感染随切口的污染程度增加而增加,急诊手术的感染率比非急诊的高;,预防SSIs的积极意义,大约40的SSIs是可以预防的大约2550的手术,存在抗生素滥用、未充分利用、使用时机错误、选药不当以及不合理的联合应用减少病人及家属的担忧节约卫生资源和经济学因素法律问题,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严格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科手术 部位 感染 目标 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