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节新贸易理论.ppt
《四章节新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章节新贸易理论.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四 章 新贸易理论,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代表人物:克鲁格曼)(新HO模型;新张伯伦模型 偏好相似模型;相互倾销模型)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代表人物:雷蒙德*弗农)第三节运输和环保成本引起的国际贸易(代表人物:萨 缪尔森、克鲁格曼)第四节产品内分工(代表人物:Helleiner、卢峰),理论背景研究角度,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放松新古典贸易理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假设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消费者偏
2、好相同林德特偏好相似规模收益不变新贸易理论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新贸易理论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产业内贸易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内分工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运输成本引发的国际贸易,新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由于各个国家的不同,导致了部分国家出口农业产品,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出口工业产品。(以产业为研究对象)新贸易理论的突破:解释了同类产品贸易的出现,如瑞典既大量出口,同时又大量进口汽车。(研究细化到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新贸易理论的假设:
3、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比较优势”为主导理论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无法适当解释国际贸易实践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并出现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克鲁格曼(Krugman,P),分析方向:发达国家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一、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1.要素禀赋相似克鲁格曼发表了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收益认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越相似,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2.规模经济专注于大规模生产某种产品可使单位成本降低,而为了满足消费者消费多样化,产业内贸易成为必然,3.历史性偶然因素例
4、如瑞典生产手表起步早,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使成本降低。现在泰国有更廉价劳动力却不能代替瑞典的位置,二、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分配及政策效应,1.来源和分配:规模经济;产品品种增加带来更多偏好选择;在不完全竞争下通过竞争配置资源2.政策效应:刺激贸易保护政策实施。一国可能利用出口补贴和临时性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帮助本国重点产业资本积累,降低国内消费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际分工。,三:产业内贸易的测度,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 IIT=1|X-M|/(X+M)IIT 1-(Xi/X-Mi/M)/(Xi/X+Mi/M)其中Xi/X和Mi/M分别代表i类产品的出口价值、进口价值占该国出口和进口总值的比重
5、,IIT指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如果某产业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零;否则,大于零,四:产业内贸易主要模型,法维尔模型(新H-O模型),新张伯伦模型,相互倾销模型,林德需求偏好相似模型,(一)法维尔模型(新H-O模型)模型假设1 产业供应不同质的垂直差异性产品;2 产业市场完全竞争;3 劳动要素同质,可以在产业间流动;产业间资本是不同质的,不能在产业间流动,产业内资本是同质的,可以在产业内流动;4 产品质量是连续变量,质量高低取决于资本 用量大小;5 不存在规模经济,没有技术差异6 自由贸易并且没有运输成本;,P(),P2(),P1(),W1,W2,O 0,0(W1-W2)/(R
6、2 R1),国家生产垂直差别产品的比较优势,(二)张伯伦模型,模型假设1 需求替代弹性不变;2 单要素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函数;4 每3 每个国家只有劳动力要素;个企业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函数,但超额利润意味吸引新企业进入导致超额利润消失;5 企业可以自由进出产业;,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部贸易,克鲁格曼利用张伯伦模型,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出发来解释产业内贸易,(二)新张伯伦模型,1消费者效用函数相同,2.每类产品生产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二)新张伯伦模型,3厂商最大化决策,4产业在自由进出假设条件下,厂商长期均衡利润为零,从而确定每种商品产量。,若另一个如同
7、镜像般具有同样的偏好与技术、不存在禀赋差异的国家与之贸易,各个企业会选择生产与其他厂商有差异的产品,最终均衡结果只能是一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张伯伦模型基本观点,结果:每个企业生产商品数量在贸易前后没有变化,消费者收入不变,价格指数不变,因而消费总量不变。但是水平相似的商品数量增多,给了消费者多样化选择,社会福利增加,(三)林德需求偏好相似模型,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又称为重叠需求理论(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他是对俄林理论的补充,主要有两个观点:需求基础论;需求相似论,林德(BLinder),分析方向:从需求的角
8、度探讨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林德假说,林德假说以需求为导向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H-O定理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却无法解释二战以后有着相近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迅猛发展的产业内贸易,从而提出了林德假说,同其他产业内贸易理论相比,林德假说不再从供给角度出发,而是从需求角度解释一国贸易的构成。,林德需求偏好相似模型,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林德需求偏好相似模型,(四)相互倾销模型,价格歧视,不完全竞争下同一种产品,垄断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订不同的价格水平,出口倾销,在保持国内垄断高价的前提下,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章节 贸易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