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必修一(简洁版).ppt
《2017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必修一(简洁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必修一(简洁版).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7.01,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网络(一),地外文明,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天体,天体系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宇宙探索,银河系,河外星系,恒星世界,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及卫星、小行星、流行体和彗星,太阳辐射,太阳活动,概念 能量来源影响,大气结构、活动类型,对地球影响,概念、特点、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总星系,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运动,地理意义,运动规律,方向、周期、速度,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公转轨道,近日点和远日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北右 南左 赤道不偏,季节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宇
2、宙中的地球知识网络(二),圈层结构,纬度变化,自转的地理意义,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说明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下面是一封某河外星系的外星人发往我们学校的电报,请你帮忙在上面填写出我们学校的“地址”:,星际电报,系,发往:,(行星),国,市,洲,区,学校,系,系,试一试,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虽有自己的特点,但不特殊。,特殊:有生命存在。,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3、。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2)行星际空间条件,(1)地球的自身条件,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安全的行星运行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气温适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和大量液态水:地球的
4、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并能吸引住液态水。,(2)维持地表温度,为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1)太阳活动主要表现形式,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降水量与黑子变化有相关性,(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形成极光,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
5、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北端始 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自西向东。北:逆时针;南:顺时针。,周期:23时56分4秒1恒星日,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角速度:除两极外均为15/h,地球自转的规律,地 轴,北极星,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方向:自西向东(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北:逆时针;南:顺时针)。,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1恒星年,地球公转的规律,远日点,近日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26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 周期性往返运动。(365日5时48分46秒),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2326N,2326S,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365日5时48分46秒(1回归年),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公转速度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夏至秋分冬至,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秋分冬至1月初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春分夏至7月初,速度渐快,速度渐慢,地球
7、自转地理意义,昼夜更替现象,地方时的产生,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地方时,区时,晨昏线,太阳日,地球的形状不是一个正球体,(沿着物体前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昏线,太 阳 平 行 光 线,昼 半 球,N,S,晨线,夜 半 球,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昼夜更替,: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不断交替,1)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平分地球。2)晨昏线平面垂直于太阳光线且与纬线圈相交,太阳高度等于0。3)晨昏线移动方向:自东向西。4)晨昏圈与纬线圈垂直相交则平分所有纬线,即全球昼夜平分。5)晨昏圈与纬线圈斜交,则除赤道外,不能平分所有纬线,即除赤道外,昼夜不等长。
8、,昼夜更替的界线:晨昏线(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时区划分,北京时间:东8区中央经线(东经120线)的地方时。,是我国统一使用的时间,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时间越来越晚,时间早晚,经度每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相邻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区时的计算,第一步:求时区差 方法: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求时区差用减法(即时区号相减);若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求时区差用加法(即时区号相加)。第二步:求区时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则用“加”,反之,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则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求出的时间
9、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同一日期,正午太阳高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季节更替,五带形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10、,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全球各地正午时,物体影子的朝向和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可能无日影,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昼夜长短的变化,N,N,N,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昼夜长短的变化2、北半球节气1、直射点,季节的更替 从天文现象来看,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终年变化不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较大,故全年皆夏。极地附近
11、的高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南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且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很小,故全年皆冬。中纬度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变化都很大,四季更替明显。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我国传统四季:是以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来划分四季。气候统计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热带,北 温 带,南 温 带,北寒带,南寒带,2326N,2326S,6634N,
12、6634S,有太阳直射,天文特征,气候特征,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五带的划分,地球运动组图,图5,图7,图4,地球运动考点,会画地轴、赤道、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黄赤交角会画、会描述自转和公转方向判断日期及节气某日直射点的位置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一年中最大(小)值的范围,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判断、排序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图中各点昼夜长短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极昼极夜的范围和变化趋势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公转速度的变化正午人影方向、长短、楼间距五带冬夏地中海气候、北京气候的特点、亚欧大陆上高低压状况
13、、南北半球季节,读图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与内部结构,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及地幔顶部,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主要作用,O3,N2,O2,CO2,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大气各层的特点,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原因,大气运动,天气现象,与人类关系,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地面是主要热源,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运动显著,水平运动为主,复杂多变,晴朗,天气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密切,臭氧层保护;高空飞行,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例题
14、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A公转轨道共面 B大气成分相似 C表面温度相近 D质量、体积相同,图1,B,A,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是 A重力势能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风能,C,4、图2“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图2,5.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图略),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A傍晚 B正午 C下午
15、 D凌晨,C,C,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据此完成67题。6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7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8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会造成 A指南针失灵 B大幅降温 C阴雨连绵 D强烈地震,9太阳活动可以 A诱发地震和潮汐 B诱发沙尘暴和极光 C诱发海啸和台风 D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B,D,A,D,10.读图9“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图10“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16、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9中用箭头画出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线。(2)图9表示的日期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上的昼夜状况是。(3)图9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0中 位置(填序号),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方向)移动。(4)太阳直射点从向位置移动过程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且其范围。(5)太阳直射点从向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正午人影长度越来越。,(1)画图略(2)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2326S)昼夜等长(3)北(4)极昼 逐渐变大(5)晚 长,1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表1“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表1,(1)图中
17、MN表示。(2)、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3)位置的日期是,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极昼现象出现在 极圈及其以内地区。(4)9月5日至7日,北京正午标杆影长变,正午太阳高度变;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 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1)晨昏线(圈)(2)(3)6月22日前后(夏至日)短 北(4)长小b南,图9,12.读图9“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日期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三地中,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3)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全球正午太阳的分布高度规律是。该图所示日期可能为 或。(4)该图所示日期过后,若
18、北京市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则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方向移动,正午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长变。,(1)2326(2)(3)赤道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3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4)南南 长,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体系,大气的热状况,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地面冷热不均,时空尺度分类,输送水汽、热量,削弱、保温作用,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重要天气系统,大气,1、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加热地面,地面增温,加热大气,大气增温,宇宙空间,说明图中、代表的地理事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体现在哪些环节中?,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2、大气的运
19、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地转偏向力,性质、移动,海陆热力差异,海陆气压中心变化,天气系统,冷热不均,季风,形成气候类型,(1)热力环流成因与现象 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表现,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第四章案例研究),温度差异,气压差异,不同纬度不同下垫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范围不等,市区,郊区,郊区,地转偏向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北半球高空),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考虑摩擦力),摩擦力,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
20、压梯度力,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1,3,5,8,9,10,三圈环流,(2)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赤 道 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注重过程与方法在画图中掌握落实,2326N,2326S,6634S,6634N,0,北半球的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A,B,C,D,E,F,G,(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2)南半球:海洋面
21、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亚欧大陆形成亚洲(印度)低压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亚欧大陆形成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 洲 季 风,1月,7月,季风环流,季 风 环 流,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在一年中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北风,东北风,较强,较弱,寒冷干燥,干燥,东南风,西南风,较弱,较强,高温湿润,十分湿润,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我国西南地区、印度和缅甸一带,(4)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全年
22、多雨,全年少雨,全年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少雨,干湿两季,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热 带 雨 林 气 候,热 带 沙 漠 气 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热 带 草 原 气 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气候类型特征,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压系统,低气压,高气压,气旋,反气旋,3、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准静止锋,气团,冷气团、暖气团,海洋性气团、大陆性气团,由四周向中心流入,北逆南顺,由中心向四周流出,北顺南逆,上升,下沉,阴雨,晴朗干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地理 期末 复习 必修 简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