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及硫化工艺2.ppt
《硫化及硫化工艺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化及硫化工艺2.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硫化及硫化体系-2,刘燕生2008-10-18,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硫化是使大分子形成网络结构,交联密度对硫化胶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硫化的进行,静态模量的提高大于动态模量的提高。动态模量是粘性和弹性影响的综合,静态模量则是弹性的单一度量,硫化可使橡胶由粘性或塑性行为向弹性转移。抗撕裂强度、疲劳寿命等性能在开始时随交联键数的增加而提高,在达到一定交联密度时出现峰值,而后随交联网络的形成而降低。滞后性能则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是变形能的度量,这种能量并不贮存或形成于网络结构链中,而是转化为热量。,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1-抗撕裂强度、疲劳寿命2-静态模量3-高速动
2、态模量4-硬度5-拉伸强度6-滞后、永久变形、摩擦系数,图1 交联密度与硫化胶性能的关系,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硫化历程与硫化曲线的应用 使用硫化仪记录硫化历程。硫化开始,试样的剪切模量增大。当记录下来转矩上升到稳定值或最大值时,便得到一条转矩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即硫化曲线。曲线的形状与试验温度和胶料特性有关。任何一种橡胶以硫化时间与一项性能对应作图,可以得到趋势相仿的曲线。过硫化阶段会出现3种状态。第1种是曲线继续上升,第2种是曲线保持原有水平并持续一个阶段,第3种是曲线下降。,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硫化曲线大体上标志着胶料的硫化特点及
3、历程中各阶段。1+2 操作过程中用去和剩余的焦烧时间,3总焦烧时间 4-热硫化时间 6-平坦硫化时间 7一过硫化时间。A1是操作过程中最大焦烧时间,超过此时间将产生焦烧现象。B2是模型硫化时问。焦烧是指热硫化作用开始前延迟状态中的时间,其长短主要由胶料配方决定,其中促进剂的影响最大,而操作过程中的热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每批胶料之间也总存在着差别。热硫化开始,胶料的弹性和抗张性急剧增加,至正硫化为止为热硫化时间。达到正硫化后,抗张性能可在一个阶段保持优良性能,这一阶段为平坦硫化时间。抗张性能下降即为过硫化状态,,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使用硫化仪测试胶料的硫化曲线,检测迅速及时,通过一条
4、弹性模量S曲线即可了解到终炼胶的有关加工性能、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的诸多特性。一般对终炼胶进行100%硫化仪的检测,试验条件为:1854或1952。并辅以一定比例的门尼粘度、门尼焦烧、硬度和比重的检测。硫化仪测定的弹性模量S和粘性模量S这两个参数足以计算其它参数,如损耗因子、复合模量(扭矩)S*及硫化速率等。从Tan曲线可以看出胶料在硫化过程中损耗因子的变化,利用损耗因子Tan值可以预测混炼胶料的加工性和分散性、硫化胶的生热特性和硫化胶料的抗返原性等。,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门尼粘度用于表征其胶料的加工性能,它关系到胶料的压延、挤出等生产过程的控制。
5、硫化仪测出的弹性模量S的最低扭矩ML值也可以表征胶料的加工性能,在试验温度下其值越小,胶料的流动性越好。对轮胎不同部件的胶料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见下图。,图3 轮胎胶料的门尼粘度与硫化仪的最低扭矩值的关系,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轮胎不同部件胶料在100条件下测定的门尼粘度值与胶料在180下硫化仪测定的ML值的数据,它们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硫化温度下测定的ML值预测胶料的加工性能。损耗因子是描述胶料粘性模量和弹性模量关系的基本参数。TanML是指胶料在硫化温度下弹性模量最低时的损耗因子,这时虽然是在硫化温度下,但胶料还未起硫,从其损耗因子定义式可知只有粘性模量增加或弹性模量减少
6、才能使损耗因子提高,TanML可以表征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和分散性能,同一配方数值越大其加工性能越好、胶料的分散性越好。,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曾对各种混炼胶进行研究发现,同一种混炼胶在密炼机中排下料后,在开炼机上的不同捣炼次数对压延和挤出生产是有影响的。不能达到规定的捣炼次数时对压延和挤出生产工艺有不利的影响。随着胶料捣炼次数的增加改善了胶料的加工性能和分散性,通过检测胶料的性能发现TanML值增加。同一配方相同的混炼工艺,添加橡胶分散剂后使其胶料的TanML值大幅增加。,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TanMH是胶料弹性模量(扭矩)最高时的损耗因子,TanMH虽然是在硫化温度下
7、测得的,但它的大小与硫化胶生热有很好的相关性。图4是对胎冠胶料的测试结果。对其他胶料也进行了相关的专题研究,发现它们也具有此规律。为此,可以使用TanMH预测胶料的生热性能。,图4 胎面胶的生热和损耗因子的关系,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抗返原性是硫化胶抗热老化性能好坏的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有两种测量方法。一种是采用定伸法,即:抗返原性%=100%,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硫化仪测定硫化胶的抗返原性(有些胶料硫化时不具有明显的交联饱和度即胶料硫化曲线一直增大,其胶料不能用此方法测定抗返原性)。测量时以弹性模量S到达最大值时开始至下降5%或10%的时间(t-95或
8、t-90)来表示。硫化胶的硫化平坦线越长,胶料下降5%或10%的时间越长,抗返原性越好。根据我们试验的经验认为,选择180做胶料的抗返原性是比较合理的,在此温度下既可区分出不同材料的硫化抗返原性又比较节省时间。它可用于研究硫化后稳定剂的性能以及胶料耐热老化性能。,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交联键结构的类型对硫化胶物理性能有显著影响。单硫交联键与双硫交联键对胶料的耐热性有利,但不利于胶料的强度,多硫键则作用相反。各种交联键的比例随组成硫化体系的配合剂种类及用量不同而不同,并随硫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硫化周期的缩短是轮胎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一步,配方设计只是
9、其中的一部分。由于硫化温度的改变,胶料的硫化特性发生了改变,产品质量对控制条件的变化极为敏感,增加了生产优质产品的难度。高温快速硫化体系的调整还是有规律可寻的。考虑胶料不仅要有较快的硫化速度,而且要具备足够的焦烧时间,以保证加工安全性,因此快速硫化体系中常采用次磺酰胺和硫黄的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硫化速度快,加工安全性很好。,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高温快速硫化特征应是加工安全性好,硫化起步快,硫化速度快,达到正硫化后有较长的硫化平坦线。实际上,提高硫化温度,在加快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的同时,常常会导致硫化曲线的平坦性降低,出现不同程度的硫化返原现象,且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硫化返原现
10、象逐渐加剧。,轮胎高温硫化条件见下表,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出现硫化返原现象的原因是,在高温硫化过程中氧参与反应,且这种反应要先于硫化反应,这种作用除了使大分子主链发生裂解外,还可使交联键发生裂解和转变,即使交联密度降低和交联键类型发生变化。在子午线轮胎硫化温度范围内,一般不会发生主链裂解,而以交联密度降低和交联键类型变化为主。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硫化胶中多硫键减少,单硫键和双硫键增加。,硫化及硫化体系硫化理论的几个概念,不同硫化温度对未填充天然橡胶交联密度的影响。1-140硫化,2-160硫化,3-180硫化,4-200硫化。为提高硫化温度时能保持交联密度不变,必提高硫化剂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硫化 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