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烟花爆竹安全培训.ppt
《2017年烟花爆竹安全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烟花爆竹安全培训.ppt(2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7年12月,烟花爆竹安全知识培 训,培训内容共分六部分,第一章:烟花爆竹概述第二章: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第三章: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应具备的条件及申办程序第四章:经营烟花爆竹的安全知识第五章:居民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典型案列分析,第一章 烟花爆竹概述,一、烟花爆竹的基础知识二、防火、防爆与消防安全技术三、烟花爆竹常见事故处理,一、烟花爆竹的基础知识,(一)烟花爆竹的概念 1、烟花爆竹统称花炮,是以烟火药为原料制成的工艺美术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同时又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烟花爆竹作为一种燃烧爆炸物品,其生
2、产、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等各处环节都易燃烧爆炸,历来属于高危险行业。我市经营的烟花爆竹指不包括黑火药、烟火药和引火线的产品。,烟花是指燃放时能形成色彩、图案、产生音响效果,以视觉效果为主的产品;爆竹是指燃放时烟火药燃烧爆破纸筒壳并能产生爆音、闪光等效果,以听觉效果为主的产品。,2、烟花与爆竹的区别,2、烟花爆竹的分类、分级,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13)修改的主要内容:(一)调整了分类 专业燃放类和个人燃放类。由原来的14类调整合并为9类。(二)调整了分级 严格控制了产品规格和药量,取消了个人燃放的雷弹、带漂浮物产品,不得多盆连放。(三)完善了包装标志要求 严格规定了运输包
3、装标志、销售包装标志应包含的内容信息。,(一)产品类别 根据结构与组成、燃放运动轨迹及燃放效果,烟花爆竹产品分为以下9大类和若干小类:1、爆竹类;2、喷花类;3、旋转类;4、升空类;5、吐珠类;6、玩具类;7、礼花类;8、架子烟花类;9、组合烟花类。,表1.1 新、老标准产品分类情况对比,表1.2 产品类别及定义,表1.2(续),表1.2(续),注:烟雾型、摩擦型仅限出口。,表1.2(续),(二)产品级别 按照药量及所能构成的危险性大小,烟花爆竹产品分为A、B、C、D四级,定义如下:A级 由专业燃放人员在特定的室外空旷地点燃放、危险性很大的产品。B级 由专业燃放人员在特定的室外空旷地点燃放、危
4、险性较大的产品。25米以外 室外开放空间 C级 适于室外开放空间燃放、危险性较小的产品。5米以外 室外相对开放的空间 D级 适于近距离燃放、危险性很小的产品。按说明燃放。,注意:B级产品调整较大,由个人燃放调整为专业燃放,按照产品的药量及所能构成的危险性分为A、B、C、D四级(产品分级与药量见表1.3)表1.3,接上表,(三)消费类别 按照对燃放人员要求的不同,烟花爆竹产品分为个人燃放类和专业燃放类。1、个人燃放类:不需加工安装,普通消费者可以燃放的C级、D级产品。2、专业燃放类:应由取得燃放专业资质人员燃放的A 级、B级产品和需加工安装的C级、D级产品。,(三)通用安全质量要求,1、标志 产
5、品标志分为运输包装标志和销售包装标志。产品应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志和流向登记标签。专业燃放类产品使用红色字体注明“专业燃放”;个人燃放类产品使用绿色字体注明“个人燃放”。燃放说明和警示语内容应符合GB 24426的规定。,运输包装标志的基本信息应该包含:产品名称、消费类别、产品类别、制造商名称及地址、安全生产许可证号、箱含量、箱含药量、毛重、体积、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及符合GB 190、GB/T 191要求的“烟花爆竹”、“防火防潮”、“轻拿轻放”等安全用语或图案。,烟花爆竹运输包装标志内容示例,销售包装标志的基本信息应该包含:产品名称、消费类别、产品类别、制造商名称及地址、含药量(总
6、药量和单发药量)、警示语、燃放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计数类产品应标明数量。,烟花爆竹销售包装标志内容示例,2、药量,单个产品不应超过最大装药量(见表2和表3,不包括引火线和填充物)。实际药量与标称药量的允许误差:药量2g,误差20%;2g药量25g,误差10%;药量25g,误差5%。个人燃放类、专业燃放类产品最大允许药量如下表。,表1.4 个人燃放类产品最大允许药量。,表1.5 专业燃放类产品最大允许药量。,3、安全性能,产品安全性能检测包括跌落试验、热安定性、低温试验及烟火药安全性能检测。烟火药安全性能检测包括摩擦感度、撞击感度、火焰感度、静电感度、着火温度、爆发点、相容性、吸湿性、水份、
7、PH值。,烟火药的安全性能检测包括:跌落试验;殉爆试验;热安定性;吸湿性;水份;PH值;低温试验;摩擦感度;火焰感度等。PH值应为5-9;吸湿率应2.0,笛音剂、粉状黑火药应有4.0;热安定性为752、48h下应无分解现象;低温试验:在-25-35、48h条件下应无分解现象;产品的跌落试验、殉爆试验应不爆燃;烟火药的摩擦感度60,撞击感度50(摩擦类除外)。,火焰、燃烧物、色火、带火残体落地距离要求如下:,8米,20米,40米,注:燃放点 个人燃放类距离 专业燃放类B级距离 专业燃放类A级距离,注:燃放点 C级产品距离 B级产品距离 A级产品距离,15米,25米,50米,产生的炙热物与燃放中心
8、点横向距离要求如下:,(一)运输产品应符合国家对烟花爆竹运输的统一规定。(二)储存1、产品储存应按GB-11652要求存放在专用仓库。2、仓库和储存限量应符合GB-50161规定。3、产品从制造完成之日起,在正常条件下运输、储存,保质期三年(含铁砂的产品保质期一年)。,(四)运输和储存,二、防火、防爆与消防安全技术,烟火药是一种机械混合物,系易燃易爆物质,具有燃烧和爆炸性能,对热和机械作用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只有了解有关燃烧和爆炸的基本知识,才能防止或尽量减少烟花爆竹安全事故。,(一)火灾、燃烧和爆炸火灾概念: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9、,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引火源)。,.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助燃物: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着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
10、。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常见的点火源:火焰高温物体:如火星、炉渣、白炽灯、焊渣电火花:雷电,短路、漏电产生的火花或静电火花等撞击、摩擦: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化学反应放热:如受潮,注意 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二)燃烧的充分条件可燃物要有一定数量助燃物要有一定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能量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爆炸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爆炸形成条件:化学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气体产物多.物理爆炸:
11、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它们各自的三个条件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因此在日常管理经营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比如严禁吸烟、用玻璃专柜、将烟花爆竹隔离等防范措施。,(二)燃烧产物及其毒性 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氢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
12、氢、二氧化硫等。,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二氧化碳、HCH、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三)常见火灾原因1、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2、违反电气使用安全规定;3、违反安全操作规程;4、明火。如违章吸烟,生活用火不慎;5、自燃。物品受热自燃,如不能将烟花爆竹摆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四)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
13、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1、隔离法。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2、冷却法。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或干冰(二氧化碳)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降温冷却作用。,3、窒息法。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
14、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就是消除燃烧的条件之一助燃物(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使燃烧停止,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常用方法有:将灭火剂(如四氯化碳、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等)喷洒在燃烧物体表面;用惰性介质或水蒸气充满容器设备,将正在着火的容器设备封严密闭;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捂盖燃烧物等。,(五)几种常用灭火剂,最廉价的灭火剂水由于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和潜化热,因此在灭火中其冷却作用十
15、分明显,其灭火机理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主要缺点是产生水渍损失和造成污染。,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1)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等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以用水扑救。,(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摄氏度,水蒸气在1000摄氏度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
16、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6)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用水扑救。,泡沫灭火剂: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一般情况下,两者是分开的,要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因为HCO3-和Al3+发生完全双水解,即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通过与水混溶、采用机械或化学反应的方法产生泡沫的灭火剂。主要通过冷却、窒息作用灭火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机理是在着火的燃烧物表面上形成一个连续的泡沫层,本身和所析出的混合液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以及通过泡沫层的覆盖作用使燃烧物与氧隔绝而灭火。泡沫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水渍损失和污染
17、、不能用于带电火灾的扑救。,3干粉灭火剂:用于灭火的干燥、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添加剂组成。通过化学抑制和窒息作用灭火。分为干粉和干粉两类。,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
18、的火灾,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的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烧物质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发生化学抑制和负化学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到可燃物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覆盖层,从而隔绝氧窒息灭火。干粉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对于精密仪器易造成污染。,4二氧化碳灭火剂: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灭火剂,在自然界中存在也较为广泛,价格低、获取容易,其灭火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主要缺点是灭火需要浓度高,会使人员受到窒息毒害。,5卤代烷灭火剂 灭火机理是卤代烷接触高温表面或
19、火焰时,分解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通过溴和氟等卤素氢化物的负化学催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大量扑捉、消耗燃烧链式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破坏和抑制燃烧的链式反应,而迅速将火焰扑灭;是靠化学抑制作用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卤代烷灭火剂主要缺点是破坏臭氧层。目前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有1211和1301两种。,1211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的代号,分子式为CF2C1Br1301是三氟一溴甲烷的代号,分子式为CF3Br122是二氟二氯甲烷的代号,分子式为CF2C12,三、烟花爆竹常见事故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20、;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一)火灾事故处置措施1、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报警,并同时展 开切断电源、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灭火等措施。,2、先控制后消灭原则。3、初起少量火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或用湿被湿布等覆盖燃烧区,使其窒息或减少火势。4、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物和其他物品搬移至安全地带。5、要防止火势向周围蔓延,还要防止火星溅向其他易燃物品。6、扑救人员应
21、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侦察、扑救、疏散。7、现场指挥者要注意火灾现场动态,如可能爆炸应紧急撤离8、火灾扑灭后,仍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保护好火灾现场.,(二)爆炸事故处置措施1、爆炸发生后,救护组成员马上到现场查看有无人员受伤。2、如伤者身上有着火处,立即用干粉灭火器喷射,扑灭火焰。3、立即将伤者带离现场,送到安全和空气新鲜处用醋冲洗脸部,并让伤者大量饮水,情况严重送医院治疗抢救。4、如伤者有出现破伤出血,特别是动脉出血,应迅速采取临时急救措施,止血后再送医院治疗。,(三)爆炸事故中自救的方法1、卧倒自救,现场人员看到较大的闪光就应立即卧倒。,2、离开自救,离开过程中应保持身姿 低矮、沿
22、墙行走。,3、滚地自救,迅速在地上打滚熄灭身上的火焰。,4、止血自救,如出现破伤流血应 采取指压止血法止血自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三)救人与自救(火场逃生十三诀),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预演,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请记住:事前预演,将会事半功倍。,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
23、,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如何选择逃生路线.rm,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突遇火灾,
24、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逃生时经过充满烟
25、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请记住:多件工具来做保,总比赤手空拳好。,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火灾时,除可以利用楼梯外,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或滑绳也可脱险。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烟花爆竹 安全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1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