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
《2017届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017届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设题方式:一、评价思想内容型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探究本诗的思想感情。3、本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4、本诗主旨是什么?5、或结合意境分析情感,或就某句某联分析情感。二、评价观点态度型 这首诗有人认为XX,有人为人XX,你的理解呢?,题型一:评价思想内容型,评价思想内容是理解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等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概括作者情感和主旨,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高考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为提炼情
2、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等。,(一)提炼情感主旨,例1(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钓 船 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解题方略】,第一步:读标题,定题材,山水田园诗,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之情。揭示引人深思的生活哲理。,(一)提炼情感主旨,例1(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钓 船 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
3、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解题方略】,第二步:抓意象,析情感。,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一)提炼情感主旨,例1(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钓 船 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解题方略】,第三步:抓关键词,明意旨。,“净”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两忘机”,抒写陶醉自然,抛舍心机之情,“徒自老,故人稀”既为世人纷忙感慨,也为故友寥落,年迈无为伤感,最后两句表达了退隐江湖,心地明洁,
4、享受自然之情。,(一)提炼情感主旨,例1(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钓 船 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解题方略】,第四步:依答题步骤,规范作答。,第一步:确认何种感情与态度(有时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积极、消极等)第二步:联系具体的诗歌内容,描绘 意象、意境、事件。第三步:指出意象、意境、事件的特点与感情、态度的联系。,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答案】操作步骤:第一步:确认何种感情与态度(有时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积极、消极等)本诗寓示了诗人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
5、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第二步:联系具体的诗歌内容,描绘 意象、意境、事件。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第三步:指出意象、意境、事件的特点与感情、态度的联系。(接意象分析)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接内容分析)可感受到词人甘于淡泊,以隐居为乐的情怀。,例1(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钓 船 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答案】(1)本诗寓示了诗人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2)词人通过“钓船”“柴
6、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可感受到词人甘于淡泊,以隐居为乐的情怀。,第一步:确认何种感情与态度(有时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积极、消极等)第二步:联系具体的诗歌内容,描绘 意象、意境、事件。第三步:指出意象、意境、事件的特点与感情、态度的联系。,提炼情感主旨解题思路小结,第一步:读标题,明确题材,第二步:抓意象,析情感,第三步:抓关键词,明意旨。,第四步:依答题步骤,规范作答。,(二)理解诗句意义,例2(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
7、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解题方略】,第一步:读标题,定题材,送别怀人诗,表达离别时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抒发离别后孤独寂寞、思念对方的忧愁。表达对友人的叮咛、劝慰、勉励的情意。借送别言志,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借送别表达对古人的敬仰、思慕的感受。,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二)理解诗句意义,例2(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解题方略】,第二步:抓关键词,理解诗句含义。,怎样理解“怪人
8、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怪是什么意思,怪什么,为什么会怪。然后解释这句词句的含意。,(二)理解诗句意义,例2(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解题方略】,第三步:结合表达技巧,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怪”的反常心理,运用了反衬手法,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从而可以看出两人友情之深。,(二)理解诗句意义,例2(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望江怨送
9、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解题方略】,第四步:依据答题步骤,规范作答。,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参考答案】1、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2、词人在友人离开后,仍立在江头痴痴远望,夕阳将落,有人催词人回家,词人却以“还有一竿高”为由,“责怪”那人这么“早”就催他回去。3、一个“怪”字运用了反衬手法,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将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顶峰。全词情景交融,含蓄淡雅,不言离别,而离别之情溢于言表。,步骤一:点明情感,步骤二:描绘诗歌内容,步骤三:结合手法,阐述内容与情感的联系
10、,第一步:确认何种感情与态度第二步:联系具体的诗歌内容,描绘 意象、意境、事件第三步:结合手法,指出意象、意境、事件的特点与感情、态度的联系。,理解诗句意义解题思路小结,第一步:读标题,明确题材,第二步:抓关键词,理解诗句含义。,第三步:结合表达技巧,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第四步:依答题步骤,规范作答。,题型二:评价观点态度型,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对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等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例2(2014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 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1、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三)评价观点态度,【解题方略】,第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第二步,联系具体的诗歌内容,找到原词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描绘意象、意境、事件。,第三步,结合手法,指出意象、意境、事件的特点与感情、态度的联系。,1、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2、词的上片写词人在长长的白天里,没有诗朋酒侣,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词的下片写词人终于找到春,正当他和园主人酝酿构思,可是诗句未成,突然下起雨来,,体现词人的孤寂之情。,抒发了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例2(2014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12、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 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解题方略】,第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第二步,联系具体的诗歌内容,找到原词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描绘意象、意境、事件。,第三步,结合手法,指出意象、意境、事件的特点与感情、态度的联系。,1、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2、上片词人卷帘放去春愁、虽无友人却能独对鸟语下片写了飘飘絮影脉脉 香春在无人处和梨花飘落如雨,体现了放去春愁的畅快和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体现了词人的惊喜和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13、,(三)评价观点态度,例2(2014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 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解题方略】,第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第二步,联系具体的诗歌内容,找到原词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描绘意象、意境、事件。,第三步,结合手法,指出意象、意境、事件的特点与感情、态度的联系。,1、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2、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
14、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三)评价观点态度,第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第二步,联系具体的诗歌内容,找到原文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描绘意象、意境、事件。第三步,结合手法,指出意象、意境、事件的特点与感情、态度的联系。,评价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小结,答题模式,发临洮to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巩固练习,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诗意:听说轮台这个地方,连年都可以看到大雪纷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评价 诗歌 思想 内容 观点 态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