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CBN网络双向改造技术.ppt
《2017CCBN网络双向改造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CCBN网络双向改造技术.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视汇通科技项目,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吉视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3月,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2、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3、I-PON技术系统规范4、IP广播+XPON光纤入户方案发展前景5、I-PON技术实施案例 6、I-PON技术业务实施案例7、I-PON方案系统示意图,7、I-PON方案系统示意图,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必要性及紧迫性1.2、广电网络光纤入户需要解决什么样
2、的技术问题1.3、广电网络如何摆脱多轮次的重复投资,2012年12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光纤入户强制标准。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意味着“宽带战略”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必要性及紧迫性,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国家对光纤入户和宽带战略的部署,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必要性及紧迫性,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1、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超过68%。互
3、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863.2万户,总数达到2.78亿户。宽带提速达到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总数超过2.29亿户,占比82.4%;2、按接入技术划分,(FTTH/O)用户半年净增4193.4万户,总数达1.9亿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68.4%,较上年年底提高了11.2个百分点。3、移动互联网用户保持高速增长。16月,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6810.5万户,同比增长14.1%,总数10.3亿户。智能手机功能不断提高,推动用户更倾向使用手机直接上网。1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达9.82亿户,在移动用户中占比为75.5%。4、IPTV用户净增近2000万户。总数达到6581.2万户。201
4、6年融合业务将加速发展,预计IPTV用户将突破7000万,收入规模超过80亿元。,1.1.2、2016年上半年电信光纤入户和IPTV发展统计,目前,三网融合、多业务承载已经成为网络建设的趋势,电信企业在网络接入上已经全面转向光纤入户,20M入户带宽已经成为最基本的配置,光纤入户用户数已经占宽带用户的68%以上。电信网络具有极好的三网融合能力,原来是交换机到楼道五类线入户,可支持10M/100M入户,但现在全面推进光纤入户,为什么?答案:1、为了更好地承载三网融合业务;2、为了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必要性及紧迫性,
5、、电信企业光纤入户的推进,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必要性及紧迫性,、广电网络光纤入户的必要性,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1、有线电视网络2006年开始大面积数字化、双向化、高清化到今天,已是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都经历了多轮的投资,使自己不知不觉的掉进了重复投资的陷阱!就是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终极解决方案。2、认为同轴网是有线网的标志,射频调制是广电网络必须守住阵地的法宝,但真正保住有线网络命根的法宝是三网融合业务。3、光纤入户,更容易适配更好地支持三网融合业务技术。4、蒸汽机断然被淘汰,替代
6、而来的是更环保高效的高速铁路。,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必要性及紧迫性,、广电网络光纤入户的必要性和时机,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1、新建网络还是建电缆网?将来再去光缆改造?千万不能-那就是错误的决定。2、未进行双向化改造的网络,还在电缆网上双向化改 造?让后再去光缆改造?万万不能-又是重复投资的开始。建议:新建网络,一定按光纤入户建设,一步到位。未进行双向化的电缆网双向化,应一步到位的光缆 改造,避免重复投资。已经电缆网上完成双改网,应后期业务发展逐步完 成光缆改造。,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2
7、、广电网络光纤入户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要解决广播带宽不足和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 适应未来超高清业务的支持、要解决信号源的IP化和前端设备通用化问题 前端设备通用化终端多屏化、要解决骨干传输IP化和分配网络无源化问题 传输设备通用化接入无源化,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要解决广播带宽不足和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适应未来超高清业务的支持,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1、带宽不足的问题,1,97,1,97,f,f,规划频道为97个,实际有线网络可用频道,红色为被无线信号干扰频点,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
8、简介,、要解决广播带宽不足和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适应未来超高清业务的支持,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1.2.1.2、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单个频点传输码率为38兆 一是降低了带宽利用率,二是限制了大码率视频在单频点传输的能力。解决的办法是对高码率优质视频加大深度压缩,才能做到更多内容的广播。对于未来更多的高清、超高清、4K等内容传输体现不了广电特色。,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要解决广播带宽不足和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适应未来超高清业务的支持,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带宽不足和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有线电视的传输,是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
9、到载频上进行传输。在模拟时代,在一个载频上只能传输一套节目,而到了数字电视后,采用正交幅度数字调制技术后,在一个频点能够传输48套节目,这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随着日益增长的节目和信息时代,假如我们把信息比做货物,携带信息的载频比做车,而把传输介质比做路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量在数量和质量上无限制的曾长,那就是节目,不仅所要传输节目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其质量从标清向高清、超高清发展,而另两个不变,那就是频点和介质。,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要解决信号源的IP化和前端设备通用化问题 前端设备通用化终端多屏化,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光发,用户家,EDFA
10、,混合器,1、系统设备全部为专用设备。2、信号只能供电视机上观看,不能多平观看(手机、ipad、电脑)3、即使是前端的编码复用,存储都IP化了,但到了QAM、IPQAM后也是 TS流传送机制。,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要解决骨干传输IP化和分配网络无源化问题 传输设备通用化接入无源化,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服用加扰器,DS3,DS3,DS3,DS3,DS3,DS3,DS3,DS3,DS3,DS3,前端TS流信号需调制到规划拼点的载频上传输。,老的信号格式无法在OTN或波分主干传输网上传输,只能在sdh上传输。,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
11、方案技术简介,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1.3、广电网络如何摆脱多轮次的重复投资,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从有线电视数字化到今天,已经走过近15年之多的历程,在这仅仅15年的历程中,我们经历了标清数字化、高清化、双向化的多伦改造和多伦投资,但到目前为止,网络还是完全没有达到能够用户体验好,业务提供满足三网融合的需求。问题出在哪里呢?1、都认为技术不是问题,但始终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2、都想做好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但都没能找到标准统一的技术方案;3、都想提供用户满意的业务来提高用户的粘着力,但由于技术的瓶颈,很难实现自己意愿。所以只能用没有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应对日益扩张的用户需求,只能满
12、足一时的或单一业务的提升,但无法满足多业务的融合发展,从而导致多轮次的投资。,、广电网络多轮次的重复投资的原因,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1.3、广电网络如何摆脱多轮次的重复投资,、广电网络如何摆脱重复投资的财务陷阱,1、广电网络前端平台一定要保留自己的广播特性,同时要能够满足融合业务的提供能力,如点播、互动和互联网业务。同时平台一定要向IP化改造。以便达到业务统一和融合,设备通用而标准化。后续发展只是性能的提升和扩容,但对业务的支持是持续。2、网络建设一定要光纤化无源化,在光网络条件下,一定要全IP基带传输,不在用电层调制后再在光
13、调制的二次调制模式,无法保证传输质量。3、终端选择一定是网关化,能够支持多业务多屏的接入,到了家庭要支持有线无线多屏接入。终端的业务体现固件一定和网关分离,降低升级换代成本。同时接入终端的成本要控制到不能今天行明年换掉的价格。4、服务器端和终端软件一定要标准化和开放化,支持网络上各种业务的前瞻性。,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2、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2.1、I-PON光纤入户方案技术核心思想2.2、I-PON技术如何提升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特性2.3、I-PON技术如何支持非对称业务,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2、
14、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2.1、I-PON光纤入户方案技术核心思想,第一、网络建设架构简单化、技术体系标准化、信号传输IP化、接入网 络无源化。第二、对要传输的广播电视信号进行IP化,但不采用IPTV的单播或组播 方式,而是对IP化的广播电视信号仍按有线电视广播模式传输。第三、在光网络条件下,对IP化广播电视信号取消原有同轴网有线电视 传输系统电信号层的调制解调环节,对IP化广播电视信号进行直 接 广播方式传输。从而发扬和保留有线电视网络的广播特性,直 播频道的播出仍然保持广播功能。第四、在光纤终端接收机中,研发一个接收电路,相当于原来有线电视 接收终端的高频头,在I
15、P广播电视信号中选择用户想要收看的广 播电视节目。第五、双向通道,不在考虑EOC、CMTS、CDOOSIS等技术,直接采用 PON 技术,达到万兆广播加PON入户。第六、非对称业务中,如VOD/OTT的视频推流全部通过万兆广播通道下 行,视频推流不占用PON下行通道,相当于一个新兴PON技术 I-PON。,广播前端系统-对信号源的IP化,IP编码器,IP编码器,IP编码器,IP编码器,IP编码器,广播交换机,SDI,SDI,SDI,SDI,SDI,IP流,IP流,IP流,IP流,IP流,编码器对SDI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压缩成TS流,再对TS流进行IP封装成IP流后传输到IP广播交换机。,2、IP
16、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IP编码器对编码后的TS流装进IP报文,视音频内容可按照MPEG-2、MPEG-4、H.264、H.265或AVS标准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层按 TS包格式进行第一次封装,以PID作为不同单元流的标识;然后同一节目的多个TS包组合起来作为载荷封装进UDP报文,并以UDP目的端口号(1到65535)作为节目区分;UDP报文作为载荷进一步封装进IP报文,其中目的IP地址采用组播地址(地址范围是到),不同组播地址可进一步区分不同类型节目或者应用。,2、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广
17、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取消广播通道QAM调制,实现IP基带广播,2、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接入网络无源化,2、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终端实现基带IP广播的接收,2、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万兆IP信号处理器相当于传统机顶盒的高频头。按着收看节目指令的控制,把被选择的IP节目流通过千兆/百兆交换芯片送到IP解码器解出所要
18、收看的节目。,在光纤终端接收机中,研发一个接收电路,相当于原来有线电视接收终端的高频头,在IP广播电视信号中选择用户想要收看的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完全双向化设计,2、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双向通道,不在考虑EOC、CMTS、CDOOSIS等技术,直接采用PON 技术,达到万兆广播加PON入户。,2.2、I-PON技术如何提升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特性,2、IP广播+XPON光纤入户(I-PON)技术简介,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技术选型思考及I-PON方案技术简介,、10GE广播带宽,IP编码器,IP编码器,IP编码器,I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CCBN 网络 双向 改造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