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注册测绘师课件-地图制.ppt
《2016注册测绘师课件-地图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注册测绘师课件-地图制.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地图制图,主讲 花存宏,注册测绘师考前培训综合能力,大纲要求,1.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投影方式和比例尺,进行技术设计。2.根据技术设计和制图区域的实际情况,收集并合理利用地图制图资料,按照地图编制的原则和要求,编绘普通地图(集)、专题地图(集)和特种地图。3.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法,收集并处理有关地理信息数据,制作符合技术设计要求的地图数据或地图数据库。4.根据技术设计,结合地形图、专题地图、地图集或电子地图等产品的特点,完成地图制图的印前数据处理、地图制印、地图或地图集装帧以及电子地图产品(系统)制作等工作5.根据地图制图项目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
2、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第9.1 地图概述,第一节 地图的特性与分类,一、地图的特性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2.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3.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发展和变化。,二、地图的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椭球面上相应线段的平面投影长度之比,称为地图的比例尺。1.数字比例尺 1100000 或简写作110万 2.文字比例尺 十万分之一,图上1cm相当于实地lkm。,
3、3.图解比例尺,经纬比例尺,直线比例尺,三、地图的分类1.按内容性质分类:普通地图: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及其他标志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专题地图:着重反映自然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专业要素的地图,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2.按比例尺分类:在普通地图中,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大于等于110万 中比例尺地图:在110万1100万之间 小比例尺地图:小于等于1100万,3.按制图区域分类:世界地图、大洲地图、国家地图等4.按使用方式分类:桌面用图、挂图等5.按介质表达分类:纸质地图、丝绸地图、电子地图等6.按其他标志分
4、类:单/彩色、平面/立体、视觉/触觉 单幅/系列等,第二节 地图语言,一、地图符号 1.类型:点状(不依比例)符号 线状(半依比例)符号 面状(依比例)符号 2.变量:形状、大小、色彩、方向、亮度、密度等,地图语言包括地图的符号、色彩和注记,二、地图色彩 运用色彩的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的不同变化与组合,结合人们对色彩感受的心理特征,建立起色彩与制图对象之间的联系,反映复杂的地理现象。色相用于表示质量指标;亮度、饱和度用于表示数量指标。,三、地图注记1.类型: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数字注记、图外整饰注记2.变量:字体、字大、字色、字隔、字位、字向、字形等3.布置方式 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屈
5、曲字列,一、数学要素1.坐标网:地理坐标网(经纬线网)和直角坐标网(方里网)2.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3.比例尺:地图内容的缩小程度4.地图定向:指地图的三北方向,通常通过地图坐标网来体现,第三节 地图内容,地图内容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二、地理要素 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包括制图区域内的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环境要素。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上表达地理要素的种类有所区别。1.普通地图:普通地图上的地理要素是地球表面上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分为独立地物、水系、地貌、土质和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地名等。2.专题地图:专题地图上的地图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地理底图)和
6、专题要素。,三、辅助要素 辅助要素又称整饰要素,是一组为方便使用而附加的说明性和工具性内容。读图工具:图名、接图表、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图解和文字比例尺、参考资料: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地图投影、坐标系、高程系、编图资料说明和资料略图等。,一、基本概念 地图投影就是在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其经纬度(,)与直角坐标(x,y)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第四节 地图投影,x f1(,)y f2(,),地图投影的实质就是球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图纸上。,二、投影变形变形是必然的球面不可展变形的分类:1.长度变形:(微分线段)长度比(投影后与投影前之比)与1的差值2.面积变形:(微分圆)面积
7、比与1的差值3.角度变形:投影后与投影前角度之差,三、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承影面的形状分为:方位投影(平面投影)、圆锥投影、圆柱投影2.按变形性质分为:等积投影、等角投影、任意投影3.按承影面与地轴的关系分为: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4.按承影面与地表的关系分为:切投影、割投影5.按构成方式分为:几何投影、条件投影,几何投影的类型,四、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1.方位投影即平面投影,2.圆锥投影,正轴,斜轴,横轴,(正轴)圆锥投影,正轴,斜轴,横轴,3.圆柱投影,为地图的制作、保管和使用,必要时要对地图进行分幅,并按一定规律进行编号。,一、地图的分幅 1.矩形分幅:用矩形图框分割图幅,图廓线均
8、为直线,一般用于工程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矩形分幅的编号通常采用行列编号法(图幅较多)或自然序数编号法(图幅很少)。,第五节 地图的分幅、编号与定向,2.经纬线分幅:根据一定的规则,用一定间隔的经纬线对制图区域进行分割。所有图幅的上下图廓线均为纬线,左右图廓线均为经线。经纬线分幅的地图通常采用行列编号法 我国比例尺小于15 千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经纬线分幅,二、我国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分幅:地形图根据经纬度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分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都具有一定的经差和纬差。1:100万地形图分幅 每幅图范围:经差6、纬差4。,P,1:100万地图的编号,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大
9、、中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均以1:100万为基础进行。分幅规则如下:,2.旧的编号体系,1:100万:J501:50万:J50 A1:25万:J50 21:10万:J50 51:5万:J50 5B1:2.5万:J50 5B41:1万:J50 5(24),1:100万=6=4,1:50万=3=2,1:25万=130=,1:10万=30=20,1:5万=15=10,1:2.5万=730=5,1:1万=3 45=2 30,4:AD,16:116,144:1144,4:AD,64:(1)(64),4:1 4,例:已知某地点P地理坐标E1162700/N 395300,求该地所在各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3.新的
10、编号体系,比例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代码 B C D E F G H,1:5千1:50万地形图图号的构成,新旧编号对照 1:100万 J50 J50 1:50万 J50B001001 J50 A 1:25万 J50C001002 J50 2 1:10万 J50D001005 J50 5 1:5万 J50E001010 J50 5B 1:2.5万 J50F002020 J50 5B 4 1:1万 J50G003040 J50 5(24)1:5000 J50H006079,1、地形图的定向 我国地形图均采用北方定向,通常是利用图上的坐标网来体现的
11、。子午线收敛角 磁偏角 磁针对坐标纵线偏角,三、地图定向,地图定向就是确定地图上图形的地理方向,有“北方定向”和“斜方位定向”两种。,三北方向线,2、一般地图的定向 一般地图都采用北方定向,特殊情况下为有效利用纸张,可采用斜方位定向。,北方定向 斜方位定向,第9.2 地图设计,第一节 地图设计的基本程序,地图设计是根据地图制图的一般原理,规范图式及制图工艺,结合所编地图的用途、比例尺等具体特点来实现的。地图设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有:1.确定地图的用途和对地图的基本要求;2.分析借鉴已有的同类型地图;3.研究分析制图资料;4.研究分析制图区域的基本情况;,5.设计地图的数学基础;6.地图的分幅和图面
12、设计;7.地图内容选取及表示方法设计;8.各要素制图综合指标的确定;9.地图制作工艺设计;10.样图试验。11.编写地图的设计文件,第二节 制图资料收集与制图区域分析,一、制图资料收集 1.广泛收集可用于编图的各种最新资料 2.分析研究,确定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 3.资料的选用时间二、制图区域分析 研究制图区域概况和基本特征,力求再现制图区域地理空间结构。,第三节 地图设计文件,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书和专业技术设计书。项目设计是对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专业技术设计是对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的设计,是指导制图区域各图幅编绘作业的专业技术文件。CH/T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一
13、、任务概述 说明任务来源、制图范围、行政隶属、地图用途、任务量、完成期限、承担单位等基本情况。对于地图集(册),还要重点说明其要反映的主题内容等。对于电子地图,还应说明软件基本功能及应用目标等。,二、作业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作业区概况: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方案或作业有关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内容应包括地形概况、地貌特征、困难类别以及各要素的主要特征。2.已有资料情况:说明已有资料的来源、依据比例尺等,资料的数量、质量,并列出资料及各种资料使用的可能性及利用方案等。说明作者原图或其它专题资料的形式、质量,及其利用方案等。,三、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和其他技术
14、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的一部分。,四、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说明地图比例尺、投影、分幅、密级、出版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及等高距,地图类别和规格,地图性质、精度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对于地图集,还应说明开本及尺寸、内容结构等主要情况。对于电子地图,则应说明其主题内容、制图区域、比例尺、功能用途、媒体集成程度、数据格式、数据发布方式及可视化模型等。,五、设计方案1.地图内容设计设计指导思想内容及结构表现形式图式符号系统地图投影地图(集、册)内容编排形式,2.编辑计划 对于复杂大型的制图项目,还应由责任编辑拟定编辑计划,内容包括:A.任务基本情况说明;B.制图区域的概况说明
15、;C.制图资料及其使用情况的说明;D.软硬件设备及作业程序的说明;E.各要素综合的指标;F.附录,包括有关的样图或略图。,六、编制技术路线七、质量控制制作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八、印刷与装帧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九、提交成果十、制作进度计划十一、编制经费预算表十二、附录,一、地图投影的选择:除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外,其他类型的地图要根据地图的用途、制图区域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1.制图区域位置2.制图区域形状,第四节 数学基础与比例尺设计,地图投影的选择和比例尺大小地图数学精度,3.东西延伸的区域4.要求面积对比正确的等面积投影5.要求方位正确的等角投影6.要求距离较精确的等距
16、离投影7.一般参考图和中小学教学用图任意8.已成固定模式的墨卡托、高斯克吕格9.我国分省区常用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二、坐标网的选择 包括确定坐标网的种类、定位、密度和表现形式。A.种类:地形图多采用双重坐标网;B.定位:确定坐标网在图纸上的位置;C.密度:即确定坐标网网格的大小;D.表现形式:即坐标网线的粗细线、阴阳线、虚实线之分。,三、地图比例尺的确定 地图上标明的比例尺是指投影标准线上的比例尺,即主比例尺。A.选择比例尺的依据:制图区域大小、图纸规格、要求精度等;B.选择地图比例尺的套框法:在地图集制作时,一般图纸尺寸是固定的,各制图单元选择比例尺时,宜用套框法。,第五节 地图分幅与拼接设
17、计,一、地图分幅设计 地图的图纸尺寸称为地图的开本或开幅,确定地图开幅大小的过程就叫分幅设计。,1.统一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国家统一分幅地图是按一定规格的图廓分割制图区域所编制的地图。分幅地图的图廓可能是经纬线,也可能是一个适当尺寸的矩形。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使用中常采取合幅、破图廓或设计补充图幅、设置重叠边带等方法来弥补其不足,使之加以完善。,2.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内分幅地图是区域性地图,特别是多幅拼接挂图的分幅形式,其外框是一个大的矩形,内部各图幅的图廓也都是矩形,沿图廓拼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幅。,在实施分幅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纸张规格;2.印刷条件;3.主区在总图廓中基本
18、对称,同时要照顾同周围地区的经济和交通联系;4.内分幅中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应尽可能平衡;5.其他要求:分幅时还应照顾到图面配置,尽量不破坏重要目标的完整。,二、地图拼接设计 1.图廓拼接:使用时沿每幅图图廓拼接起来。分带投影图幅拼接困难,可采用设置重叠边带的方法解决;2.重叠拼接:多幅印刷的挂图拼接时,为避免因裁切不准导致的露白或切掉地图内容,就要在两幅相邻的图幅之间设置一个重叠带(通常1cm左右),即这条带的内容在两个相邻的图幅上是重复绘制的。3.图幅拼接原则:上压下、左压右,第六节 地图内容设计,一、普通地图内容设计1.普通地图的概念地形图、普通地理图2.普通地图的内容7大要素3.普通地图内
19、容的设计原则 A满足用途要求 B达到图面清晰易读 C保证制图精度 D反映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二、专题地图内容设计1.专题地图的概念 表示与某一主题有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2.专题地图的内容与分类 内容:数学基础、主题要素、辅助要素 类型: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他,3.专题地图内容的设计原则 A满足使用要求 B使用专门的符号和特殊的表示方法 C图面层次感强 D反映现象的静态状况和动态发展 E表示现象的定性与定量特征4.地理底图内容设计的原则 A骨架作用及控制基础 B制图综合程度大,符号的色彩、形状不影响专题内容 C注意与专题内容的视觉层次对比,三、图式符号设计1.地图符号的分类:点、线、面2.制约地
20、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3.地图符号设计的要求 是使符号具有可定位性、概括性、可感受性、组合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第七节 地图表示方法设计,一、普通地图的表示一般分独立地物要素、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1.独立地物要素的表示方法几何符号、侧视的象形符号,便于定位,2.自然要素的表示方法A水系要素海洋、湖泊、水库、双线河流等面状河流、运河及沟渠等线状B地貌要素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晕渲法C土质与植被要素区域底色和符号相配合,加注记,3.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方法A居民地要素符号加注记B交通要素陆路、水路、空中及管线运输线状符号加说明注记,几何符号、象形符号C境界要素点、线段组合,必要时加
21、色带,二、专题地图的表示1.专题地图表示方法 定点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 范围法 质底法 等值线法 定位图表法 点数法 运动线法 分级统计图法 分区统计图表法,2.专题地图表示方法运用的原则A要明显突出反映专题地图的内容B应与专题内容相适应C应充分运用点状、面状和线状表示方法的相互配合D当两种近似的表示方法配合时,应注意突出主要者E注意色彩的选择,保证地图清晰易读,第八节 地图图面配置设计,图面配置设计指图名、图例、图廓、附图等内容的大小、位置及形式的设计。地形图有规范,无需专门设计。1.图名:应简练、明确、有概括性;2.图廓:内图廓简单,外图廓美观;4.图例:符号要完备、一致,标志说明要明确,系
22、统要科学;5.附图、图表和文字说明等,数量不宜太多,位置配置应注意图面的平衡。,一、地图集的特点 地图集是围绕特定的主题和用途,在地学原理的指导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分析与综合,系统汇集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地图集是科学的综合总结;地图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地图集的编辑程序和制印工艺复杂。,第九节 地图集设计,二、地图集设计的主要内容1.地图集的开本设计 地图集的开本主要取决于用途和在特定的条件下方便使用。通常国家级图集用四开本,省级以下用八开或更小。2.地图集的内容设计 地图集的内容设计取决与用途和性质。普通地图集一般分为总图部分、分区
23、图部分和地名索引部分。综合性图集一般由序图组、普通地图组和若干专题地图组组成。,3.地图集的编排设计 地图图幅次序的编排应符合一定的逻辑次序。一般先按图组编排,再在每个图组中按图幅的内容安排次序。4.地图集中各图幅的分幅设计地图集中各图幅的分幅,就是确定每幅地图应包括的制图区域范围,同时还应确定各区域占有的幅面大小。5.地图集中各图幅的比例尺设计 各分幅图的比例尺是根据开本所规定的图幅幅面大小和制图区域的范围大小来确定的。,6.图型和表示方法设计 图幅类型和图幅内容表示方法设计,就是确定各图幅用什么表示方法表达所规定的内容。7.图面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就是在一定的政治和技术原则下,充分利用地图的
24、幅面,合理布置地图的主题、附图、图表、图名、比例尺和文字说明等具体内容。,8.地图集投影设计 地图集投影设计的基本宗旨是保持制图区域内的变形最小,或者投影变形误差的分布符合设计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地图的精度和图上量测精度。9.图式图例设计 普通地图集或单一专题图集,各种比例尺的统一性;综合性专题图,符号使用的统一协调性;各种现象的分类分级的系统性。,10.地图集的整饰设计 包括:制定统一的版式设计和相对统一的线符粗细和颜色;统一确定各类注记的字体及大小;统一用色原则并对各图幅用色进行协调;图集的封面设计、内封设计;确定图集封面的材料;确定确定装帧方法等。,三、地图集编制中的统一协调工作1.统一
25、协调工作的目的A.正确而明显地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B.消除由于各幅图作者观点不同、资料不平衡、制图方法不同等因素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C.对地图的表示方法和整饰进行统一的设计,使各地图间便于比较和使用。,2.统一协调工作的内容A.图集总体设计要贯彻统一的整体观点;B.采用统一的原则设计地图内容;C.同类现象采用相同的表示方法以及统一规定的指标;D.采用统一和谐的制图综合原则;E.统一协调的地理基础地图;F.采用统一协调的整饰方法。,第十节 计算机地图制图生产技术路线,一、计算机制图基本过程1.制作地图的途径实测地图:利用各种测量方法,对实地进行测量获得地图的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注册 测绘 课件 地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