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程标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阅读书本、理解三个问题,一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
2、的关系?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促进,发展中国家实施 优惠政策,推,动,局部率先工业化、城市化,推动,全国,推动,全国,推,动,推,动,珠江三角洲,二、珠江三角洲概况,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北回归线以南,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范围:,气候:,地形、地势:,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因素之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有着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工业化只是其中的重要促进因素之一。而促进工业化的原因也是不同的。研究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时,可以从当地的工业化成因入手。,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3、一)自然条件:位置、原料、燃料、土地、水源等。(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基础、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三)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注: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哪些国际国内背景和地理条件?,三、对外开放的前沿,阅读完成以下表格内容:,契机,先机,内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的推进,第一阶段,19
4、79年至1990年,丰富,_优势,改革开放初期,主导产业,_密集型产业,_、技术、_,引进,_加工厂,建立,外商投资规模_,附加值_,吸引外资额增长_,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_,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侨乡,生活消费品,较慢,劳动,较慢,劳动力,低,资金,设备,小,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_已不明显,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水平_,_的优势丧失,_产业不能支撑该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抓住,机遇,世界:经济_,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发展,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优势,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提高,
5、劳动密集型,全球化、信息化,经济结构调整,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化 城市化,促进,P75“活动”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云南德宏是因为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衰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工业化 城市化 我国 珠江三角洲 地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