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职业病防治培训.ppt
《2015职业病防治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职业病防治培训.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病防治培训,培 训 内 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二、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发展与现状三、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自2002年5月1日施行的一部专业法律。2011年修订,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 号)正式实施 根据现行的职业病防治法,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共有10大类115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01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依法防治职业病,
2、切实关爱劳动者”,二、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发展与现状,2013年共报告职业病26393例。其中尘肺病23152例,急性职业中毒637例,慢性职业中毒904例,其他类职业病1700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有色金属、机械和建筑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5078例、2399例、983例和948例,共占报告总数的73.53%;尘肺病报告病例数占2013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72%,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3955例和8095例。国家卫生局201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三、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几个例子 例一:河南商城县朱裴店村农民在江苏宜兴伏东打工,从事将石英石块轧成石英粉的工作,159人患矽肺病(
3、三期43人、二期46人、一期57人,其他有症状的13人,7人死亡)。经商城县与宜兴县政府的反复协调,在有关律师的多方奔走下,宜兴方面最终同意通过非诉讼调节方式赔偿440万人民币。朱裴店村刘心朝的妻子谢祖香描述丈夫死前的情景:“瘦成了干的男人,不能躺下,只能用手支着头趴在床沿上。因呼吸困难,憋得一把一把的拽掉自己的头发,虚弱得把手挪到床上的力气都没有,痛苦得整整嚎了几天,才咽下最后一口气”,例二 广西横县广龙村农民兄弟俩在泰富金矿打工、河南商城朱裴店村刘心祥老人的三个儿子在江苏宜兴从事石英石加工,每年为家庭带回五、六千元的收入,家里盖起了小楼,成为邻里羡慕的家庭,经历了犹如昙花一现的短暂辉煌。然
4、而不幸终于降临,难以治疗的职业性矽肺病夺去了兄弟俩和刘心祥老人三个儿子年轻的生命。几个人去世时的年龄都未超过40岁,人去楼空,留下孤儿幼女和年迈的父母,过着凄苦的日子,职业病酿就了一幕幕家庭悲剧。,三、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从业人员作业的劳动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几个方面。如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有
5、危害因素,并危及从业人员健康的,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及特点:一是接触危害人数多,病患数量大。我国现有劳动人口76亿,据卫生部调查,全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2亿。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有1600万家。职业病防治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既有煤炭、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建筑等传统工业,也包括电子、汽车制造、医药、生物工程、服务等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需要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人数2800万,累计尘肺病患者近70万例,现患尘肺病人53万多例。疑似70多万例 二是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从煤炭、冶金、
6、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汽车制造、医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及特点:三是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一是境外投资向境内转移,境内的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部分企业为了规避责任,不停的更换工人,导致接害人员流动大,接触的人数更多。四是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显性”职业病报告病例15000例左右,由于体检率不高,实际上职业病患病人数远远不只这么多。,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及特点:五是 经济损失大。据有关方面粗略估算,我国每年应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
7、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为2000亿元。六是影响恶劣。近年来,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不断发生,除了前面介绍的典型例子外,还有安徽昆山乡小煤窑186名农民工尘肺病事件,广西河池市86人、梧州市131人患慢性铅中毒事件,云南水富县30多人尘肺病事件,深圳市尘肺病事件,河南张海超尘肺病事件等等等,有的甚至出现堵塞道路、罢工、游行等严重事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职业病危害严重,职业病防治的形势严峻。,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具有较长的潜伏期,短时期内不显现症状,但是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疗,病死率高。职业病
8、往往带有一定的群体性,极易影响社会稳定,职业病危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粉尘的危害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生产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起职业病。轻者会患呼吸道炎症、皮肤病,重者会患尘肺病;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光感应性,如沥青粉尘;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尘肺,如硅尘、硅酸盐尘。,(2)某些粉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
9、下可以爆炸;(3)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4)污染工作场所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其中,以尘肺病和粉尘爆炸危害最大,直接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肺泡表面积综合相当于个网球场肺组织非常具有弹性,了解我们的身体,尘肺病看不见的杀手,接尘数年乃至十几年后发病,病苦无人知晓。难以获得补偿。即使获得经济赔偿,若没有医保,相对于旷日持久治疗费,赔偿金也是杯水车薪。,尘肺-不死的癌症,二期矽肺,煤工尘肺,粉尘控制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加强组织管理是做好防尘工作的关键。加强领导加强防尘教育加强维护管理,粉尘控制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把防尘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并列
10、入议事日程,做到“三同时”(防尘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防尘工作)。粉尘作业较多的厂矿要指定一名领导干部分管防尘工作;建立和健全防尘机构,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切实贯彻综合防尘措施;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大型厂矿应设有专职测尘人员,定时定点测尘,并评价劳动条件改善情况和技术措施的效果。,粉尘控制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加强防尘教育 做好防尘的宣传教育工作,从领导到广大职工,让大家都能了解粉尘的危害,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好防尘工作。加强维护管理 防尘设施投入使用后,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
11、,定期维修。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和操作制度。,粉尘控制措施-卫生保健措施,卫生保健措施属于预防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属于辅助措施,但仍占有重要地位。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就业前及定期体检保护尘肺患者,佩戴3M3200防尘面具的防护效果,防尘半面罩,使用前(外),使用前(里),使用后(外),使用后(里),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在作业场所最常见的错误,在有机溶剂作业场所最常见的错误,使用自行装填活性炭的滤毒盒,防护效果不能保障=自己生产滤毒盒。,使用防尘、防毒过滤面罩所最常见的错误,使用泄漏的面罩!产品设计缺陷产品选择不当,用滤毒盒防颗粒物!喷漆作业常见,噪声对机体的影响,音乐是人们喜爱的
12、声音,因为它有优美的旋律;但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产生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人们不喜欢的、厌烦的、不需要的或有害于健康的声音。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特异性作用和非特异性作用两种。特异性作用即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非特异性作用即噪声对其他器官的影响。听觉器官的影响。一般听力损伤经历下面几个阶段:1、听觉适应。短时间接触较强的噪声。会感到刺耳、不适、耳鸣、听力下降。离开噪声数分钟即可恢复。2、听觉疲劳。长时间接触较强的噪声,听力下降明显,脱离接触后需要十几小时甚至二十几小时才能得到恢复。3、听力障碍。如果接触噪声的时间持续较长,这时的听力损害不能完全恢复或不能恢复,将此称为噪声
13、性耳聋。,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是生理移形至病理的过程,造成病理性听力损伤必须达到一定的噪声强度和接触时间。听力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区分为:一、听觉适应:短时间内接触强噪声,出现耳不适、耳鸣,听力暂时保护性降低10-15dB,脱离噪声环境数分钟后可恢复,这一生理过程称为听觉适应。这种听力暂时性下降又可恢复的听力变化称暂时性听阈位移,属保护性功能改变,可减轻噪声的危害。可通过比较接触噪声前、后的听阈进行评估。二、听觉疲劳:持续暴露与强噪声环境或多次接受脉冲噪声,是听力下降15-25dB,并在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小时只一昼夜才恢复至原有听力水平,称听觉疲劳。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属可逆性听
14、力损失,均可视为生理性保护效应。,三、听力损失:长期处于超过听力保护标准的环境中(85-90dB),听觉疲劳难以恢复,持续累积作用的结果,使听阈由可恢复的生理性改变移行至不可恢复的病理性改变的过程称为听力顺势。其主要听力损失表现在高频任一频段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30dB,此时语言频段听力无障碍,故又称高频听力损失,可作为噪声性耳聋的早期指征。四、噪声性耳聋 当高频听力损失扩展至语言三频段,造成平均听阈位移25dB,并伴有主观听力障碍时,成噪声性耳聋。此时在4000Hz处有一听力突然下降的听骨存在。依据听力下降的程度可区分为下列各等级耳聋:微聋,听力下降25-40dB;轻度聋,听力下降41-55d
15、B;中度聋,听力下降56-70dB;重度聋,听力下降71-90dB;全聋,听力下降90dB。,噪声控制措施,技术控制,个人防护,医学监护,噪声控制措施-技术控制,控制噪声源 噪声源的控制应采取最根本、最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通过工艺改革,机械结构改造,隔声、控制设备振动等措施来实现。控制噪声的传播吸声:利用多孔吸声材料进行吸声。隔声:安装多层玻璃窗。消声:根据吸声反射、干涉等原理设计消声部件。防振动:如加大空气压缩机的机座重量。,噪声控制措施-个人防护,正确使用和选择个人防护用品 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要合理选择和利用个人防护器材,如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等。,选择护听器/护耳器 标称SN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职业病 防治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