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最终版: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ppt
《2015届最终版: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最终版: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六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大众传媒有哪些种类?,大众传媒有哪些种类?报刊;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思考: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思考: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交流信息。2、政治变革的需要,变法和革命都需要宣传自己的主张。3、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进步力量和落后势力论战的需要。4、教育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信息的渴求。5、西方在华办报的示范作用。总之,中国走向近代社会推动了传媒的发展。,思考: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思考: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1、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2、宣传了变法和革命的思想。3、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4、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利用课本P72的前言和第一目内容回答:1、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叫什么?2、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叫什么?3、解放前共产党办了哪些报纸?国民党控制的报纸叫什么?4、新中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的报纸有哪些?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的报刊有哪些?,中国报刊业发展史一、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33年;广州;外国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二、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中国丛报;万国公报。三、19世纪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艾小梅的昭文新报。四、戊戌变法时期中国人的报刊越来越多,宣传维新思想。五
3、、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论战。如民报。,中国报刊业发展史六、新文化运动时期,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如:新青年。七、20世纪前期:1、共产党的报刊: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2、国民党的报刊:中央日报。八、邹韬奋:近代中国著名记者和出版家,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书店,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影响很大。,中国报刊业发展史九、新中国:1、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舆论工具:人民日报红旗 2、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的报刊:光明日报文汇报。十、改革开放后:报刊业欣欣向荣,既有党报党刊,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雨后春笋般创办。,(三)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繁荣的表现,对社
4、会的影响,考试报中学英语学习报小龙人报经济日报农业日报华商报南方日报参考消息银川晚报吴忠日报新消息报,阅读课本P73影视事业的发展一目,1、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哪一年首映?2、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3、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什么?4、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插曲?,1895.1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标志着电影诞生,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31年,蔡楚生汕头潮阳人,王人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相当发达。,渔光曲 剧照 1934年,聂耳,田汉,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初期
5、电影的特点:电影以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为主题。,80年代,90年代,一个也不能少,1905年起步中央电视台影频道网址是:wwwm1905com/bbs,20世纪2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1931年有声电影出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事业相当发达,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新特点,改革开放以后,走向辉煌,电影媒介的特点:,1、时效性不强;2、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3、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广播一、20世纪早期:广播最早出现在美、英等西方国家。二、中国的广播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三、20世纪20年代后的半个多世纪,广播是人们获
6、取信息的主要电子媒介。四、改革开放后广播受到电视的冲击,作用下降,但仍占一定的地位。,电视中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电视日益普及的原因有哪些?,电视日益普及的原因有哪些?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频道日益增多。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购买力增强。三、人民对文化需求的增强。四、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质量日益提高。五、现场直播,满足人们对信息快捷性的需求。六、电视具有视听综合性的特点。,阅读课本P75互联网的兴起一目,1、互联网诞生于什么时候?2、中国哪年正式接入互联网?3、四大媒介是哪四种?,思考:1、互联网有哪些利和
7、弊?,互联网的优势:1.集文字、图像、声音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联网的缺陷: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今社会正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1、哪一种媒介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报 刊,2、中国人自己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3、新中国成立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是什么?,人民日报,4、1958年、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第一家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5、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 光 曲,6
8、、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年代?,1994年,四大媒介指的是哪四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后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B.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2、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 B定军山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B,D,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A.报刊 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D,4、“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能
9、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A、BCD,D,探究学习小结,请谈谈四大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可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可给人们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可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可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从本质功能看从娱乐功能看从联系功能看,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
10、说,1913年5月5日大公报载:“检阅旬月以来各报纸,奋其如刀之笔,以叛、逆贼、犯、诛、杀、讨、戮等凶恶名词,为家常谈助但常笔飞墨舞,大出风头之际,忽来外人之取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材料说明当时报纸具有讽喻时政的功能 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局势“宋案”不可能见于当年报纸中 材料中的“外人”是指西方列强A B C D,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中央电视台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
11、意是()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我国古代常采用信鸽、烽燧、驿站等方式传递信息。下列与锋燧传递信息的途径相似的是交通信号灯 电子邮件 轮船旗语 手机短信 ABC D,1897年,上海人孙宝宣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C、红楼梦 D、聊斋志异,李鸿章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
12、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以下对该段材料所含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电报的作用已经显现在中国近代战争中B、电报的使用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C、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在当时已走入寻常百姓家D、电报的使用有助于清政府及时了解国际动态,盛世危言指出:“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A、修筑铁路 B、创办报刊C、放映电影 D、开通电话,如果举办以“民国初年的上海”为主题的展览,以下情景不可能列入展览内容的是A、
13、看电视剧 B、到徐园看电影C、穿中山装 D、品尝西餐,在辛亥革命时期,老百姓能读到的报纸是A、人民日报B、红色中华C、中央日报D、民报,(2010海南单科1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14、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申报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耳目者,靡不毕载”。据此分析,该报畅销的原因有反映社会习俗传递商业信息宣传时事政治首倡文学革命A、B、C、D、,“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开阔了民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最终版 16 大众传媒 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