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出师表》复习课件.ppt
《2015中考《出师表》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中考《出师表》复习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出师表复习,2014年4月,1、关于“表”:,“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常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等。,一、复习文学常识,诸葛亮,字,是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2、作者简介,孔明,三国,崩殂()菲()薄裨补()遗()陛下祎()攸()阕()陟()罚 臧()否()行()阵 猥()自夙()夜 驽()钝诹()攘()除斟酌()(),c,fi,b,wi,y,Yu,qu,zh,zng,p,hng,wi,s,n,rng,zu,zhn,zhu,二、复习字词
2、,(一)字音,必能裨补阙漏(通“缺”,缺点,不足)二十有一年(通“又”,表余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通”拣”,挑选),(二)通假字,(三)一词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i)陛下。深追先帝遗(y)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行阵和睦性行淑均,(给予)(遗留)(用来)(.的原因)(队伍)(品行),俱为一体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众议举宠为督 咨臣以当世之事 寄臣以大事 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受命以来。,一词多义,(是)(做,行)(做,担任)(拿)(把)(为、替)(因为)(来)(以致),连词,表时间,以。,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此皆良
3、实。优劣得所。,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四)词类活用,亲贤臣。远小人。攘除奸凶。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古义 今义危急存亡之秋诚宜开张圣听叹息痛恨先帝不以臣卑鄙 由是感激 先帝知臣谨慎,(四)古今异义词,古义 今义 时秋季 扩大 店铺开业 痛心遗憾 极为憎恨 身份低微 品质恶劣 见识短浅 感动激奋 非常感谢 严谨慎重 做事小心,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
4、秋也盖追先帝殊遇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行阵和睦,(五)重点词语,(古时指皇帝死亡),(实在;时),(原来是;优待,厚遇),(发扬光大),(发扬扩大),(显示;治),(因此;选拔),(给予),(军队、部队),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猥自枉屈遂许先帝以驱驰夙夜忧叹深入不毛庶竭驽钝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以彰其咎咨诹善道,(平民),(亲自),(降低身份),(奔走效劳),(早晚),(不长草的地方),(比喻才能平庸),(重任),(表明,显扬;过失),(询问),(六)成语,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危急存亡
5、: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咨诹善道:询问好道理。察纳雅言:征求好的建议。,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三、复习句子翻译,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4、此皆良实,志虑忠纯5、性行淑均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
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性情品行善良平正。,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理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
7、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9表明作者志趣(无意于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
8、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12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3.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4.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遂许先帝以驱驰,15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字
9、短语回答。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17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营中之事,悉以咨之。18、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9、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0、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2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
10、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25、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6、“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7、“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28、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分析当前形势,指明危机,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
11、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时刻,希望刘禅“思危”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由此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第二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第三段: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的安排。第四段: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第五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首句从正反两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次句引先帝故事,说明“亲小人”必将导致亡国;末句祉荐贤臣,说明“亲贤臣”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第二部分()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六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先自叙本志(淡泊名利,无意功名),次叙先帝“三顾茅庐”一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最
12、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明兴复汉室的决心。首句述白帝城托孤事;接着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再转说目前情况,提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末句补说出师手国内政事的安排,启发后主亲贤纳谏。,第三部分()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全篇主旨。第八段:归纳各方面的责任。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也向后主提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的希望。第九段:表文结束语。,四、复习文意理解,一、分段阅读:15自然段,2.第1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师表 2015 中考 复习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