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供应链系统的弹性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供应链系统的弹性研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献综述 供应链系统的弹性研究,报告人:李永红2009.9.12,目录,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系统弹性模型,4,背景介绍,1,组织弹性,2,供应链系统弹性,3,总结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5,1.背景介绍,供应链濒临崩溃的边缘,供应链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甚至获得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如何保持供应链系统的弹性,四川地震(2008),911(2001),雪灾(2008),如何实现由供应链弹性驱动的系统变形能力的管理?,2.组织弹性,弹性定义研究:Mallak(1998)1将弹性定义为个体或组织面对紧急状态时,迅速设计和采取积极的适应性行为使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能力;Carpenter等人(2
2、001)2定义了弹性的三个属性:第一,系统能承受的数量变化;第二,系统自组织能力的程度;第三,系统学习和自适应的程度;Gunderson(2000)3也指出自适应能力是弹性的一个要素,它反映了系统响应干扰的学习行为。Anderson(2003)4认为弹性不仅指恢复能力,也意味着组织对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适应能力;,2.组织弹性,弹性定义研究:Coutu(2002)5指出弹性不仅是指一种材料在不超过其弹性限度的变形之后能够恢复到其初始形态或位置的的性质,还是从压力和困境中恢复过来的一种关键能力。Hamel和Vlikangas(2003)6指出面对动态变化和不可预测的商业环境,管理界学者逐渐认识到弹性
3、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弹性指持续重建的能力,它需要创新。Vogus和Sutcliffe(2007)7将弹性定义为组织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的积极调整能力。,2.组织弹性,b)弹性获得和动态演化:Wildavsky(1991)8指出获得弹性的一个关键在于组织在不能提前知道自己应该遵照何种准则的情况下具有观察、学习、行动的能力。Goldspink和Kay(2003)9为了解释组织的动态演化行为,特别是弹性的动态演化行为,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将组织看作网络结构,分析连接单元间的共存性和一致性。Sheffi(2007)10指出可以通过冗余(额外库存、同时拥有多个供应商等)、柔性(标准化的设备和流程、合作等)、改变
4、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组织弹性以面对不可避免的大型中断。,3.供应链系统弹性,a)供应链弹性定义研究Christopher(2004)11借鉴生态系统中弹性的定义,将弹性定义为中断后,一个供应链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或者迁移到一个新的、更令人满意状态的能力,包括柔性、适应性以及敏捷性,他认为获得供应链弹性最有力的方式是创造能迅速响应状态变化的网络;Sheffi(2005)12和刘浩华(2007)13都指出对于企业而言,弹性主要是指在HILP(high impact/low probability)终端发生后,企业恢复到正常绩效水平(生产、服务、装载率)的能力和速度。同时,他指出可以通过冗余或者构建柔性来
5、实现弹性14。,3.供应链系统弹性,a)供应链弹性定义研究Manuj 和 Mentzer(2008)15指出打造供应链弹性的目标在于获得一个能够降低风险,提供有效执行能力的供应链网络,可以通过避免和转移风险来实现供应链弹性。Klibi等(2009)16指出弹性与供应链网络结构和资源直接相关,可定义为尽可能避免中断以及面对冲击时快速恢复的能力,是一种对资源(设备、系统能力以及库存)、供应商以及市场的配置策略,也是应对供应链风险的保障。,3.供应链系统弹性,b)增强供应链弹性研究Snyder和Shen(2006)17也比较了需求和供应不确定下供应商的不同作用,指出冗余供应商策略对预防供应中断及中断
6、发生后如何恢复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外部环境和需求的持续变化,供应链网络从未达到稳定态,Haywood和Peck(2003)18在研究供应链可靠性时发现在供应链发生变化时更易受到攻击,因此,他们建议强化供应链变化期的管理是增强供应链弹性的关键;Muckstadt和Murray(2001)19提出通过增强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强度,减少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来创造供应链弹性;,3.供应链系统弹性,b)增强供应链弹性研究Lee(2004)20总结出了高效供应链弹性的标准:第一,对突发需求和供应变化的敏捷性迅速做出反应;第二,随市场结构和战略演化,他认为获得供应链弹性最有力的方式是创造能迅速响
7、应状态变化的网络化的适应能力;第三,供应链成员构建联盟,以便它们在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最大化整个供应链绩效。Kong(2008)21在分析供应链风险源以及相应的管理决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形成弹性供应链的框架,指出知识管理资源、企业响应管理以及企业可见度和计划编制是获得弹性的关键。,4.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系统弹性模型,a)细胞弹性 在细胞生物学中,由于在细胞内部存在着极其复杂的骨架网络系统、膜构架系统,使得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主动变形和抵抗被动变形能力22,23。细胞弹性是指细胞受到变形应力时恢复原状和结构的能力,是与细胞运动和变形有关的一个重要的生物物理特性,是决定细胞
8、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细胞是一切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通过质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是一个动态的结构体系,具有自我装配、自我调节等良好特性。,4.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系统弹性模型,b)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弹性研究 借鉴Schmid-Schonbein的标准线性固定模型24,赵林度(2009)25基于供应链系统和细胞的相似性,将细胞弹性的思想引入到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中,将供应链弹性定义为供应链面对冲击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修复能力,并且在细胞弹性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供应链细胞弹性模型(如图所示)、供应链弹性系数和供应链弹性临界态,为供应链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思
9、路和方法。,M1,M2,E1,E2,u1,u2,E1:内在修复能力U1:内在学习能力E2:外在修复能力U2:外在学习能力,4.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系统弹性模型,b)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弹性研究 研究表明:如同供应链必然经历一个“成长危机转化更新”的过程,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6一样,蕴涵在供应链体系中的供应链弹性,也将经历一个循序渐进、动态涨落和破坏性成长的过程,需要供应链成员共同努力,共同塑造供应链弹性,才能获得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增长25。,4.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系统弹性模型,b)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弹性研究 在文献25基础上,赵林度和李永红(2009)27基于供应链风险弹性分析方法,
10、构建了描述供应链弹性系统形变的数学模型,研究在恒定风险冲击作用下供应链系统粘弹性变形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借助由弹性驱动的系统形变能力来衡量供应链系统的弹性。并且分析供应链系统在风险加载与卸载作用的响应行为以及供应链系统崩溃的临界状态。进一步地,通过仿真研究了内外修复能力以及内外学习能力对供应链系统的形变能力的影响,4.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系统弹性模型,b)基于细胞弹性的供应链弹性研究 文献27将整个供应链系统视为一个细胞进行研究,与此不同的是,赵林度和李永红(2009)28认为供应链的每一个成员都可视为一个细胞,在此假设条件下构建了不存在信息共享下,由两个供应链成员组成的供应链弹性系统形变的数
11、学模型,研究在线性风险冲击作用下供应链系统粘弹性变形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借助由弹性驱动的系统形变能力来衡量供应链系统的弹性。,5.总结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目前供应链弹性正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关于供应链弹性的研究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从弹性定义的角度对供应链弹性进行定性研究从增强供应链弹性的角度对供应链进行定性研究(如冗余、提高柔性等),5.总结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目前从定量方面研究供应链弹性的文章很少,而细胞弹性与供应链弹性相似性的角度对供应链弹性研究的文章屈指可数。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文献25为基础,研究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学习能力以及传
12、递能力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构建相应的模型,分析供应链弹性系统的形变能力如何定量的衡量供应链弹性系统的内在学习能力、内在修复能力、外在学习能力以及外在修复能力,以更直观深入地研究供应链弹性,5.总结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借助于生命科学体系理论,分析供应链系统与生命体的相似性,进一步研究具有学习和修复功能的供应链弹性系统的类生物化模型基于材料的粘弹性理论,进一步研究供应链弹性系统形变的有限程度,包括如何改变系统形变的限度等方向在供应链的类生物化模型基础上,研究单个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崩溃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包括修复能力、反应能力等,参考文献,1Mallak L.Putting organizat
13、ional resilience to work J.Industrial Management,1998,40(6):8-13.2Carpenter S,Walker B.From metaphor to measurement:Resilience of what to what?J.Ecosystems,2001(4):765-781.3Gunderson,L(2000),Ecological resilience-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31),pp.425-439.4And
14、erson S.Business+IT=Resilience J.Contingency Planning&Management,2003,10(3):216232.5 Coutu D L.How resilience works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0(5):46-51.6 Hamel G,Vlikangas L.The Quest for Resilience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3,81(9):52-63.7Vogus T J,Sutcliffe K M.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15、towards a theory and research agenda C.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2007.ISI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7:3418-3422.8Wildavsky A.Searching for safety M.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Books,1991.9Goldspink C,Kay R.Organizations as self-organizing and sustaining systems:A complex and autopoietic s
16、ystems perspectiv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2003,32(5):459-474.10 Sheffi Y.Building A Resilient Organization J.The Bridge,2007,37(1):1-17.,11Christopher M,Peck H.Building the resilient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4,15(2):1-29.12Sheffi Y.Preparing
17、for a big oneJ.Manufacturing Engineer,2005,84(5):12-15.13刘浩华打造弹性供应链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1(5):63-68 14Rice,J.B,Caniato F.Building a secure and resilient supply network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3,7(5):22-30.15 Manuj I,Mentzer J,2008.Global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
18、s 29(1),133155.16 Klibi W,Martel A,Guitouni A.The design of robust value-creating supply chain networks:A critical review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9,In Press,Corrected Proof.17Snyder L V,Shen Z-J M.Managing disruption to supply chains.Forthcoming in The Bridge(National Academy o
19、f Engineering),2006,36(4).18Haywood M,Peck H.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 in UK aerospace manufacturingC.Proceedings of the 1st EUROMA/POMs Conference,2003:121-130.19Muckstadt J A,Murray D H.Guidelines for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J.Information
20、Systems Frontiers:Special Issue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1,3(4):427-453.20Lee H L.The Triple-A Supply Chai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82(10):102-112.,21Kong X Y,Li X Y.Creating the resilient supply chain: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ourcesC,Wireless Communications,Networking and Mob
21、ile Computing,2008.WiCOM 08.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8:1-4.22宋关斌,赵彦华等微吸管法研究肝癌细胞粘弹性的理论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03,26(4):104-10723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3,243-28124Schmid-Schonbein GW,Sung K-L P,Tozeren H,etal.Pa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uman leukocytesJ.Biophys J,1981,36(3):243-25625赵林度.基于细胞弹性模型的供应链弹性分析J.物流技术,2009,28(1):101-104.26赵林度,供应链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827李永红,赵林度.基于弹性模型的供应链风险响应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9,已投稿.28 Yonghong Li,Lindu Zhao.Analyzing Deformation of Supply Chain Resilient System Based on Cell Resilience ModelJ.The First POMS-H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9,In press.,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