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第四单元第19课兰亭集序(粤教版必修2).ppt
《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第四单元第19课兰亭集序(粤教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第四单元第19课兰亭集序(粤教版必修2).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9课,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应用体验之旅,片段背诵,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文本层析,素材档案,佳作欣赏,课文对译,第四单元,人生 1人生是一张纸,调好色,拿起笔,你可以绘出多彩的图画。人生是一首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盛衰兴替,可谱出或壮美或凄婉的乐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人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人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是鲁迅的人生。,2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
2、园里普通的一朵;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这样,人生也就无悔了。3欣赏人生,我们体会到了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洒脱,体会到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民生情怀,体会到了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志向,千古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贵族。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任会稽内史,官至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善书法,尤其擅长楷书和行书。由于他卓越的书法艺术获得了后世的普遍赞扬,人称“
3、书圣”。他书写的兰亭序,笔意妍丽劲健,为千古书法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著有王右军集。,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的文士名流在会稽郡山阴县境内的兰亭过修禊日,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集会,共有谢安、孙绰等41人参加。会稽郡是当时北方士族聚居的名郡,山阴是江南风光秀美的地方,兰亭在山阴县的兰渚山麓的兰溪江畔,位于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是我国最早的兰花产地。暮春三月,稽山披翠,水流淙碧,兰花吐香。王羲之一行在此临流嬉戏,兴致勃勃,饮酒赋诗,各抒怀抱,当场作了许多诗和辞赋,共计三十七篇,编定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写序,即兰亭集序。,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
4、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更盛,玄言文学泛滥一时。在这种状况下,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风,抒写了这篇情真意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声誉。,序 序,是序言的简称,其作用在于介绍、推荐某人著作或某种材料,说明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同本书内容有关的一些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和理解。从表达方式上说,序言可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可以以说明为主
5、,也可以以议论为主,当然也可以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趋”,“取向”,“晤”,“面对面地交谈”,曲水边。,万物。,用来。,抱负,志向,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一低头一抬头之间,形容时间极短。,今义:文雅。,形容词,高,形容词,指寿命长,动词,修建,名词,水边,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名词,情致,动词,得到,取得,结构助词,的,动词,往、到达,代词,指代前文所提的内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介词,在,介词,对,游:使放开;骋:使开阔,贤:贤能的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将视为一体(一样),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无标志的判断句)(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6、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不能喻之于怀(现代汉语语序为:不能于怀喻之)亦将有感于斯文(现代汉语语序为:亦将于斯文有感)2定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现代汉语语序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志趣。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内容提要,结构概览,一、阅读第12段,回答问题。1下列各句的解说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
7、”的意思是“引来清流激湍作为浮杯流觞的曲水”。B这两段文字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是王羲之的即席之作。C“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D作者以景物烘托情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衬托出众人观景之愉快心情。再说到“仰”、“俯”之所见,最后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解析:B项,作者并非只有王羲之,而是集多人作品而成的集子。答案:B,二、阅读第34段,回答问题。2下面各句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仰观宇宙之大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BC D,解析:表现了作者生命的情趣和审
8、美的愉悦。是列举了“静”与“噪”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于否定庄子的生死观。答案:D,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将从中(对生死这件大事)产生同样的感慨吧。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解析:C项,关键是抓住“有感”二字,指的是对生死这件大事产生同样的感慨。答案:C,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B第3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学年 语文 同步 课件 第四 单元 19 兰亭集序 粤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