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第一轮复习选修1-2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ppt
《2013高三第一轮复习选修1-2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三第一轮复习选修1-2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课时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1北魏孝文帝改革:(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2王安石变法:(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1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历史作用;(2)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成功的原因。2王安石变法:(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目的、内容及作用;(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教训。,(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2社会矛盾(1)
2、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1内容及意义,续表,2.历史作用(1)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2)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3)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
3、盾尖锐。(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集中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导致“三冗”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局面。(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王安石变法,2有利条件(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2)宋神宗支持变法,重用王安石。,(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作用,续表,(三)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历史教训1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历史教训(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成败
4、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为了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对新占区的统治,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整顿吏治等建立各种新的制度;迁都洛阳,推行移风易俗措施,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与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角度1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提示:(1)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被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所吸引,为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而进行的一场社会改革。(2)改革分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是创
5、建新制度,取代不适应统治的旧制度;后期是孝文帝领导的,主要是加强与汉族地主合作,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3)北方各民族间的融合,加快了孝文帝改革的进程;孝文帝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角度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和影响提示:(1)性质:少数民族主动封建化的改革。(2)影响: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生活方式汉族化: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角度 孝文帝改革(2010福建文综,41)阅读下列材料,
6、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
7、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了洛阳的繁盛;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奠定了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1观察下面图片:请回答:(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谈谈你对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的认识。(2)孝文帝迁都洛
8、阳的目的是什么?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怎样?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目的、地位、作用,把握根本问题,才能够进一步认识孝文帝迁都的动机及其决策的正确性。答案(1)原因:平城民族隔阂严重,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且与强敌相邻,常受骚扰,缺乏安全。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洛阳地处中原,迁都洛阳,一方面易于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另一方面,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更容易推行改革。(2)目的: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加强同汉族地主的联系。地位: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作用:为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11世纪的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第一轮 复习 选修 北魏 孝文帝 改革 王安 变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