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沪科版):5.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
《2013版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沪科版):5.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版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沪科版):5.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考点1 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2.表达式:Ek=_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_.(填“矢量”或“标量”)4.单位:动能的单位是_,运动,标量,焦耳,1.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性,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中学物理中,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2.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说明:(1)表达式中v1、v2均指瞬时速度.(2)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大.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3)同一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相同,但动能的变化量不相同.,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
2、能B.物体的动能不可能为负值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解析】选A、B、C.动能是运动物体都具有的能量,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A对;Ek=mv20,B对;由Ek=mv2可知当m恒定时,Ek变化,速率一定变化,速度一定变化,但当速度方向变化速率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时动能不变,C对;动能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错.,考点2动能定理,1.内容: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_2.表达式:W=Ek=_3.物理意义:_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
3、于_.(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_.(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_.,合外力,曲线运动,变力做功,不同时作用,增量,1.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表明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三个关系:(1)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2.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3.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问题时,
4、优先考虑使用动能定理4.高中阶段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应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012浦东模拟)一个质量为0.3 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A.v=0B.v=12 m/sC.W=1.8 JD.W=10.8 J,【解析】选B.取末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2=6 m/s,v1=-6 m/s,速度变化v=v2-v1=12 m/s,A错误,B正确;小球与墙碰撞过程中,只有墙对小球的作用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W=m(v22-v12
5、)=0,故C、D均错误.,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的功【例证1】(2012南昌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站在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向右拉动物块,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且平台边缘离人手作用点竖直高度始终为h.当人以速度v从平台的边缘处向右匀速前进位移x时,则(),A.在该过程中,物块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的B.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C.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D.人前进x时,物块的运动速率为【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人运动的速率与物块运动速率的关系.(2)人对物块的拉力为变力.,【自主解答】选B.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物块运动的速度
6、v物=vcos,而 故v物=可见物块的速度随x的增大而增大,A、D均错误;人对物块的拉力为变力,变力的功可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即 B正确,C错误.,【总结提升】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时应注意的问题(1)所求的变力的功不一定为总功,故所求的变力的功不一定等于Ek.(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而不是对应物体的动能.(3)若有多个力做功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待求的变力的功若为负功,可以设克服该力做功为W,则表达式中应用-W;也可以设变力的功为W,则字母W本身含有负号.,【变式训练】(2012中山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
7、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mv2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mv2+mghD.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mv2+mgh-Fx,【解析】选A、B、D.小车克服重力做功W=Gh=mgh,A正确;由动能定理,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量,W合=Ek=mv2,B正确;由动能定理,W合=W推+W重+W阻=mv2,所以推力做的功W推=mv2+mgh-W阻=Fx.W阻=mv2+mgh-Fx,故D正确,C错误.,【变式备选】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处于
8、静止状态.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手对重物做的功为W1.然后放手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弹簧对重物做的功为W2,则(),【解析】选B.设x为弹簧伸长的长度,由胡克定律得:mg=kx.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1+W弹-WG=0,又WG=mgx=m2g2/k,W弹0,故手对重物做的功W1m2g2/k,选项B正确.由动能定理知 则C、D错.,利用动能定理规范求解多过程问题【例证2】(2012苏北四市模拟)(15分)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
9、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x=5 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37,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30 m、h2=1.35 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重力做功与摩擦力做功的特点;(2)所选择的研究过程与动能定理关系式的对应.,【规范解答
10、】(1)小滑块从ABCD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1-h2)-mgx=mvD2-0(3分)将h1、h2、x、g代入得:vD=3 m/s(2分)(2)小滑块从AB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1-mgx=mvC2(1分)将h1、x、g代入得:vC=6 m/s(1分)小滑块沿CD段上滑的加速度大小a=gsin=6 m/s2(1分)小滑块沿CD段上滑到最高点的时间(1分),由对称性可知小滑块从最高点滑回C点的时间t2=t1=1 s故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t=t1+t2=2 s(1分)(3)对小滑块运动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设小滑块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为x总有:mgh1=mgx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物理 全程 复习 方略 配套 课件 沪科版 5.2 动能 定理 及其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0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