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粤教语文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ppt
《2013年粤教语文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粤教语文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忆秦娥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赏析】南渡之后,李清照接连遭遇家破人亡、沦落异乡、文物遗散、恶意中伤等沉重打击,又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离乱等惨痛事实。这首忆秦娥就是词人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上片写登临高阁的所见所闻。下片写在这种景色中词人的抑郁孤寂心情。一个“恶”字,道出了词人的不尽苦衷。“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是对词人所处的环境、所见,的景物以及全部心境真实、准确而又深刻的概括。词人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那种种复杂难言的心情
2、,都通过淡淡的“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八个字,含蓄、深沉地表现了出来。【思考】“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一句,在抒情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基础自主学案,美文佳作欣赏,基础自主学案,三、词语辨析(1)达到到达达到:达到了目的。多用于抽象活动,宾语常是抽象的名词。到达:到了目的地。多用于具体行动,宾语多是表示处所的名词。例:救援官兵为_第一时间救人的目的,他们_玉树灾区后,没有喘息一刻,立即展开了救援工作。,达到,到达,(2)几乎简直几乎:强调的语气轻一些,只表示相差之微小。简直:带夸张或强调语气,强调相差微小或
3、几乎相同,接近于完全、等于。例:他们兄弟俩长得太像了,_一模一样,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我_把他们两个视为一个人呢。,简直,几乎,(3)忧郁忧愁忧郁:忧愁苦闷,程度较轻。忧愁:忧虑愁苦,程度较重。例:他脸色_,一定遇到了令他_的事情。,忧郁,忧愁,四、词语释义簌簌:_潺潺:_彷徨:_彳亍:_颓圮:_太息:_荡漾:_,形容溪水、泉水流动的声音。,慢慢走,走走停停。,破败倒塌的样子。,叹息。,(水波)一起一伏地动。,五、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1)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州人。诗集有_,散文集有星火集,论著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等。,夜歌,(2)戴望舒(1905195
4、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_。,灾难的岁月,(3)焦桐,原名叶振富,当代诗人。已出版诗集青春标本、蕨草、咆哮都市、失眠曲,散文 _、_等。,最后的圆舞场,在世界的边缘,(4)韩东,当代作家,现已出版诗歌集_,小说集我们的身体、西天上,诗文合集交叉跑动等。,白色的石头,2资料链接新诗,是指_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
5、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五四运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六、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欢乐一诗在语言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该诗的层次性表现在什么地方?【提示】欢乐这首小诗,在语言形式上主要采用问句,一个问题紧接一个问题,多问而不答;而所提的问题,都是一些美的意象,都能给人以广博的联想。欢乐这首诗共四段,前三段几乎采用同样的句式,层层设问。在前三段中,第一段是问“欢乐是什么颜色?”第二段是问“欢乐是不是可以握住的?”第三段
6、是问“欢乐是怎样来的?”这样层层深入,使诗歌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楚。,2欢乐一诗的最后一段只有两句话,这两句话作为全诗的结尾,其含意是什么?【提示】诗歌在对欢乐进行了一番设想后,欢乐就像一位即将到来的客人一样,使人们充满了期盼,充满了期待。然而作者在结尾处却说:“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使人的心一下子从美好的想象中回到忧伤的现实,又给人凄婉之感。,3在雨巷中,诗人为什么要用“丁香”来比喻“姑娘”?【提示】丁香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中有
7、“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用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我”的理想,给人以凄美之感。,4在山民一诗中,如何理解诗中的“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诗人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在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上起什么作用?【提示】诗中的“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它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环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想到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想到人类进化中的漫长历程这“海”则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标,想到期望的事业,想到丰硕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顶诗人借用“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艺术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历程。,5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雨巷
8、:“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这首诗在音节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名师点拨】雨巷读起来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6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采用了哪
9、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诗的最后一节在全诗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名师点拨】诗歌采用了许多春天特有的事物,如风筝、杜鹃、蜻蜓、野兔、被东风吹暖的湖畔、阳光晒绿了的桦树林,以及鹳鸟,这些春天来临的征候,既是实写春天正在来临的景象,又是一种比兴,引出最后一段。最后一节和开头一节呼应,再次强调“和春天有个约会”,与前面的截然不同,“所有的心事都悄然放晴”,暗示了对“春天”的把握,最后诗人说“春天,请你等一等”,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细剖深析楼主许多鉴赏雨巷的文章一致认为雨巷是一首象征意味浓郁的抒情诗。诗里撑着油纸伞的“我”,寂寥悠长的雨巷,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
10、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想知道这些形象具体所指的内容,有请各位帮忙。,沙发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徘徊在悠长的“雨巷”。“我”是个有理想追求的游子,“我”象征寻找真理的抒情主人公;悠长的“雨巷”象征阴郁沉闷的现实环境;颓圮的“篱墙”象征禁锢理想但又走向衰败的现实环境。至于诗中的“姑娘”我也很难说出其象征意义。我只知道诗人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这位姑娘却偏偏是结着愁怨的。她是那么高雅,纯洁而又孤傲、忧郁。显得那么清晰而又遥远,可望而不可即。,板凳诗人所期待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那样的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心灵是美的,外表是妩媚的。不过那样的姑娘实在太难找到。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不可企及
11、的纯洁理想的象征。,三楼姑娘的形象其实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他有美好的理想、信念,却在这一片潮湿、阴沉、颓败的环境中生存,没有同道者,没有欣赏者,是一种虽美好却又渺茫的彷徨和求索。诗人通过蒙蒙的细雨和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等环境的渲染和孤冷的内心独白的倾诉,表达了自己凄美的理想。不知当否?,欢乐这是一首柔美的小诗,其最大特色是:诗人用通感的手法,借助各种感官知觉,以具体的比喻意象,呈现了自己对欢乐这一高度抽象情感的层层体验。,写作素材积累,雨巷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总体节奏舒缓悠扬。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粤教 语文 必修 课件 第二 单元 中国 现代诗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9535.html